在學習了《北京市幼兒園做好2020年春季開學及開學后過渡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建議》后,我們深刻認識到,幼兒的身體健康十分重要。在這段特殊的時間里,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促進幼兒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健康飲食不能忽視。
飲食安全,家園攜手,共筑防線。在疫情居家期間,幼兒要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飲食方面不吃生冷變質食品和野味,不暴飲暴食。食物制作生熟分開,熟食二次加熱要熱透。少吃或不吃外賣食品,減少發(fā)生食源性疾?。ㄊ侵竿ㄟ^攝食而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生物性病原體等致病因子感染所造成的疾?。┑母怕省_M餐過程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有效預防通過進餐傳播疾病的風險。
家園互動,均衡營養(yǎng),保障健康。依據(jù)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現(xiàn)階段保證幼兒居家的營養(yǎng)均衡是促進其身體健康的首要條件。在居家期間,要保證幼兒規(guī)律進餐,根據(jù)幼兒身體發(fā)育的需要,一般建議早、中、晚的正餐間隔時間在3.5-4小時,進餐時間不應少于20-30分鐘;上午10點、下午3點可為幼兒提供一些點心和水果。
居家期間,通過游戲互動、手工制作等,幫助幼兒了解食物的制作與搭配。一是家長與幼兒間的親子小活動。小班幼兒通過彩泥制作認識五顏六色的蔬菜,中班幼兒自己動手制作豐富的蔬果拼盤,大班幼兒爭當“廚師爸媽”的小幫廚。幼兒在親子活動中,既認識了豐富多彩的蔬菜,發(fā)現(xiàn)了食物的秘密,又能品嘗到營養(yǎng)均衡且美味的飯菜。二是教師和幼兒進行主題小互動。如錄制蔬菜小故事、畫畫我喜歡的水果、你問我答小游戲等。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來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做到米面搭配、葷素搭配、粗細搭配、色彩搭配、蔬果搭配、干稀搭配、口味搭配。
口腔保健,關注習慣,終身受益。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對兒童的口腔健康有益,還對兒童的全身健康有益,應引起大家的重視,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家長應限制幼兒對含糖飲料和食物的攝入,減少糖的用量和食用頻率。3歲以上的幼兒餐后漱口,每天早晚建議使用含氟兒童牙膏刷牙。教師帶領幼兒學習保護牙齒的小兒歌:小牙齒,白又白,不挑食,細細嚼。糖果飲料要少吃,飯后漱口很必要。早晚刷牙習慣好,口腔保健最重要。
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關注幼兒疫情期間的居家飲食,保障幼兒營養(yǎng)均衡,提高幼兒身體免疫力。(文 | 曹穎 孟丹 李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