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文
摘 要: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要求教師在開展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突破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限制,緊緊圍繞“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不僅僅要加強化學基礎知識教學,還要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chuàng)新、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等。基于此,教師必須要重塑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更好地滿足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化學;教學;優(yōu)化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以高考為導向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落伍,無法滿足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要求。因此,面對新課程理念的高中化學教學目標,教師必須要將傳統(tǒng)的“雙基”教學目標發(fā)展為“三維”目標,并優(yōu)化和更新課堂教學手段,努力打造一個全新的高中化學課堂,促使學生在高效的學習中,實現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一、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
在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模式的制約,致使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存在諸多問題:
第一、沒有凸顯學生課堂主角地位。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角”,教師必須要將課堂歸還給學生,緊緊圍繞學生的主體地位,精心設計教學計劃和方案,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等。但是教師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常常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常常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是結合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組織開展課堂教學。如此一來,根本無法滿足核心素養(yǎng)下的化學教學要求。
第二、教學方法單一。在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與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要求出現了背離的現象。但是在這種陳舊、滯后的教學模式下,致使課程呈現出顯著的低效化,嚴重制約了課堂教學質量。
第三、忽視了化學實驗教學的輔助?;诨瘜W學科特點,教師必須要增加化學實驗教學的比重,并對傳統(tǒng)化學實驗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和更新。但是在當前教學中,教師常常忽視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忽視學生化學實驗興趣和能力的培養(yǎng),無法發(fā)揮化學實驗的價值[1]。
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優(yōu)化策略分析
1、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化學學習興趣
化學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教師在開展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時候,應努力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單調、沉悶的課堂氛圍,應結合教學內容,營造一個與課題相關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以“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課堂教學為例,可利用強化學生學習體驗的途徑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具體來說,教師就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提出了相關的問題,包括:對金屬礦物、海水資源擁有哪些新型的開發(fā)形式?如何對自然資源進行綜合利用等?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教師引導學生展開交流和討論。如此一來,使得枯燥的化學課堂氛圍更加活躍、自由,進而促使學生在氛圍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參與到化學知識探究學習中,最終實現了化學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目標[2]。
2、優(yōu)化實驗教學,發(fā)展學生探究能力
化學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也是實現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下,教師必須要注重化學實驗教學,并對課堂演示實驗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促使學生在化學實驗的吸引下,感悟到化學知識的魅力,最終促使學生在化學實驗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發(fā)展自己的探究能力,形成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以“離子反應”教學為例,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的時候,就首先給學生演示了:在硫酸鈉溶液中加入了適量的氯化鋇,引導學生進行詳細的觀察。學生在實驗觀察中,就會發(fā)現試管中逐漸形成了白色的化學沉淀物。接著,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化學實驗的操作學習中,指導學生取適量的NaOH加入到CuSO4,待到出現化學反應之后,學生就會發(fā)現出現了藍色的氫氧化銅。之后,教師再指導學生將適量的酚酞加入到NaOH溶液中,并將HCl緩慢地注入到其中,使得溶液顏色保持不變。接著,教師結合實驗提出問題:在這一化學實驗中,會出現什么現象?會發(fā)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呢?隨后,教師組織學生結合化學實驗,對其展開分析。
如此一來,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學生真正明白了離子反應的實質,也促使學生在探究實驗的過程中,發(fā)展了自身的探究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實現了化學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目標[3]。
3、融合生活內容,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密切相關。同時,在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提出了:高中化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學以致用”,促使學生借助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面對這一要求,教師在開展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時候,應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認真地分析和研究,從生活中選擇與其相關的內容,融合到化學課堂教學中。如此一來,豐富了化學課堂教學內容,也使得抽象的化學學習變得更加具有生活氣息。同時,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也逐漸體會到了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也促使學生在生活資源的幫助下,積極參與到化學知識的探究學習中,最終實現了核心素養(yǎng)下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教學目標。
例如,在“資源綜合利用環(huán)境保護”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增強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就告別了傳統(tǒng)直接進入知識教學的現狀,將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南海之爭,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接著,教師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煤、石油和天然氣,對其化學結構展開分析,并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對煤、石油和天然氣對環(huán)境的污染展開討論,使得學生在討論中,完成知識的學習。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逐漸提升,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4、問題導向,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思維
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中發(fā)現,教師在開展教學的之前,針對教學內容,設置一些問題,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樣,面對核心素養(yǎng)下的化學教學要求,為了促使學生在積極思考過程中,發(fā)展和培養(yǎng)自身化學思維這一目的,教師就必須要摒棄傳統(tǒng)的直接灌輸的教學模式,通過問題的引導和啟發(fā),促使學生在問題思考中,逐漸形成自身的化學思維。具體來說,教師在教學中,可結合教學內容、學生學情,精心設計出具有啟發(fā)性、探究價值的問題,借助問題的驅動,激活學生思維,促使其積極思考,最終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定的化學思維[4]。
以“氧化還原反應”教學為例,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化學思維的時候,就在開展上課之前,給學生設計了與其認知水平相適應的問題,包括:金屬的活躍程度和金屬的氧化還原反應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在這一問題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學習,總結出規(guī)律:金屬越是活潑,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就越容易失去電子,成為金屬陽離子。學生在總結的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強烈的化學思維,實現了化學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目標。
5、開展直觀教學,強化學生化學認知
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受到化學學科特點的制約,針對抽象的化學知識,通過肉眼無法進行有效的觀察,以至于學生化學課堂學習效果不佳。基于此,面對化學核心素養(yǎng)下的“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借助直觀的教學模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模型、掛圖等,將抽象的化學知識進行可視化,并實現微觀和宏觀的轉化,使得生在微觀化學知識的探究中,形成宏觀變式。以“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教學為例,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就借助了多媒體信息技術,將“西氣東輸”的管道圖片,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天然氣可以跨越千山萬水,恰恰是對甲烷哪一種性質的精準體現?接著,教師指導學生在紙上,將甲烷的分子式、電子式畫出來。接著,教師提出問題:甲烷的空間結構是什么樣子的呢?教師帶領學生親自動手制作這一模型,并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觀察、分析和研究,最終幫助學生對甲烷相關知識形成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將學生的化學學習逐漸從微觀上轉移到宏觀中[5]。
結束語:綜上所述,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在完成化學知識教學的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诖耍處煴仨氁陆虒W理念,優(yōu)化課堂教學手段,通過營造課堂氛圍、優(yōu)化實驗教學、融合生活內容、問題導向、直觀教學等途徑,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最終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萍花.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如何開展高中化學互動式教學[J].名師在線,2020(17):9-10.
[2]王芳.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貴陽會場)論文集(五).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53-56.
[3]管賽兵.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5):177.
[4]郭景棟.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途徑分析[J].才智,2020(13):125.
[5]郭國信.淺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J].基礎教育論壇,2020(1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