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忠
摘 要:高考試題是落實“一核四層四翼”評價體系,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是高考備考的重要指揮棒,也是高一、高二基礎(chǔ)年級課堂教學的重要導向。研究好2020年高考試題有助于下一學年的高考備考,更有助于整個高中教學,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高考試題評析;選擇題點評
2020年高考新課標I卷理綜物理選擇題很好落實了“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突顯學科核心基礎(chǔ)知識,強化推理分析能力、圖像信息獲取及處理能力、數(shù)學運算能力等考查,著力提升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一步落實好育人功能,實現(xiàn)服務(wù)選拔、引導教學的功能。試題涵蓋牛頓運動定律、動量、能量、電磁學等基礎(chǔ)性核心知識,難度于2019年高考試題相比略有下降,既傳承往年經(jīng)典又有創(chuàng)新。
一、試題分析
14.行駛中的汽車如果發(fā)生劇烈碰撞,車內(nèi)的安全氣囊會被彈出并瞬間充滿氣體。若碰撞后汽車的速度在很短時間內(nèi)減小為零,關(guān)于安全氣囊在此過程中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增加了司機單位面積的受力大小
B.減少了碰撞前后司機動量的變化量
C.將司機的動能全部轉(zhuǎn)換成汽車的動能
D.延長了司機的受力時間并增大了司機的受力面積
【答案】D
【解析】汽車從碰撞到速度減為零過程,動量變化量為,與汽車初速度有關(guān),動量變化量不變,選項B錯誤;由動量定理有,安全氣囊打開是延長了受力時間及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單位面積受力的大小,減小對人體傷害,A選項錯誤,D選項正確;司機動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C選項錯誤。
【命題立意】本題以“汽車安全氣囊”為背景,旨在考查學生對動量定理定性理解及能量守恒的簡單應(yīng)用,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珍愛生命。試題比較容易。
15.火星的質(zhì)量約為地球質(zhì)量的,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則同一物體在火星表面與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約為
A.0.2 B.0.4 C.2.0 D.2.5
【答案】B
【解析】物體在星球表面萬有引力為則物體在火星表面與地球表面的引力比值為,C選項正確。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對萬有引力公式定律公式理解及簡單應(yīng)用,引導學生備考重視回歸課本。試題比較容易。
16.如圖1,一同學表演蕩秋千。已知秋千的兩根繩長均為10m,該同學和秋千踏板的總質(zhì)量約為50kg。繩的質(zhì)量忽略不計,當該同學蕩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時,速度大小為8m/s,此時每根繩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約為
A.200N B.400N C.600N D.800N
【答案】B
【解析】人及秋千踏板做圓周運動,最低點由牛頓第二定律有,代值解得F=410N,B選項正確。
【命題立意】以蕩秋千背景素材,考查學生對牛頓第二定律及圓周運動向心力公式的理解和應(yīng)用,促進備考回歸教材,試題比較容易。
17.圖2(a)所示的電路中,K與L間接一智能電源,用以控制電容器C兩端的電壓UC。如果UC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2(b)所示,則下列描述電阻R兩端電壓UR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中,正確的是
【答案】A
【解析】由電容器的定義式及電流強度定義式Q=It知,電容器電壓,結(jié)合圖像知圖像斜率得I=Ck,且,故,結(jié)合歐姆定律得,因流經(jīng)R的電流方向不同,電壓方向不同,故A選項正確。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對電容器定義式及電流強度公式理解及應(yīng)用,強化對學生對圖像信息處理和加工能量考查,難度較大。
18.一勻強磁場的磁感應(yīng)度大小為B,方向垂直于紙面向外,其邊界如圖3中虛線所示,ab為半圓,ac、bd與直徑ab共線,ac間的距離等于半圓的半徑。一束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q>0)的粒子,在紙面內(nèi)從c點垂直于ac射入磁場,這些粒子具有各種速率。不計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在磁場中運動時間最長的粒子,其運動時間為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及周期公式得,則粒子在磁場中做部分圓周所需時間,說明運動時間大小只與圓心角θ有關(guān),如圖4所示第3條軌跡,粒子剛好經(jīng)過a、b中點時對應(yīng)的圓心角最大為,如圖5所示,解得最長時間為
【命題立意】因粒子速度不同,在磁場中運動的軌跡不同,對應(yīng)的圓心角也在變化,本題要求學生從這些不同情形找出最大圓心角,求出最長時間,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要求較高,難度較大。
19.下列核反應(yīng)方程中,X1,X2,X3,X4代表α粒子的有
【答案】BD
【解析】利用核反應(yīng)方程滿足反應(yīng)前后電荷數(shù)守恒和質(zhì)量數(shù)守恒得X1、X2、X3、X4分別為、、、,而α粒子為氦原子核,故BD選項正確。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核反應(yīng)方程知識的掌握情況,比較容易。
20.一物塊在高3.0m、長5.0m的斜面頂端從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勢能和動能隨下滑距離s的變化如圖6中直線Ⅰ、Ⅱ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則
A.物塊下滑過程中機械能不守恒
B.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
C.物塊下滑時加速度的大小為6.0m/s2
D.當物塊下滑2.0m時機械能損失了12J
【答案】AB
【解析】如圖所示物體由斜面頂端滑到斜面底端,斜面傾角為θ,由幾何知識得,。由圖像知重力勢能減小量大于動能增加量,說明存在摩擦力做功,機械能不守恒,選項A正確;重力勢能,解得物塊質(zhì)量;由能量守恒知,解得,選項B正確,下滑2.0m損失機械能為,選項D錯誤;由牛頓第二定律有,代值解得,選項C錯誤。
【命題立意】本題涉及知識為機械能守恒定律、功能關(guān)系、能量守恒定律的應(yīng)用,有一定的計算量,考查學生對機械能守恒定律、動能定理的應(yīng)用能力、圖像信息加工能力,較難。
21.如圖7,U形光滑金屬框abcd置于水平絕緣平臺上,ab和dc邊平行,和bc邊垂直。ab、dc足夠長,整個金屬框電阻可忽略。一根具有一定電阻的導體棒MN置于金屬框上,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動金屬框,運動過程中,裝置始終處于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中,MN與金屬框保持良好接觸,且與bc邊保持平行。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
A.金屬框的速度大小趨于恒定值
B.金屬框的加速度大小趨于恒定值
C.導體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趨于恒定值
D.導體棒到金屬框bc邊的距離趨于恒定值
【答案】BC
【解析】恒力F作用下,金屬框向右運動,bcNM形成閉合回路,因bc邊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感應(yīng)電流,MN受到向右的安培作用加速運動,金屬框在恒力F及向左的安培力作用下向右加速運動,受力如圖8所示。設(shè)導體棒MN和金屬框的速度分別為v1、v2,則感應(yīng)電動勢為,感應(yīng)電流為
導體棒MN及金屬框受安培力大小為F1、F2,則
設(shè)導體棒MN質(zhì)量為m1、金屬框質(zhì)量為m2,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因初速度均為零,故a1從零開始增大,a2從開始減小,當a1=a2時,相對速度v2-v1為定值,即,兩者的v-t圖像如圖9所示,B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因,故導體棒與金屬框bc邊的距離逐漸增大,D選項錯誤。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對動生電動勢、牛頓運動定律等核心基礎(chǔ)知識掌握及應(yīng)用,難度較大。
二、試題賞析
1.注重考查核心基礎(chǔ)知識,引導備考回歸課本
相對往年高考試題,2020年理綜I卷物理選擇題更加凸顯物理學科的基礎(chǔ)性,不僅重視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核心基礎(chǔ)知識考查,而且加強對研究方法、科學態(tài)度等內(nèi)容的考查,既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比如14題源于《物理選修3-5》(人教版)P9-10閱讀材料“汽車碰撞試驗”;15題源于《物理必修2》(人教版)P30“問題與練習”第4題;第19題源于《原子核》章節(jié)的核反應(yīng)方程;第21題源于《物理選修3-2》(人教版)P20-21“電磁感應(yīng)現(xiàn)象的兩類情況”等等,引導學生備考重視教材,回歸課本。
2.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落實育人功能
2020年理綜I卷物理選擇題更加注重聯(lián)系生活、體育運動等情景,考查學生靈活應(yīng)用物理規(guī)律解決實際物理問題的能力,實現(xiàn)育人目標。比如第14題以“碰撞中的安全氣囊”為背景,考查學生對動量定理的理解及應(yīng)用,目的是引導學生注重安全,熱愛生活、珍愛生命,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中的“美”的育人功能;15題以蕩秋千為背景,考查學生對牛頓第二定律、圓周運動規(guī)律的理解及應(yīng)用,旨在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樹立強身健體的意識,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中的“體”的育人功能。
3.增強試題試綜合性,強化考查學生圖像信息加工能力
2020年理綜I卷物理選擇題注重通過圖像,豐富呈現(xiàn)出物理信息,要求學生能從圖像中讀取和加工有效信息,增強了試題的綜合性,考查學生圖像信息加工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比如第17題U-t圖像,要求學生利用電路圖,結(jié)合圖像,分析電容器兩端電壓變化特點,推導出電流變化規(guī)律,利用歐姆定律求出流經(jīng)R電流變化;20題E-s圖像,要求學生提取圖像關(guān)鍵信息,分析物塊下滑過程動能、機械能變化特點,靈活處理題中所求物理量。
總體來說,2020年理綜I卷物理選擇題凸顯出學科的基礎(chǔ)性、強化能力考查,實現(xiàn)了育人及選拔功能,對下一年的高考備考及基礎(chǔ)年級課堂教學有很好導向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忠岐,李旺.2018年高考理綜新課標卷II物理第23題評析.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08):42-43.
2.李華兵,張敏,陳濤.2018年高考理綜新課標卷I物理第25題評析.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08):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