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筱倩
【摘要】幼兒時期是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技能的最佳時機。在此期間,孩子們還將完成從幼兒園年齡到小學年齡的過渡。幼小銜接的工作對幫助孩子發(fā)展良好的自我護理和學習自理能力都有很大幫助,并且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從幼兒園順利過渡到小學生活??梢詮牧己玫纳盍晳T和學習習慣的角度來分析和討論“幼小銜接”階段兒童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然后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來提高“幼小銜接”階段的教育質量。
【關鍵詞】幼小銜接;幼兒;良好習慣;培養(yǎng)
前言
幼兒園時代是任何孩子從無知逐步邁向知識和文明的起點。在這個時代,他們無憂無慮,充滿幸福,但幸福的時光不會永遠持續(xù)下去。在三年幼兒園生活結束時,他們將進入一個新的世界,即小學時代,在小學世界里,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將變?yōu)楦营毩⒌臓顟B(tài)。從幼兒園老師全神貫注的關心到小學的半自主生活和學習,如何讓孩子以輕松愉快的心情進入小學,并獨立和自主地滿足小學生活和學習,這是本文有待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一、“幼小銜接”在幼兒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幼小銜接是指在教育的兩個階段即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教育過渡。這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一個過渡期。在此期間,孩子們將完成他們的幼兒園班級教育和開始接受定期、系統(tǒng)的小學教育。我們不能僅認為幼小銜接階段是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我們應該看到,在這個階段的工作不僅僅是幼兒園教育的短期目標,也是幫助孩子提高他們的整體基礎素養(yǎng)和規(guī)劃長遠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當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正在逐漸開始重視對幼小銜接的教育。已經采取了各種措施,并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科學方法。然而,還是有很多學生家長以及相應的幼兒園教師忽視了幼小銜接中的心態(tài)轉變與方法培養(yǎng),而只著重于基礎的知識傳授??茖W合理的學前教育工作和心理疏導起到促進兒童的情感和科學認識的發(fā)展,對于形成優(yōu)良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在“幼小銜接”階段的教育工作中重視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
幼兒自身生活習慣是其良好的個人品格及其思想品質的重要體現(xiàn)。而我國的幼兒園教育更是塑造以及養(yǎng)成兒童的個性化最為關鍵的階段,其能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去促進兒童的成長與發(fā)展。良好的個人習慣能夠促進幼兒與社會和諧相處,與他人和睦共處。未來幼兒的良性發(fā)展,需要我們對幼小銜接的積極作用進行有效的發(fā)揮出來。在這個過程中,積極鼓勵習慣不好的孩子,給予他們充分的安慰和稱贊,以使他們獲得強烈的自信心和決心,幫助他們面對困難和勇敢。必要時,教師應向他們提供一些方法和技術指導,以幫助他們掌握克服困難和練習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在這一領域的教育和指導,孩子們逐漸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自理技能,自我管理和控制技能以及其他綜合素質,這使孩子們對適應小學生活充滿信心。此外,您必須積極支持和鼓勵幼兒養(yǎng)成早起早操的良好習慣,從而促進幼兒形成健康的體質和運動習慣。
三、在“幼小銜接”階段的教育工作中重視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在學生的受教育階段,“幼小銜接”的關鍵階段是接受幼兒園教育的大班時期和小學教育的一年級階段,這要求幼兒園的老師對大班學生進行適當?shù)慕逃徒虒W調整。首先,有必要改變孩子的玩耍和休息時間,使他們能夠根據(jù)學生的休息時間學習和生活,并擺脫他們臥床不起的和早退的習慣;其次,幼兒園老師應鼓勵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例如孩子洗臉和洗手。
由于兒童在幼兒園的學習階段年齡相對較小,并且相關的教學活動需要幼兒園老師的陪伴,因此您必須始終意識到兒童自己的學習行為。但是,基礎教育和教學階段的老師只會在學生上課時干擾他們的相關活動。因此,要做好“幼小銜接”的教學工作,幼兒園教師應增加大班學習過程中適當?shù)娜ピ黾有菹r間,鼓勵孩子自由活動,逐步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自律能力,使他們適應小學學習,融入到未來的小學教育和教學之中。
教師應從小開始,實現(xiàn)事物的逐步發(fā)展。例如,如果一些孩子在課堂上聽不認真或沒有按時完成分配給老師的任務,則老師應及時進行改正,以幫助孩子擺脫不良習慣,專心傾聽,積極思考。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您還可以通過相應的教育活動來分配任務,以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例如在進行科學活動“聰明寶寶尋寶”之前,先給孩子分配任務,讓每個人準備一些電池和電線等,以及通過幫助老師準備教具來培訓孩子。必須正確地向尚未完成任務的孩子傳授完成任務的意識。教師和幼兒需要認真負責,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開始和結束習慣。
四、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家長的榜樣作用,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以身作則的方式教學比言語教學更重要。幼兒對世界的認知仍然是空洞的,他們的行為和習慣主要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實現(xiàn)的。在此期間,孩子主要與父母和老師接觸。他們非常信任父母和老師,因此他們非常關注教師和父母的所有動作。因此,所有不文明的詞語或父母和老師的不良行為都可能誤導年幼的孩子。通過良好行為舉止和榜樣的指導,孩子們可以在溫暖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中學習,保持情緒穩(wěn)定,并以微妙的方式進行培養(yǎng)和啟發(fā)。這對于幫助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非常重要。
幼兒期是未來教育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內,幼兒自身需要從幼兒園到小學生的具體轉變,這個時期的良好教育對于幼兒自身的發(fā)展以及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經過幼小銜接階段的相關教育以此去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人品質以及學習習慣顯得尤為重要,幼兒自身習慣的培養(yǎng)需要他們把握小事,加強鍛煉,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獨立的品質,這也是促進幼兒完成幼小銜接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于博.“幼小銜接”階段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J].才智,2015(22):41.
[2]蔡小蓉.幼小銜接階段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學習(上),2015(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