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月珊
【摘要】新課程改革視角下,初三歷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要注重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引導初三學生有效地參與到歷史知識學習及思考當中,加深對歷史知識點的學習及理解,使歷史課堂教學更具實效性。本文在對初三歷史教學問題研究中,注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深化師生互動交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歷史知識的學習及思考當中,進一步提升歷史課堂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
【關鍵詞】師生互動交流;師生關系;初三歷史
前言
在初三歷史課堂教學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目的在于引導初中生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從而引導初中生有效地參與到歷史知識的學習及思考當中,加深對歷史知識點的學習及理解。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打下良好基礎,使教師對初中生參與歷史知識學習的情況做好有效把握,使教學反饋更加科學,指引初中生有效地學習及理解知識,使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得到有效地提升。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初三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關注于初中生的學習情況,使初中生有效地參與到歷史知識的學習及思考當中,對歷史知識點加深學習和理解,使初中生對歷史知識點進行有效地掌握。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要注重打破權威,構建民主的師生關系,明確教師、學生在教學中的作用,從而推進歷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1]。這一過程中,要明確教師教學主體地位,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教師的“教”要以學生的“學”為切入點和出發(fā)點,使初中生對歷史知識學習更感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歷史知識學習及思考當中,能夠對關鍵歷史知識點進行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開展人教版初三歷史教學時,以“美國的獨立戰(zhàn)爭”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引導過程中,要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對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知識點進行有效學習。在課堂中,注重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使初中生圍繞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原因、時間、領導階級、經(jīng)過展開學習。通過突出初三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初三學生閱讀教材,對歷史事件加強學習和理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負責引導,對教學的關鍵知識點進行把握。通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初三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獨立思考,對歷史知識加深理解[2]。
二、借助問題情境引導,實現(xiàn)師生互動交流
在初三歷史教學中,為了實現(xiàn)師生互動交流,教師要注重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為師生互動交流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使師生結合教學情境,開展互動交流,實現(xiàn)對歷史知識的深層次學習及思考,促進初三學生歷史學習能力、學科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和發(fā)展,進一步提升歷史教學實效性。對此,教師可以結合問題情境進行引導,以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初三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思考,并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也使初三學生加深歷史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對此,在進行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時,教師要注重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帶領學生走進問題情境,并對歷史知識做好理解[3]。
例如,在人教版初三歷史《蒸汽時代》知識教學時,教師應注重把握教育信息化發(fā)展形勢,注重將信息技術與初三歷史教學進行有效地結合。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選擇瓦特蒸汽機、珍妮機等圖片,將初三學生帶入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情境當中。之后提出問題——蒸汽機的發(fā)明對于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為什么在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之后,英國能夠成為“日不落”帝國呢?通過聯(lián)系問題情境,引導初三學生對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歷史知識進行學習,并在思考分析中,能夠透過問題的現(xiàn)象,對問題的本質及內涵做好把握,深化歷史知識的學習及理解,使初三歷史課堂教學更具實效性。
三、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初三歷史教學中,為了更好地促進師生互動交流,教師要注重對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進行有效地應用,借助于合作探究學習,使初三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學習及思考當中,并且在探究學習中,集思廣益,加深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及理解。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既要突出師生互動交流,又要把握生生互動交流,在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下,使初三學生對歷史知識點進行有效地學習和理解,促進初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及發(fā)展[4]。
例如,在開展《法國大革命》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初三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組原則,引導初三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在分組之后,發(fā)揮教師的引領作用,引導初三學生圍繞法國大革命爆發(fā)的原因、過程、革命綱領、歷史意義展開探究學習。在合作探究學習中,突出生生互動交流,使初三學生圍繞歷史事件對法國大革命的內容進行有效地學習及思考,把握法國大革命對于法國發(fā)展的重要影響。通過合作探究學習,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提升初三歷史教學實效性。
結束語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在初三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對初三學生的實際學情做好把握,從而引導初三學生對歷史知識點進行有效地理解及掌握,促進歷史知識的內化,對初三學生歷史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學科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和發(fā)展,進一步提升初三歷史教學的效果及質量。通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做好課堂教學反饋,對歷史教學中的問題及不足做好針對性的改進,進一步提升歷史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白慧娟.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師生良好互動[J].學周刊,2021(19):53-54.
[2]馬玉濤.探析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整合[J].讀寫算,2021(12):25-26.
[3]何永彬.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提高師生互動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界,2021(17):32-33.
[4]海雪蓮.初中歷史課堂中師生互動教學法的探索[J].讀寫算,2021(10):79-80.
福建省南安市延平中學 36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