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 要:京廣高鐵(石家莊至鄭州段)于2012年12月底開通運營,至今已8年有余。通過對運營維護管理單位邯鄲東車間自成立以來的安全信息大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事故樹分析法,找出對影響行車最大的基本事件,從而為高鐵安全管理提供進一步的參考。
關鍵詞:事故樹分析法;行車事故;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U298.51 文獻標識碼:A
1 事故樹分析概述
事故樹分析法(ATA)起源于故障樹分析法(FTA),是安全系統(tǒng)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它從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頂上事件)開始,層層分析其發(fā)生的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底事件(即基本事件)為止。它們的數(shù)據(jù)是已知的或者已經有過統(tǒng)計或試驗的結果。
2 事故樹分析
2.1 事故樹的確立
2.1.1 事故樹分析的程序
(1)確定頂上事件:通常選擇系統(tǒng)最不希望出現(xiàn)的事故為頂事件,它位于事故樹的頂端把它形象地理解為“樹根”。
中間事件:又稱事故事件,它位于頂事件和底事件之間,并緊跟一個邏輯門表示,可形象地理解為“樹枝”。
底事件:位于樹的底部。底事件可理解為“樹葉”。
(2)充分了解系統(tǒng):生產系統(tǒng)試分析對象的存在條件,要對系統(tǒng)中人,物,管理及環(huán)境四大組成因素進行詳細了解。
(3)調查事故原因:從系統(tǒng)中人,物,管理及環(huán)境缺陷中,尋求構成事故原因。在構成事故的各種因素中,既要重視因果關系的因素,也要重視相關關系的因素。
(4)確定控制目標:依照事故統(tǒng)計所得出的事故發(fā)生概率及事故的嚴重程度,確定控制事故發(fā)生的概率目標值。
(5)建造事故樹:在認真分析頂上事件,中間關聯(lián)事件及基本事件關系的基礎上按照演繹分析方法逐級追究原因,將各種事件用邏輯符號予以連結,構成完整的事故樹。
(6)定性分析:依據(jù)事故樹列出邏輯表達式,求得構成事故的最小割集和防止事故發(fā)生的最小徑集,確定出個基本事件的結構重要度排序。
(7)定量分析:依據(jù)各基本事件的發(fā)生概率,求解頂上事件的發(fā)生概率,在求解頂上事件發(fā)生概率的基礎上,求解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及臨界重要度。
(8)制定安全對策:依據(jù)上述分析結果及安全投入的可能性,尋求降低事故概率的最佳方法,以便達到預定概率目標的要求。
2.1.2 事故樹的繪制
結合高鐵開通運營以來的實際情況,將可能影響行車的事件設為頂上事件。通過參考文獻[1]找出基本事件及其它們之間的關系,借此繪制事故樹。
2.1.3 事故樹的描述
影響行車事故樹中所包含“符號”(如T、M、X等)的含義及所代表的“事件”(頂上事件、中間事件、基本事件)的描述見表1。
2.2 事故樹最小割集計算
采用布爾代數(shù)進行邏輯計算,求得最小割集,步驟如下:
T=M1+M2+M3=X1X2+X3X4+X4X17+X4X5+X4X6X7+X4X6X8+X9X10X11X12+X9X13+X4X14+X4X6+X14X15X16
由此得出最小割集為:
G1={X1,X2},G2={X3,X4},G3={X4,X7},G4={X4,X5},G5={X4,X6,X7},G6={X4,X6,X8},G7={X9,X10,X11,X12},G8={X9,X13},G9={X4,X14},G10={X4,X6},G11={X14,X15,X16}
2.3 結構重要度分析
結構重要度分析是分析事故樹基本事件對頂上事件的影響程度,按照公式(1)近似計算,并將結果進行排序,根據(jù)排序結果,將基本事件按結構重要度分為7層(見表2)。
式中:I(i)-第i基本事件的結構重要度;-包含基本事件Xi的每一個最小割集;nj-Kj中基本事件的個數(shù)。
3 結語
由表2可以得出,第一、二、三和四層的基本事件極易發(fā)生頂上事件(即影響行車),所以結合高鐵安全管理的實際情況,應在以下方面加強管理。
(1)加大獎勤罰懶的力度,提高干部職工的履職責任心和檢查質量。
(2)做好新線的預介入工作,從源頭控制好施工質量。
(3)加強對路外的鐵路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力度。
(4)在易被撞的安防設施處一是涂刷明顯的警示標語、標志,二是設置防撞設施。
參考文獻:
[1]2013-2018年邯鄲東車間安全信息登記臺賬.
[2]蔣小云.事故樹分析法在防止鍋爐爆炸事故及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裝備制造技術,2010(07):93-94+101.
[3]魏春榮,李艷霞,孫建華,等.事故樹結構重要度的求解方法[J].黑龍江科技學院院報,2012(01):84-88+92.
[4]崔維賢.基于事故樹分析法的城市軌道交通列車車門夾人拖行事故分析[J].城市軌道交通,2013(09):91-94.
[5]王楷.基于事故樹分析的壓力管道風險評價方法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