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桂
邵陽古稱邵陵,昭從召,因西周召伯南巡至此而得名。自召伯在邵陽城東甘棠渡斷案聽政以來,邵陽一直是仁里廉鄉(xiāng),不僅歷朝歷代涌現(xiàn)出了大批清官廉吏,民間流傳著大量戒貪倡廉的傳聞,而且在很多的地名中都包含了廉潔的元素,演繹著生動有趣的廉故事。
這樣的地名,名氣最大的屬曹婆井。曹婆井在邵陽古城青龍橋西頭,此井有一個勸人不可貪心的故事。一日,曹婆流落到邵陽,一個老翁見她可憐,把碗里的豆腐倒了一半給她。曹婆嘆息道:“把另一半也給我,你就功德圓滿了?!崩衔搪犃?,把豆腐全給了她。曹婆吃過豆腐,卻說:“要是天天有豆腐吃就好了?!崩衔陶f:“跟我來吧。”把她帶到一家豆腐坊,讓她留下做幫工。從此,曹婆天天吃上豆腐了??刹痪?,她又嫌給人家做幫工不過癮,求老翁幫她給開家豆腐坊。老翁說:“不要跟人家搶生意,幫你開家酒坊吧。”曹婆點頭說“好”。在老翁幫助下,曹婆開起了酒坊。過了些日子,她又埋怨道:“唉,太辛苦了,又不賺錢?!崩衔陶f:“從明天起,你打出來的井水就是酒?!辈芷耪f:“要能這樣,我這一輩子也滿足了?!钡诙?,她去井里挑水,果然酒香四溢。
幾年后,曹婆成了大富婆。又一日,老翁來了,曹婆皺著眉頭說:“井水當(dāng)酒賣爽倒是爽,只可惜沒有酒糟喂豬?!崩衔桃恍Χ?,邊走邊唱:“天高不為高,人心最是高。井水當(dāng)酒賣,還說豬無糟?!睆拇?,曹婆挑出來的水,再沒酒香了。
同樣包含廉元素的地名“屙米石”,具有和曹婆井同樣的勸諭意義。相傳邵陽縣谷洲鎮(zhèn)金銀村曾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廟,香火很旺??沙燥柫藫沃暮蜕?,卻干起了超越清規(guī)戒律的事,慢慢地敗壞了名聲,香客也就一天比一天少了。有一年遭災(zāi),沒有誰來廟里進(jìn)貢,和尚餓得昏睡過去了。夢里,神仙領(lǐng)著他到廟后巨石邊取米。醒來后,他將信將疑地找到那塊石頭,果然發(fā)現(xiàn)石縫里流出米來。和尚趕忙用碗去接,不多不少接了一碗。這一碗米,正好夠他吃一天。和尚又過上了無憂無慮的生活。
但沒過多久,他又異想天開了:“這一碗米只夠我一人吃,不如將石縫鑿寬點,每天多接幾碗米,我可以還俗娶妻,生兒育女,過著快樂神仙日子,豈不更好?”他于是找來工具,把石頭縫鑿寬了??墒牵@一回接到的卻是幾碗糠。他很惋惜,但轉(zhuǎn)念一想:有糠也好,可以拿它換米。和尚依靠用糠換來的米過了一段日子,又嫌糠太少,便將石縫再鑿寬一些,希望接到更多的糠。誰知從石縫里流出的是臭水,和尚在后悔中餓死了。
新寧崀山玉女巖,有個別名叫“借米還糠洞”。說起這個洞名,也有一個奇異的傳說。有一年,因遭遇旱災(zāi),糧食失收,百姓無米下鍋,只得采野菜度日。一天,一個姓王的老漢正在山上采野菜,采著采著,一朵白云從天而降。他連忙追過去,到了一個石洞前,白云不見了。他好奇地走進(jìn)洞里,看見一堆稻谷,一位仙女對他說:“每天只能借一天的糧食,把稻谷借去后,要把糠還回來。”王老漢高興得不得了,一邊答應(yīng)著,一邊撮上谷子回家去。傍晚,村里人聞到他家傳出的飯香,都來看個究竟。他把白天的奇遇說了一遍。第二天,他帶著大家走進(jìn)山洞,裝谷子時,一位姓雷的光棍卻悄悄往里面走,想去會會那仙女。
第三天,大家來到洞口,見里面一團(tuán)漆黑,隱隱傳來“救命”的聲音。大家點著火把,走進(jìn)洞里,抬出跌斷腿的雷光棍。再去找谷堆,卻什么也沒有了。村長發(fā)怒了:“你砸了大家的飯碗,要是不如實交代,就將你再丟進(jìn)洞里?!崩坠夤魍掏掏峦抡f:“昨天我在洞里偷看仙女洗澡,被仙女發(fā)現(xiàn)了。仙女要我轉(zhuǎn)過身,她好上岸穿衣??墒?,我剛背過身,洞內(nèi)就漆黑一團(tuán)了,我跌了進(jìn)去,什么也不知道了……”
在邵陽,包含廉潔元素、表達(dá)廉潔思想的地名還有很多,比如市區(qū)的愛蓮池、點石庵、冷道坡,城步的吞官石,還有洞口黃橋的帽子石,等等,無一不是借地名傳說來勸誡世人要守住初心,戒除貪念,不要亂伸手、亂張嘴,不能得了分內(nèi)想分外,吃著碗里的想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