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緊密結合工程實際,對網絡計劃技術在工程進度、費用控制和索賠管理三個方面進行了應用研究和探討,說明了網絡計劃技術的應用價值,為其今后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網絡計劃技術;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在社會建設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傳統(tǒng)的施工管理方式和手段已不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要求,而網絡計劃技術是施工管理發(fā)展的優(yōu)化選擇。網絡計劃技術是利用圖論和網絡分析的方法編制和優(yōu)化實施計劃的一種藝術,它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工業(yè)生產的發(fā)展而產生,是五十年代末發(fā)展起來的用于研究自然及社會的各種資源和工程技術合理使用的一門科學,而今在生產管理領域比較盛行。它在工程項目計劃管理中的使用價值已得到了各國的認可。網絡計劃技術以縮短工期、提高生產力、降低消耗為目標。它可以為項目管理提供許多信息,有利于加強項目管理。它既是一種編制計劃的方法,又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它有助于管理人員全面了解、重點掌握、靈活安排、合理組織、經濟有效完成項目目標,用最合理的資源配置,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目前,網絡計劃技術不僅廣泛應用在時間進度的安排上,而且也應用在資源分析和工程費用的優(yōu)化方面。筆者以工程實踐為基礎,對網絡計劃技術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一、網絡計劃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
工程項目進度管理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各階段的進展程序和項目最終完成的期限所進行的管理。目的是保證項目在滿足時間約束的條件下實現項目總目標。
編制的進度計劃只是初步方案,應在這個初步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檢查初步方案是否符合工期要求,網絡進度計劃在工程中的應用主要有:工期優(yōu)化、費用優(yōu)化、資源優(yōu)化及索賠管理四種。
(一)進度管理控制
進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是指工期管理,工期優(yōu)化管理是指壓縮計算工期以滿足工期要求,或在一定條件下使工期最短的過程。工期優(yōu)化一般通過壓縮關鍵工作的持續(xù)時間來進行。選擇應縮短持續(xù)時間的關鍵工作應考慮下列因素:
1.縮短持續(xù)時間對質量和安全影響不大的工作;
2.有充足備用資源的工作;
3.縮短持續(xù)時間增加費用最少的工作。
(二)費用管理控制
費用優(yōu)化又叫工期成本優(yōu)化,是尋求最低成本的最短工期安排,或按要求工期尋求最低成本的計劃安排過程。
尋求最低費用和最優(yōu)工期的過程由計算機進行。簡單的網絡計劃也可由手工分配權成,其基本思路是從網絡計劃的各工作持續(xù)時間和費用的關系中,依次找出能使計劃工期縮短而又能使直接費用增加最少的工作,不斷地縮短其持續(xù)時間,同時考慮其間接費用迭加,即可求出工程總費用最低時的最優(yōu)工期和工期指定時相應的最低費用。
(三)索賠管理控制
1. 索賠產生
合同管理是工程項目施工管理的重要內容,而索賠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關鍵所在。業(yè)主與承包商雙方都應履行合同。如果一方不按(或不完全按)合同辦事,就構成了違約事件,違約必須按合同和法律的規(guī)定給予受損方以補償,這就產生了索賠。
2. 網絡計劃索賠管理步驟
①劃清施工拖延的責任,列表明確拖延時間
因承包人的原因造成施工進度滯后,屬于不可原諒的延期;只有承包人不應承擔任何責任延誤,才是可原諒的延期。有時工程延期的原因中可能包含有雙方責任,此時監(jiān)理工程師應進行詳細分析,分清責任比例,列出表格形式,以備量化計算時使用。
②網絡圖追蹤,判斷關鍵工作
對初始網絡計劃進行追蹤,找出關鍵工作。
③計算時間參數,判斷拖延影響
按發(fā)包人原因拖延時間,計入網絡計劃或調整網絡計劃,并計算時間參數,判斷對工期及費用影響。
④據拖延影響重新繪制網絡圖同,計算工期與費用索賠
雙方拖延時間同時計入網絡計劃,計算工程實際完成工期,完成索賠計算。
二、網絡計劃優(yōu)化方法在工程實例中的應用
(一) 項目概況
沈陽某綜合樓消防改造工程,建筑面積約9800m2。本工程質量要求為合格,并達到消防驗收合格標準。計劃開工日期為2015年10月8日,計劃竣工時間為2016年6月10日,工程計劃總工期為245日歷天。
該工程最大的特點是改造過程中還需要繼續(xù)保證建筑的使用功能,而且土建與安裝工程同時進行。因此,該工程是一個典型的多頭管理、分別施工、相互交叉、彼此干擾的“系統(tǒng)工程”,內容煩瑣、施工難度大、管理協調復雜。本文結合該綜合樓改建工程的實際,具體應用網絡計劃技術,并在應用中發(fā)現問題并加以完善。
(二)進度與費用優(yōu)化
2016年5月11日檢查進度發(fā)現,屋面工程還有2天可以完成,進度拖后2天,泵房設備安裝工程剛好完成,校接線工程超前進行了3天。項目部為保證工程順利按工期完成,及時進行控制,對進度與費用進行偏差分析。
通過前期統(tǒng)計,截止2016年5月11日,已完工程實際投資與已完工程計劃投資相符合,均為428.6萬元。屋面工程由于與原設計圖紙不符,因此,費用增加,為原價1.4倍。
因此,截止2016年5月11日,已完工程實際投資:
108.60+1.2×5×1.4+5×0.4+6×0.4+0.3 ×3=122.30萬元。
已完工程計劃投資=108.60+1.2×5 + 5×0.4 + 6×0.4 + 0.3×3 = 119.90萬元。
擬完工程計劃投資:108.60+1.2×7+5×0.4+6×0.4=121.40萬元。
進度偏差一擬完工程計劃投資一已完工程計劃投資=121.4-119.9=1.5萬元;
投資偏差一已完工程實際投資一已完工程計劃投資=122.3-119.9=2.4萬元;
因此,截止2016年5月11日,進度總的來說拖后1.5萬元;投資增加2.4萬元。
上述可見,通過網絡計劃可以及時的對工程執(zhí)行的情況進行檢查,從而發(fā)現與原目標的偏差程度,以進行及時的糾偏,保證工程按原計劃、原成本順利的進行下去。
(三) 索賠事件管理
由于屋面工程與原設計圖紙不相符合,增加工期2天,還有氣壓罐安裝時業(yè)主供材料晚到場2天。因此,施工單位提出工期與費用索賠,依據前文所研究的結果,由于業(yè)主及圖紙原因,索賠是合理的,應給工期及費用索賠,但不是延誤所有時間的簡單迭加,氣壓罐安裝工程有7天總時差和7天自由時差,因此,不會影響下道工序的開工時間和總工期,所以氣壓罐安裝工序的延誤工期不能給補償;而屋面工程無自由時差和總時差,如果該工序延誤會直接影響下道工序的最早開始時間和總工期,因此延誤的2天工期應給補償,同時給費用補償,即:1.2×9×1.4-1.2×7=6.72萬元。
結語:
本文重點對網絡計劃在工程進度、費用控制和索賠管理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由于時間和作者能力有限,沒有對網絡計劃其他的一些運用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未來網絡計劃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著巨大的應用空間,同時在群體網絡計劃及計算機化方面也有著很大的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
[1]江軍.網絡技術在施工項目管理中的應用[J].上海鐵道科技,2007,4:31~32
[2]彭圣潔.網絡計劃技術及其應用[J].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
宋肖凌,遼寧躍邁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