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嶺
摘要:部編版教材中,看似簡單的插圖背后是編者們的用心良苦。有效利用教材插圖,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更歡樂高效。本文將就插圖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并結(jié)合實例對日常語文教學中插圖的運用作簡要探析。插圖作為現(xiàn)代設(shè)計的一種重要視覺傳達形式,具有直觀的形象性,真實的生活感和美的感染力。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的特點;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7-216
縱觀部編版語文教材,這些看似普通的插圖背后是編者們的有意為之和精挑細選,課本中的插圖儼然成為了我們教學過程中的第二資源。如果我們能合理的將這些教材資源利用起來,一定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部編版小學語文插圖特點
部編版教材在編寫上充分凸顯了“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基于原教材又有所突破,是核心素養(yǎng)語境中的語文教育。教材注重學生語言的構(gòu)建與運用,關(guān)注思維的發(fā)展與提升,培養(yǎng)審美的鑒賞與創(chuàng)造以及學生對文化的理解與傳承。插圖作為部編版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將這樣的理念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曾有研究人員對小學語文教材提出了要“更中國、更語文、更兒童”的建議。部編版教材就很好地融合了這幾個元素,仔細查看文中插圖,又何嘗不是呢?
(一)貼近生活 充滿童趣
少一些煩悶,多一些童趣。教材在選用插圖時,多從學生角度出發(fā),以孩子的目光去審視這個世界,縱觀教材插圖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少了一些成人,多了一些孩子;少了一絲刻板,多了一分奇妙。這些在低中年級課本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總的來說,部編版教材中的插圖尊重孩子們的審美,最大限度地挖掘和保留孩子們的“童話世界”,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又服務于孩子,保留了童心,充滿了童趣。
(二)水墨寫意 中國味濃
部編版教材的編寫兼顧教育與文化的傳承,中國元素無處不在。國畫是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部編版教材中,提高了國畫的“出場率”,無論是彩墨人物畫還是水墨山水畫或是花鳥畫,課本中都有體現(xiàn)。其中,在古詩類課文中尤為突出。通過通版插入水墨畫,將傳統(tǒng)國畫的留白寫意與詩文的浪漫相結(jié)合,既貼合詩意,幫助學生理解,同時又給孩子留下了想象空間。孩子們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時,視覺上也得到了水墨畫藝術(shù)的熏陶,這也是中國文化審美藝術(shù)的傳承所在。如五年級下冊的《鳥鳴澗》配圖,就是典型的水墨畫。潑墨山水,淡墨清嵐,層層渲染,將詩中的靜謐恰到好處得體現(xiàn)了出來。
(三)立德樹人 時代感強
部編版教材的編寫是黨和國家重視基礎(chǔ)教育的集中體現(xiàn)。而部編版教材也體現(xiàn)出了較強的國家意識。文中的插圖也向我們傳達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涵。
二、課堂插圖教學應用策略
(一)以圖激趣 快速導入
部編版課文插圖色彩豐富,富有美感,不失童趣,因而很多孩子翻開課本,第一時間就是看一看書中的插圖。部編版語文教材中,插圖是課文內(nèi)容反映和補充。課堂教學時,可利用插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圖片導入,更直觀有效。
首先從圖片導入,引導學生對圖片進行整體感知,無形之中也對文章內(nèi)容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隨后從圖片導入課文學習,讓學生分別尋找文中描寫小胖墩和小嘎子的句子,從圖片回歸文本,學生可以說在不知不覺中就進入到了文本學習中,自然流暢、不露痕跡。
(二)有效利用 細致觀察
大部分小學生生活閱歷少,課文中有很多內(nèi)容如果沒有圖片的展示,學生很難理解。
(三)鼓勵創(chuàng)造 清晰表達
語文重表達,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尤為重要。利用好書本中的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后,將觀察得到的信息用自己的話清晰地表達出來,就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式。例如在進行古詩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古詩和書中插圖,清晰表達出古詩向我們呈現(xiàn)出的畫面意境。引導學生先根據(jù)詩意說清大意,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學著加入好詞佳句,讓表達更優(yōu)美。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兩得。
(四)重視書本插圖,完善文化教學
在統(tǒng)編教材中,大部分書頁中都含有插圖,或生動活潑,或含義頗深,或藝術(shù)呈現(xiàn),都有其存在的重要作用,且特別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思路。教師在日常備課時,不應忽略插圖所傳達的信息,一來需要欣賞和體會插圖的內(nèi)容和意義,二來要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對教學課程進行適當?shù)奶畛?。如將古詩旁邊的水墨畫作為引例,吸引學生針對畫作內(nèi)容進行討論,以此使文章表述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更進一步地,讓學生對水墨畫風進行評價,各抒己見,共同完成對傳統(tǒng)文化的討論。發(fā)揮插圖的存在價值,將會提高文化傳輸?shù)呢S富性,使學生深入?yún)⑴c到文化自信建立中。
(五)活用教學方法,避免空洞的理論灌輸
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建立較依靠個人的主觀意識,且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小學語文教育不應違背教學規(guī)律而向?qū)W生灌輸枯燥空洞的文化學習理念,需要時刻保持文化自信培養(yǎng)的科學性,采用合理的方法和合適的尺度進行文章的講解和故事的說明,可以將文化信息隱藏在教學內(nèi)容中,真正做到統(tǒng)編教材“快樂讀書吧”的教學理念,進而以啟發(fā)學生興趣為起點,逐漸完成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灌輸工作。
綜上所述,部編版教材中的插圖不容忽視,合理利用,說不定就會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但運用插圖并不意味著一味地依賴插圖,日常教學一定是以教師充分備課為前提的。在了解課文本身特點,掌握學情后,在課堂內(nèi)穿插使用圖片教學,方為良策。
參考文獻
[1]周見孫.深度耕犁:培育孩子的文化自信[J].江蘇教育.2017(45)
[2]王增善.淺談小學階段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9(05)
[3]王艷娟.以節(jié)氣課程樹文化自信[J].中國德育.2017(01)
[4]金瀅坤.主持人語[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1)
[5]周鵠翔.淺談增強小學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徑[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