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玉
摘要:就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而言,它本身是帶有一些特殊性的。而這也就意味著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過程中,對廣大教師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其既要給學生傳授基本知識,又要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基于這樣的安排上,才能賦予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以實效性、有效性,從而真正實現高年級學生系統(tǒng)知識的構建、閱讀能力的增強、全面發(fā)展。本文主要分析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策略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7-079
引言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進行語文課堂學習時能夠理解其中的含義,增強學生的語文理解力,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語文閱讀習慣,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閱讀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
在閱讀的教學應用中,通常是由教師將多種具有一定關聯的文章進行選擇,然后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對多篇文章進行閱讀,再由教師進行引導和總結,對所有的知識進行歸納從而幫助學生培養(yǎng)一種新的閱讀方式。這種閱讀方式可以讓學生同時閱讀多篇文章,比原本死板地、單一地進行閱讀有著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加顯著的教學效果。首先,通過閱讀的閱讀方式,可以顯著地提高學生的閱讀量。要知道,之前的閱讀方式僅僅是對單一的文章進行閱讀和分析,而現在可以同時對多篇文章進行學習;其次,多篇文章進行閱讀,勢必會讓學生產生一種緊迫感,這種緊迫感會在一定長度上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速度會得到明顯的提高,將會對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增加一種便利;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一定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當學生具備一定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時,他們才能更好地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分析,明確作者的意圖,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二、小學語文高段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方法
(一)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應重視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積極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利用環(huán)境影響學生,切實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根據課堂教學中的內容,教師可以選擇相應的課堂教學方式,比如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選擇合適的角色,將課文中的內容演出來,增強語文閱讀的直觀性。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和語文閱讀內容產生共鳴,激發(fā)學生自身的情感,切實保證學生的語文閱讀質量。例如,在學習《陶罐和鐵罐》這一課時,根據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學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個學生扮演陶罐,一個學生扮演鐵罐,通過互動的方式,完成本節(jié)課的課堂學習內容。在進行角色扮演的時候,教師應給予學生必要的尊重,幫助學生樹立語文學習的信心。當學生完成了表演后,教師應及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思考,通過這一方式對課文中的學習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切實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
(二)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要想切實保證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需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合理利用學習時間,達到學有所成的目的。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有助于節(jié)省學生的語文閱讀時間,更好地發(fā)揮語文課堂教學的價值。在閱讀時,學生需要對于文本內容進行勾畫,將自己覺得好的句子摘抄下來作為語文閱讀積累。教師通過這一方式,讓學生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也能增強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例如,在學習《秋天的雨》這一課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做好積累工作,將文本中重要的句子勾畫出來,幫助學生進行分析,降低學生的語文學習難度。同時,針對于一些比較好的句子,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展開仿寫活動,切實發(fā)揮語文課堂教學的作用,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三)拓展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其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教學資源進行拓展、傳播與共享。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編撰者選錄了大量不同題材的名篇佳作,由于作者在創(chuàng)作中都會傳達一定的主題思想,而小學生對這部分抽象復雜的內容不易理解。另外,教師受課堂時間所限,難以全面、深入展開所有內容的教學。然而,借助制作微課視頻,教師就可以圍繞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拓展,不斷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其學習效率。例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的閱讀教學中,全文對西沙群島美麗風光及豐富資源進行了生動詳盡的描寫,教師可在課前從網絡中查找相關視頻,以輔助課堂教學。視頻內容包羅了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物產、美麗風光、民俗文化等內容,使學生更全面地理解全文內涵。通過閱讀的方式,學生能夠接觸到大量的知識,在書籍中認識到更多,打開學生的眼界,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通過開展閱讀的方式,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也有著一定的積極價值。
結束語
要想真正實現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那么作為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就必須注重與時俱進,緊密聯系學生實際,不斷進行閱讀教學方法、方式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通過閱讀的方式,學生能夠打開自己的眼界,了解到更多的知識。通過閱讀,深入發(fā)掘文本里面的內容,發(fā)揮語文閱讀的顯性作用,學生能夠形成一個更為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切實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朱惠平.基于文體意識的小學語文閱讀研究[J].課堂內外·教師版(初等教育),2019(1):21-22.
[2]宋勇.談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J].新課程,2019(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