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柏
摘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離不開師生互動以及教師的恰當指導,教師需要思考學生的學習動向。分析教育教學的指導綱要。確保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進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學生的高效學習和自主學習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框架的構建,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發(fā)現能力和知識探究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高效教學;課外負擔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8-191
一、引言
近幾年來,我國掀起了一輪改革浪潮,新課程改革工作有了明顯的成效,這一點使得許多教師開始意識到了有效性教學的關鍵作用。教師開始以教學質量的提升為著眼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積極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通過高效教學來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之中變得更加的輕松自如。
二、高效教學
高效教學主要是指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將課堂的主體交給學生。積極倡導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能夠自主選擇。其中課堂教學轉型最為關鍵,高效教學的本質是素質教育,學生成長發(fā)展軌跡最為重要。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及時改變教學策略。
三、初中物理課堂高效教學,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教學現狀
高效課堂的構建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學生課業(yè)負擔的減輕能夠反作用于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兩者互相促進。但是,有的初中物理教師沒有關注高效教學和有效教學的具體要求,忽略了對物理教學內涵的分析。首先,教師沒有以問題為紐帶開展教學活動。所設置的問題也缺乏一定的延伸空間,難以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極少有教師能夠主動地提出權威性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其次,教師忽略了實驗活動的實效性。沒有主動將實效性內容融入其中。整個物理實驗缺乏吸引力。最后,教師過于注重自身的權威,沒有引導學生自主有效的完成探索任務。這一點導致許多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非常低效,學習成績不夠理想,課外負擔持續(xù)加重。
四、初中物理課堂高效教學,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教學策略
(一)以問題為紐帶,開展教學活動
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明確提出,教師的課堂教學不是以語言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確保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全面的了解學科問題,提升個人解決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其中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要求教師主動抓住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以問題為紐帶,開展教學活動。確保學生在課堂之中掌握疑難問題,進而減輕個人的課外學習負擔,在課外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探索新的知識。在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設置能夠提供給學生引申空間的問題,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具有討論價值以及引申空間較廣的素材能夠迅速的引起學生注意力,使得整個物理問題的探究活動更具有一定的活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廣度和思維深度。比如在講解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壓強》時,教師可以問學生,為什么在修水泥公路時,不到幾年就直接被壓壞了呢?為什么汽車超載被稱為馬路殺手呢?在很多學生能夠進行主動分析。在一系列問題的指導之下,學生能夠實現多思多問多感悟和多剖析,整個知識框架越來越完善。另外,在提問教學的指導下,學生能夠構建完善的知識網絡體系,啟發(fā)個人的創(chuàng)新思維。除此之外,教師需要主動引導學生向權威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的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知識水平較高。但是這一點并不代表教師不會出錯,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主動向權威提問。幫助學生樹立創(chuàng)新精神,讓學生對教材中所編寫的內容進行質疑。
(二)增強物理實驗活動的實效性
目前,許多初中學生對物理實驗缺乏學習興趣,課堂學習的效率較低。因此課外學習任務較重,這一點直接束縛了學生的課外實踐及探索。對此,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好奇心。其中實驗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較足,能夠滿足學生感知物理現象的欲望及要求。很多學生會產生了解這種物理現象的要求,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實驗操作,分析學生在探索中所出現的問題及困惑。讓學生能夠通過想象,主動探討不同的物理問題。在自主實驗操作時,學生會主動的了解物理現象的實質及規(guī)律,分析物理現象的條件變化要求。如果教師一味追求學生的興趣,就會導致學生難以產生真正熱愛物理的情感。對此,教師需要著重引導學生,積極樂觀的看待物理問題,確保學生能夠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及事物進行分析。
(三)引導學生有效的自主探索
首先,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主動完成觀察、測量、制作以及假設和實驗操作等環(huán)節(jié)。將互相交流和模型提出等教學內容融入其中,鼓勵學生利用多種方法完成學習任務,自主獲取知識。比如在講解新人教版初中物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學生在主動探究時能夠逐步形成科學概念,進而發(fā)展個人的科學探究能力。首先,教師可以主動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提出物理課題。利用特定的學習情境,將案例分析、實驗探究、觀察學習相結合。很多學生能夠在主動學習時提出不同的科學問題,教師只需要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學習課題的內涵以及背后所蘊含的物理原理及規(guī)律。
其次,教師需要指導學生科學猜想并進行實驗驗證。在提出具體的實驗課題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物理知識,直接上網查找以及在圖書館中搜集相關資料。提出合理的猜想以及假設,自主設計不同的探究方案,通過演示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最后,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分析討論之中得出結論。在實驗驗證之后,學生的結論會有所區(qū)別。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科學猜想及解釋,著眼于分析探討的具體過程以及要求,讓學生合作學習。很多學生能夠主動分享自己的實驗方案以及共同交流各自的結論。在比較分析時,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較高。教師只需要不斷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過程,讓學生總結成敗和經驗教訓,確保學生的思維以及想法更加趨于合理。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以多元評價為依據,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效。多方面的挖掘學生的潛能,了解學生的需求??吹綄W生在自主學習中的長處,增強學生的信心,讓學生能夠獲得全面成長。
五、結語
新課改理念下的問題有效教學以及高效教學能夠進一步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讓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在課外進行主動的探索,滿足個人的探究欲和求知欲。教師需要以學生的能力成長為目標,進一步突破固有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吳建兵.淺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減輕學生負擔[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014(007):157.
[2]汪愛洋.淺談提高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效率的策略[C]//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西安會場)論文集(四).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