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知道物體的速度變化是有快慢之分的,理解加速度的含義及物理意義。2.知道加速度定義和計算公式并能具體運用,明確加速度是矢量和加速度的單位。3、能區(qū)分加速度、速度、速度變化量和速度變化率。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速度、速度的變化量、速度的變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較,提高學生的比較、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探究加速度概念的得出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和交流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難點:加速度與速度、速度變化量和速度變化率之間的關系。
易錯點:運動加速度的定義式時不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在建立加速度概念過程時,基于加速度太抽象,用多媒體展示實例,讓學生感受:運動物體有速度,運動物體速度有變化,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化有快有慢,逐層深入,從而自然地引入描述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化快慢的必要性。
根據(jù)多媒體展示“一些生活實例,列表火車、汽車運動過程等”這一實例,先讓學生思考,
誰的速度“增加”得比較快?分組討論從而得出以下結論:
結論1、在速度變化量相同的情況下,時間用的越短,速度變化越快。
結論2、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速度變化量越大,速度變化越快。
再提出:如何比較時間不同、速度變化量不同的情況下,運動物體速度變化快慢?引導學生類比描述時間不同、位移不同,物體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從而引入新的物理量—加速度。
2、講授新課
(1)加速度概念: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表示為a,理解比值定義的特點。
(2)讓學生依照公式寫出a的單位:讀:米每二次方秒
(3)加速度的方向
△v是矢量差,也是矢量。而t是標量,故a的方向與實際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研究a的方向實際上是研究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用變速直線運動實例進行分析,加深學生對加速度方向的理解。
(4)分組練習,體會加速度的方向
例如1:一輛汽車在啟動的時候,速度由V0=1m/s增加到Vt =5m/s,所用的時間為2s,以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則
例如2:一輛汽車在緊急剎車的時候,速度由V0=5m/s減小到Vt =1m/s,所用的時間為2s
此汽車的加速度計算值為:以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則此汽車的加速
通過例題總結:在變速直線運動中,若取初速度v0 的方向為正方向,則
(1)當vt > v0 時, a>0, 表示a與v0 方向相同;
(2)當vt < v0 時, a<0, 表示a與v0 方向相反
(5).加速度是高一物理比較重要的概念,有必要對下列物理量進行辨析。
a的大小等于v的變化率,表示v的變化快慢(增加的快慢或減小的快慢),與v和Δv無關。
a的方向是的Δv的方向,與v的方向無關,在通過例題加深理解。
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物體速度改變量大,其加速度一定大 ??????B. 物體有加速度時,速度就增大
C. 物體的加速度大,速度一定大 ??????D. 物體速度的變化率大,加速度一定大
(6)從v-t 圖象看加速度
思考:甲乙兩物體的速度哪個變化快?
總結:v-t ?圖像的斜率就是加速度
練習:(學生通過練習,體會加速度的計算及圖像如何反映)
1. ????????????????????????2.
(6)小結、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