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勝明
摘要:由于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以及人生經(jīng)歷的限制,在課堂上,學生不自覺地依賴教師課堂的講解,缺乏主動學習和消化。老師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后,還需要讓學生保持對學習的興趣。保持興趣最易得的方法是不斷地提問。當學生為回答一個問題思考、學習時,對于學習的興趣就得到了維持。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主動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6-054
引言
眾所周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導、鼓勵學生去思考,允許學生發(fā)散性思維、逆向思維,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答案。數(shù)學學習的根本目的在于應用數(shù)學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小學數(shù)學可以說是基礎教育的奠基,其偏于解決實際的應用問題,對于日常生活十分實用。但是同時又是學生開展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階段。
一、善于引導學生思考
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要多反問一句“那你覺得是為什么呢?”這時學生會在腦子里把有可能存在答案的那些信息梳理一遍。問自己“到底是為什么呢”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不論最終能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就已經(jīng)得到了有效的培養(yǎng)。并且再想完之后,學生就會更迫切的、更感興趣知道答案,這個時候再告知,學生采集信息的效率就會比剛開始第一遍問出“為什么”時要更高,接受的更快,記憶的也就更深刻[3]。
這種引導學生再思考的方式,不僅能使其吸收更多知識,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讓學生保持對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圓的認識》時,課堂上教師可以演示“小狗和小熊推車比賽”圖,讓學生猜,誰的車子讓人感到舒服?學生可能會回答“當然是小狗的,因為它的推車輪子是圓的”或者“小熊的推車的輪子是方的,人坐上去會覺得很顛簸,不舒服”。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出產(chǎn)生問題:為什么車輪都是圓形?圓形到底具備了哪些特征?來要求學生進一步思考。
例如在教授“數(shù)與計算”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比較哪個小組在教師提出問題后能更快的回答出正確答案,比如進行2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時,教師隨機在黑板上給出數(shù)字,看哪個小組能最快舉手給出正確答案,該小組就會記一分,由教師記下各個小組的成績,每堂課都會評出一個獲勝小組,對該小組進行真誠的表揚,這樣獲勝小組成員會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更有成就感。
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后、習題冊中的題目被一道道攻克的時候,學生就會獲得成就感、滿足感,更會良性循環(huán),反過來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經(jīng)常提醒學生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例如在“基礎運算”的教學中,教學重點落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上,學生必須進行大量的計算題作業(yè)。其實,這類題目并不難,但總有學生算錯、算不出來,翻來覆去幾次返工后,心煩氣躁,學習受挫,甚至有了厭學的情緒。為此,教師可以在學生計算前組織一些略有儀式感的口訣——“通覽全題先思考,先乘除來后加減。括號由里向外算,檢查完再寫答案?!薄獊韼椭鷮W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師可以通過這種略帶儀式感的小活動,幫助學生慢慢養(yǎng)成好的習慣,萬丈高樓平地起,每一層都穩(wěn)固,才能筑有所成。例如應用型題目解題時通常會有不同的解法,鼓勵學生挑戰(zhàn)不同解法,更全面地掌握知識點。秉承這樣的理念學習,學生會越學越輕松,越來越有自信,會更加會主動積極地去探索新知識。
例如在學習“元、角、分”這一課時,設置喜羊羊賣文具的情景,教師扮演喜羊羊,其他學生自由選擇扮演美羊羊和懶羊羊的角色充當顧客,并分別做出頭飾。同時,學生和教師制作長方形卡片并標注好面額用于購買文具或“找零”。在講臺上陳列著各種文具,以元、角、分為單位標明價格,根據(jù)教師提供的元角分的換算公式,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計算方法后,能夠自如購買,在參與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思考,舉一反三。應用類似的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們對新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在課堂上不僅感受到學數(shù)學的快樂,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善于鼓勵學生,使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效果事半功倍。同時,也要注意提前制定標準或?qū)W習任務,以免本末倒置,形式大于內(nèi)容。例如,在一二年級關于“大于號”“小于號”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問一問學生們的身高、體重之類的貼近生活的問題,讓學生自行測量、計算,準確說出結果后再進行排隊等小活動,比比誰更高、誰更重。通過這種將數(shù)學生活化的方式,讓學生對于“ >”“ <”有一個引入性的理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shù)學是一門重要的素質(zhì)教育學科,為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打下了結實的基礎。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愿意學習,這樣才能夠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和無趣,養(yǎng)成良好的教學思維學習模式。讓學生學會聽課,學會反思,產(chǎn)生對教學的信心和熱情,挺高學習的主動性,一起構建高效快樂的數(shù)學課堂
參考文獻
[1]賴煥明.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主動性的培養(yǎng)[J]. 華夏教師, 2016(2):57-58.
[2]王克飛.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的思考[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4,(023):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