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改的持續(xù)深入推進,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成為備受重視的教學課題。本文基于筆者的教學實踐與思考簡要探討了三點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歷史教學策略,即串聯歷史事件,滲透時空觀念;革新教學形態(tài),激活問題意識;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促進情感遷移。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教學心得
2017版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確提出:“歷史課程要將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為目標,使學生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逐步形成具有歷史學科特征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價值觀念”。從本質上看核心素養(yǎng)實際上是一種非常抽象的東西,其形成和發(fā)展必然要經歷一種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這其間教師的引導和點撥是至關重要的??梢哉f,在新課改背景下,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已成為高中歷史教學的基本導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歷史教學也成為備受重視的教學課題。以下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思考與體會對此談幾點策略性意見,希望對相關教學工作者有所啟示。
一、串聯歷史事件,滲透時空觀念
按照課標中給出的定義,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價值觀念,其中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諸素養(yǎng)中學科本質的體現,是歷史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科的重要特征,是歷史教學中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時空觀念的滲透依托于歷史基本事件,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由點及面,由因到果,通過串聯和梳理而形成有機的知識網絡,使學生從理解歷史事件的背景和脈絡到掌握其內涵和意義,最終能夠“身臨其境”于某個特定歷史時空,在潛移默化中加深時空觀念。例如在學習岳麓版高二“西學東漸”一課時,可以帶領學生梳理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重要歷史事件和形勢演變,通過這種簡單的回顧和梳理,就為系統(tǒng)深入地了解西學東漸的背景和目的做出較好的鋪墊,同時也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較為具體的時空背景。這里只是針對課堂新授課舉一個簡單例子,實際上時空觀念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與學生知識網絡的建立和拓展是相輔相成的,教師對此應有一個較深刻的認識。
二、革新教學形態(tài),激活問題意識
從本質上看核心素養(yǎng)實際上是一種非常抽象的東西,它的形成和發(fā)展有賴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內生性學習感悟,無論是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史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即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五個基本方面),其養(yǎng)成都是以此為核心的,因此,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顯得至關重要。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能夠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促進其思維積極性,同時優(yōu)化課堂氣氛。這一點對于歷史學科的教學十分重要,如果不能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fā)揮,就很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窠臼,學生能力自然也就得不到發(fā)展。一般說來,要激活學生問題意識,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莫過于結合所學內容的具體特點設置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或合作討論而解決,這樣的過程也正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過程。一般來說,岳麓版教材中每一課開頭都有導引性的話,很多時候直接就是問題,學生需要學習了該課知識才能回答,例如《孔子與老子》一課,開頭首先提出問題:他們各自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各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對后世產生影響?這些問題可以說對該課的學習有著提綱挈領和總結提煉的作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問題以及課后題目,結合課程特點為學生設置合理地學習任務(問題)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才完成。而教師則只做好引導和點撥,并根據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從而在彰顯學生主體地位并提高教學效率。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促進情感遷移
情境教學法是歷史課堂中經常用到的教學方法,即結合課程內容特點創(chuàng)設恰當的情境,為學生的態(tài)度情感提供一種用以體驗和感悟的具體背景。歷史課程要想教好,常常需要使學生的心靈投入到歷史上的某個特定情境中,與歷史事件和任務發(fā)生共鳴,即所謂“時空情感遷移”,由于這個原因,恰當的教學情境十分有利于學生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同時創(chuàng)設情境亦有利于促進學生對歷史時間產生深刻體會和感悟,有助于其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素養(yǎng)的提升。而情境教學的背景作用往往很神奇,它能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控制和調整。這里所謂背景可以分為兩種:真實背景與描述背景。真實背景是指學生活動的背景是未經教師特殊處理的原始的自然場景或社會場景.真實背景對學生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多層次立體的,在這種背景下活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會非常豐富,比如歷史事件的真實視頻記錄,或者圖片、聲音也都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達到效果。描述背景是指學生的活動背景是教師通過描述性語言專門創(chuàng)設的,它具有較好的針對性,只要操作得當,學生當然也會得到豐富的情感體驗。在歷史課堂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而不斷變換背景,有助于學生情感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更好地學好歷史課程。
綜上所述,本文簡要探討了三點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歷史教學策略,即串聯歷史事件,滲透時空觀念;革新教學形態(tài),激活問題意識;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促進情感遷移。事實上,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教學當然是一個兼具深度和廣度的課題,需要一線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和總結,本文拋磚引玉,尚望同仁指教。
參考文獻
[1]劉軍.基于建立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系探討[J].珠江教育論壇,2017(2):52-53.
[2]徐遠英.淺議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途徑[J].新課程(下),2017(4):40-40.
[3]吳慧瑩.以“導賞”促進中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J].中學歷史教學,2017(1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