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英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3-00-01
T管是一種乳膠制品,其形似T字,所以稱為T管。T管主要是患有膽道疾病的患者在進行膽總管切開取石術后或者膽道重建手術時,在患者膽總管內放置的。其目的是解除膽道梗阻、引流膽汁、減輕膽道壓力,防止膽漏,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并有效減輕患者由于手術出現的膽道水腫、炎癥等情況。以便行膽道造影或經膽道鏡取石。本文將主要針對膽道手術T管引流進行講解,幫助大家掌握相關手術后T管的護理。
1 膽道手術后帶T管的護理
1.1膽道手術后置管期間的相關護理
1.1.1妥善固定T管
進行膽道手術且?guī)в蠺管引流裝置的患者,在患者手術后對T管進行護理時,需將T管引流裝置固定在患者的腹部,并加強裝置的固定。告知患者固定引流裝置的目的:主要是對T管引流裝置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由于T管引流裝置縫合在患者的腹部外壁上,若T管引流的外端充分暴露并處于游離的狀態(tài),此時患者腹部外壁上的T管引流裝置以及受到外界的刺激,對患者的腹部產生牽拉作用,從而導致患者腹部外壁的皮膚出現撕拉、裂傷,并造成T管的脫落,從而對患者的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1.1.2 T管引流裝置的安放
妥善放置患者的T管引流裝置,能夠有效避免患者的T管出現意外的脫落,并預防患者出現感染等并發(fā)癥。因此,在護理膽道手術后患者的T管時,需要將T管引流裝置放置在患者手臂下方的位置,并將引流袋緊貼在患者病床的邊緣部位,用橡皮筋以及別針等物件固定引流袋。此外,護理人員在安放T管引流裝置時,需要注意為T管預留足夠的長度,便于患者能夠順利翻身,不對患者的正常活動產生不良的影響。并且,護理人員對患者以及家屬進行正確的指導,以免患者家屬害怕患者的手臂擠壓到引流裝置,而私自將引流袋移到患者的手臂上方。所以,當膽道手術后患者完全清醒時,需要告知患者以及家屬患者的引流袋,不能高于患者手術的引流切口,以免患者的膽汁出現倒流,增加患者出現感染的 幾率。
1.1.3 保持引流管的通暢
護理人員在對膽道手術后帶有T管引流裝置的患者進行護理時,需要注意患者引流管的位置,避免患者的引流管出現折疊或者扭曲的情況。除此之外,在患者進行活動時,要注意患者的引流管不能高于患者腹部手術切口的高度,且患者平臥時患者的引流管不能高于患者的腋中線。
護理人員在患者手術后24小時內,需每隔30分鐘就對患者的引流管進行一次擠壓,24小時后,對患者每隔1-2小時進行一次擠壓即可。若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擠壓時,發(fā)現患者引流管內的膽汁較少、引流管內部出現堵塞時,需要及時檢查患者引流管出現堵塞的原因,引流管或者患者的膽管被結石等堵塞,需使用無菌等滲鹽水對患者使用合適的壓力進行沖洗。此外,護理人員還需每周更換2次引流袋,嚴格按照無菌技術進行操作,以免患者出現逆行感染。
1.1.4觀察T管內的引流液體
護理人員需嚴密觀察患者引流出的液體顏色、性質、氣味等,并及時記錄患者引流液發(fā)生的改變。正常情況下,患者引流出的膽汁大多為深綠色或者棕色、色清且無渣。剛進行完手術后的患者其膽汁液體會從淡黃色、渾濁狀,逐漸變?yōu)榍辶镣该鞯囊后w?;颊呤中g后24小時內,引流液體大約在300-500毫升左右。若護理人員發(fā)現患者引流出的膽汁存在腥臭味,或者患者引流出膿性膽汁時,則提示患者存在感染情況,護理人員需要及時通知醫(yī)生,對患者采取相關的處理措施。如果患者引流出的膽汁顏色比較淡、稀薄,則考慮患者可能肝臟功能不全,而膽汁液體若比較渾濁時,則提示患者的膽汁內存在結石或者患者存在膽道出血的情況。
1.2 留置T型管患者常常需要帶管出院,出院前應做好帶管的出院宣教
1.2.1衣物:盡量穿寬松柔軟的衣服,以防引流管受壓。
1.2.2沐?。翰捎昧茉?,沐浴前用塑料薄膜覆蓋引流管處,以減少感染的機會。
1.2.3生活中避免提重物或過度活動,以免牽拉導致脫出。
1.2.4引流管口每周換藥1次,周圍皮膚給予涂氧化鋅軟膏加以保護。
1.2.5若發(fā)現引流異?;蛏眢w不適等,應及時就醫(yī)。
1.2.6若出現腹痛、腹脹、發(fā)熱、鞏膜黃染或其他任何不適,則應及時放開T管,并及時報告醫(yī)生或護士。
1.2.7管道或引流袋內的膽汁氧化后顏色可變?yōu)槟G色,為正?,F象。
1.3 膽道手術后拔管之前的護理措施
1.3.1拔管前夾管實驗:
一般術后14天左右,逐步試夾管,特殊情況除外。夾閉實驗之前需要將患者的T管引流袋抬高,從而消除患者的引流袋與膽管之間的虹吸作用?;颊咝柙谶M食之前以及飯后各夾管1小時左右,并觀察患者是否存在腹痛、黃疸、飽脹以及發(fā)熱等情況。若對患者進行該實驗后1-2天患者沒有存在異常情況,則先對患者進行拔管前的T管造影,確定患者的膽道處于通暢情況、不存在殘余結石后,應立即開放引流管24小時,以減少造影后不良反應和繼發(fā)感染。
1.3.2 T管拔管的指征:
一般術后2周-2月(遵醫(yī)囑執(zhí)行),患者體溫正常,血常規(guī)正常,血清黃疸指數正常,皮膚、鞏膜黃染消退,大便轉黃,膽道造影或膽道鏡證實無狹窄、無結石,夾管實驗無不適者,方可考慮拔管。
1.3.3 拔管后的護理
(1)患者盡量平臥1-2小時。
(2)觀察患者T型管竇道膽汁滲出的情況,滲出液多時及時更換敷料。
(3)一般情況下T型管拔除后用凡士林紗布密閉竇道24-48小時,竇道可自行閉合。
(4)囑患者一周內勿從事重體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