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楚芬
摘要:任何能力的培養(yǎng)都需要把基礎抓好,寫作能力作為學生在當下社會必備的一項基礎技能,同樣需要在起步階段就打下堅實基礎,這對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意義深遠,是其在日后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把握主動的優(yōu)勢所在。在為寫作基礎奠基過程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科學高效的寫作教學方式,是學生打好寫作基礎的保證。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改良自身的教學策略,從基礎寫作內容講解、寫作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寫作意識培育做起,不斷使其適應初級階段的寫作教學,切實推動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起步;教學策略
1、小學初級階段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罔顧事實,急于求成
小學三年級是學生系統進行寫作練習的起始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完備的寫作能力尚不具備,在寫作中難免遇到困難,這些都是初期寫作教學中不可避免的教學現象。許多教師在應對此問題中,表現出了一種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這體現為對學生的指導中,部分教師忽視寫作基礎培養(yǎng)的重要性,直接對學生進行寫作高階教學,教授一些現階段的學生難以運用的技巧,放棄了對學生寫作格式、寫作習慣、以及簡單寫作模式的教學,妄圖使學生的寫作能力超越現階段的水平。這是一種完全不符合客觀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非但沒有發(fā)揮教師預期效果,還浪費了寫作奠基階段的寶貴時間,阻礙了學生基礎寫作能力的鞏固。
(2)忽視對學生能動性的培養(yǎng)
如果在寫作教學的初期階段,教師能夠使用恰當的激勵方式,培養(yǎng)出學生對寫作的熱情與興趣,那么寫作教學已經在很大意義取得了成功。然而,現實與預想卻是相距甚遠,大部分教師對于興趣培養(yǎng)缺乏有效方式,不僅如此,某些教師在寫作教學中,甚至無形地消解了學生可能發(fā)展起來的寫作興趣。教師某些不恰當的教學行為,如教授固定的寫作模式、思維一致化的寫作內容、死板的教學過程、不變的寫作素材,在許多方面都扼殺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不僅沒能提升學生寫作的積極性,相反地,由于其對寫作教學認識與把握不足,甚至把學生寫作熱情扼殺在了搖籃里。
(3)寫作教學難激發(fā)學生表達真情實感
寫作的目的在于表達情感,或是宣泄心中的苦悶與不滿,或是表達內心的熱愛與喜悅,抑或表達自身的看法與見解。然而,這些內容在小學作文寫作教學中,普遍沒有得到關注與重視,但其卻又是每位開始學習寫作的學生都需要遵循的準則。由于教師在教學中對這些教學內容的忽視,導致學生寫出的文章空洞乏味,沒有實質內容。教師應該做的是,在寫作教學初期把這些內容與意識,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使其在寫作中自覺遵循這些規(guī)則。即使學生的初期作品難免稚嫩,但是有了這些理念與規(guī)則的滲透,學生的寫作能力必然會不斷提升。
2、小學語文寫作起步階段的教學策略
(1)重視基礎內容講解,循序漸進
起步階段的寫作教學必然是從最基礎的內容做起,如寫作格式的規(guī)范、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寫作理念的指導以及其它的基礎內容。這需要教師首先提升自身對寫作教學的認識,理清快與慢的關系,改變以往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循序漸進對學生進行基礎能力培養(yǎng)。之后,教師應該設置系統性的寫作教學過程,以教師自身教學的系統性,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系統性提升。如,首先對學生進行寫作理念的教學,讓學生明白寫作的目的是什么,拒絕無病呻吟的寫作,其次,對學生進行寫作格式的規(guī)范訓練,選擇合適的寫作題目,加強學生的實踐等等。教師不僅需要有正確的教學策略,更需要把自身的寫作教學過程系統化,以此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升。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課“大青樹下的小學”仿寫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把該課教學作為引子,以“我的小學”為題目,教給學生描繪景物、地點時的簡單寫作順序,如從內到外、從左到右。之后,讓學生以“我的小學”為題,以從外到內或是其它順序進行寫作練習。
(2)改變不良的教學習慣,釋放學生天性
寫作過程應該具備自由,這樣才能釋放學生的熱情與創(chuàng)造天賦,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采取合適的激勵方式,幫助學生逐步積累寫作的熱情。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該作為一個推動者,而非一個限制者,要切忌給學生灌輸同樣的寫作思維,規(guī)定學生必須使用為適應考試而開發(fā)的寫作模式與流程,如此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天賦。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引導式寫作教學、情境創(chuàng)造式寫作教學、趣味性寫作內容練習等方式,從教師層面開發(fā)學生的寫作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熱情。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寫作練習“我來編童話”教學為例。這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吸引力的寫作題目,小學生對于想象力總是充滿了興趣。而教師該課教學時,也可以發(fā)揮自身作用,將學生的興趣最大化。首先,給學生提供一些寫作思路,降低難度,提升學生信心;其次,不規(guī)定字數,讓學生隨意發(fā)揮,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興趣在原有基礎上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激發(fā)學生真情實感,提升寫作能力
展現情感價值是寫作最重要的追求之一,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重視此種理念,將其轉化為每個學生自覺的寫作認同。在寫作起步階段的教學中,由于學生的自主意識與主動情感表達能力尚有不足,需要教師采取一定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為實現該目標,教師除了提升學生意識之外,還需要在寫作前,采取環(huán)境塑造、故事講述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對所寫題目的思考,以此幫助學生表達真實情感。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寫作實踐“我的植物朋友”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擴展該寫作題目的范圍,寫作內容可以是植物、動物或是人,讓學生敘述自己與這些朋友間發(fā)生的故事。寫作前,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自己與朋友的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還可以播放一些關于友情的視頻,幫助塑造氛圍,引起學生對某些深刻記憶的思考。
綜上所述,學生寫作基礎的培育,是一項重要且艱巨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認識,是決定學生寫作基礎能力是否能夠建立的關鍵。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在教學中重視自身能力的培育,時刻關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正自身不良的寫作教學習慣,從而為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提供堅實的支撐。
參考文獻
[1] 龐麗榮.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提高寫作教學實效性:小學語文作文的興趣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2):83.
[2] 袁泉泉.小學語文實現個性化作文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書育人,2018(2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