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應先 陳國飛 駱紅利
摘要: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班級管理是難度較大的一部分,占據(jù)了比較重要的地位。班級管理得好,學校教育教學等各方面的工作才有實效。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級,發(fā)揮班集體的積極作用也成為當前小學班主任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主要分析了農(nóng)村小學班級管理策略。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存在問題;管理策略
班級是學校工作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整個班集體的直接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近年來,農(nóng)村留守兒童問題十分突出。教師普遍感覺到,與以前的農(nóng)村學生相比,現(xiàn)在的學生可不好管了。面對這些新情況,作為農(nóng)村小學的班主任,我們更應講究策略和方法,搞好班級管理工作,把學生引到積極向上的、健康成長的道路上來。
一、農(nóng)村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nóng)村小學留守兒童較多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的快速提高,農(nóng)村部分剩余勞動力離開家鄉(xiāng),外出務工,留下孩子在老家跟老人一起生活,這類孩子成為留守兒童。因此,在農(nóng)村小學,基本每個班級都有留守兒童,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培養(yǎng)他們成長成才,成了學校、教師教育的重點和難點。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存在困難
隨著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增加,隔代撫養(yǎng)、寄親托管兒童的方式也日漸增加,這也為班級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美國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庇纱丝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可以使學生受益終身。雖然班主任對學生的良好習慣進行了教育培養(yǎng),但學生在家的時間,家長不配合學校對他們進行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使得班主任的教育事倍功半,無形中加大了教育的難度。
(三)班主任身兼數(shù)職,班級管理的方法有限
在農(nóng)村小學,大部分班主任包班教學,也就是兼任語文、數(shù)學、美術、體育等科目的教學。教學任務重,班主任外出學習培訓及進行工作經(jīng)驗交流的機會較少,積累的班級管理方法有限。在班級管理上,班主任較注重安全教育,班級出現(xiàn)什么狀況就進行某方面教育,沒有系統(tǒng)地上好班會、隊會課,對學生的行為習慣、文明禮儀、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也不多,很少進行班級個案研究,也很少總結班級管理經(jīng)驗。
(四)農(nóng)村地區(qū)教育資源落后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班級管理中,如班級QQ群、班級微信群、微博、各種小程序等。但是,有些農(nóng)村地區(qū)比較落后,一些老教師還未充分掌握及靈活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未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此外,有些家長還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因此,在班級管理上,使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提高班級管理質量就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二、農(nóng)村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與方法
(一)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表率
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班主任更應做到嚴于律己,并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學習和修養(yǎng),提高自身的素質。首先,教師要不斷地更新和補充知識,做知識的富有者。班主任如果沒有真才實學是很難在學生中樹立自己的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須要不斷地用新知識來充實和武裝自己。其次,班主任要加強師德修養(yǎng),做學生的楷模。班主任一定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率先垂范,先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再給學生做一個良好的榜樣。最后,教師要培養(yǎng)多種能力,做班級管理的多面手。班主任要具備的能力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尤其是班級后進生的實際情況。班主任要在了解他們真實情況的基礎上,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對癥下藥”,從而達到啟迪學生智慧的目的。
(二)建章立制,樹立良好的班風
作為一個班集體,要想樹立良好的班風,班主任必須要建立健全各種制度,如衛(wèi)生制度、學習制度、作業(yè)制度等,并使之成為全體成員行為的準則。制定相應的制度,班主任還需要監(jiān)督制度來進行監(jiān)督實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良性競爭,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圍繞班內日常事務進行競賽活動,讓學生可以互相幫助、互相監(jiān)督,促使班級氛圍更加和諧。由于小學生心智發(fā)育還不成熟,他們在自習課堂上很難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并且經(jīng)常在自習課堂上開小差、聊天,進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其他事項。為了有效地改變這一狀況,班主任就需要加強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教育,讓學生對《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進行誦讀,目的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促使良好班風的形成,班主任可建立學生行為習慣定期自我反省制度,長善救失。同時,班主任還應建立量化考核制度,制訂班級量化考核表,實行班級量化管理。
(三)慎選重培,組建得力的班委
班級里,優(yōu)秀的班干部團隊,就是老師的左膀右臂。它對教師、對班級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班主任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一定要組建一支強有力的班干部團隊,通過班干部團隊的輔助促使班級管理工作能夠得到高效的開展。首先,慎重選擇是基礎。在組建班委時,在廣泛聽取學生意見,運用民主方式的前提下,班主任可以通過委任、自薦和他薦等方式把那些表現(xiàn)突出,愿為同學服務,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選任為班級干部。其次,注重培養(yǎng)是關鍵。班主任應當經(jīng)常對班干部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一是教師要嚴格要求他們,讓其在學習和生活上作班里的楷模;二是教師鼓勵他們各負其責,學會合作,放手大膽地工作,同時注意工作方法,努力為班級工作服務。最后,對班干部工作中的不足,班主任要及時指出;對班干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班主任要予以鼓勵和幫助,讓他們堅定克服困難的信心;對班干部工作的成績,班主任要給以適當?shù)谋頁P和獎勵。班干部隊伍的組建和培養(yǎng),既使學生自己得到了鍛煉,也減輕了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負擔。
(四)把握尺度,講究批評的藝術
班主任對學生的錯誤行為進行批評是有必要的。但是,教師在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批評時,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要讓批評教育能夠對學生產(chǎn)生實質性的作用。老師的批評,只有能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能夠及時地進行改正,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首先,教師一定要了解清楚事件的真相,只有對事情的前因后果有充分的了解,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時才更具有針對性,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教師的批評。其次,即使批評學生,教師也一定要充分地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心理不受傷害。在農(nóng)村,現(xiàn)在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也有部分學生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的自尊心都極強。因此,老師在對他們進行批評時,不僅需要讓他們認識到錯誤的所在,還需要對他們積極地進行引導,讓他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幫助和解決。老師在對學生實施批評教育時,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原則,既不能遷就學生的錯誤,又不能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批評教育對學生產(chǎn)生實質性的作用,面對教師的批評,才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樂觀態(tài)度。
(五)勤于溝通,加強與科任教師、家長的聯(lián)系
一個良好班集體的創(chuàng)建,離不開班主任、各科教師和學生家長三方的共同配合。首先,班主任應該與各科老師進行密切的溝通,達成一致的教育思想理念。因為班主任主要負責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級管理的工作,而各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也起著滲透的作用。所以,班主任與各科老師之間的工作是密切相連的。班主任只有加強了與各科教師之間的溝通,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其次,因為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在農(nóng)村學校,班主任進行家訪時,雖然走村串戶比較辛苦,但為了讓學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班主任還是需要針對學生的情況及時地進行家訪,來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每次家訪時,班主任應當先尊重學生家長,充分肯定學生的長處,讓家長先充分地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然后再委婉地提出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讓家長認識到孩子的問題后能夠幫助孩子及時地進行改正。并且在家訪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給家長傳授一些相應的教育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呵護下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總之,在新形勢下,加強農(nóng)村小學班級管理,提高班級管理的藝術水平,是促進農(nóng)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戴兢陶,吳一平.簡論班干部的培養(yǎng)[J].鹽城師專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7(4):103.
[2]王英蓉,張紫薇,王孟妍,等.淺析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外企業(yè)家,2020(10):171.
四川省屏山縣書樓鎮(zhèn)新大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