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摒棄傳統(tǒng)死記硬背的記憶方式,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以史為鑒才能知得失,歷史作為一門必修的課程,在初高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比例,但是由于初中歷史和高中歷史的學習存在一些差異性,因此做好初高中歷史學科的銜接工作,有利于學生歷史成績的保持和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初中歷史是高中歷史的基礎,從歷史知識和學習方法兩方面入手進行銜接工作,可以有效推動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高中歷史學科;思維能力
引言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歷史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真正做到所學即所用。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核心內容包括多個方面,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適應高中歷史的學習,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時就要有意識的灌輸核心素養(yǎng)理念,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歷史學習方法和技巧,學會分析歷史問題,了解中外古今的歷史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能夠讓學生受益匪淺。
一、初高中歷史銜接教學面臨的問題
初中歷史知識比較狹隘,高中歷史知識比較豐富和深奧。在學習初中歷史知識的時候學生習慣于采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只是記憶歷史知識并沒有學會分析歷史知識的方法,與初中歷史學習方式不同,高中歷史的學習需要學生發(fā)散思維,根據(jù)所學的知識用一定的歷史分析法解決問題,歷史問題的難度有所增加。如果單純依靠初中的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生將很難適應高中歷史的學習模式,從而出現(xiàn)歷史成績下滑,既而喪失歷史學習熱情的情況。據(jù)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現(xiàn)如今的歷史教學,初中與高中階段的銜接工作做得并不完善,許多學生在進入高中之后會出現(xiàn)不適應學科學習的情況,面對高中歷史知識的深度、廣度與質的跨越,學生常常會感到迷茫無所適從。
二、初高中歷史思維能力銜接的策略
1.優(yōu)化導言部分,做好過渡工作
導言部分也被稱為緒論部分,是一個章節(jié)或者一個時期歷史知識的總概括,做好導言部分的編排工作有利于幫助學生抓住重點,及時了解需要掌握的歷史重點和大的歷史背景。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解讀》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等字眼占有很大的比重。高中階段的歷史知識點比較繁雜,而且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時空觀念、邏輯思考能力,所以優(yōu)化導言部分成為初高中歷史銜接工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導言部分應該對主要的歷史事件進行概括,并且著重捋清事件之間的關系,讓事件之間相互交叉、連點成線、線成面,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片面刻板的看待歷史事件,而是注重從整體層面出發(fā)找到歷史事件之間的關聯(lián),更好的解決歷史問題。
2.善用知識儲備,理解變化延續(xù)
歷史教師可以借助于“建構主義”學說,旨在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讓學生找到初高中歷史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學生就能夠對即將學習的高中歷史知識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在學習《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的時候,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想初中階段學習過的“烽火戲諸侯、玄武門之變”等歷史事件,深化學生對這一時期的印象,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正確的時空觀念。這種“以舊帶新”的學習方式,既可以讓學生樹立學好歷史的自信心,又可以幫助學生串聯(lián)歷史知識點,這種調動學生知識儲備,延伸歷史知識點的方式可以激勵學生發(fā)揮主動學習歷史的精神。
3.思維回歸課堂,注重邏輯引領
教師要善于合理利用歷史課堂,活躍課堂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在課堂當中踴躍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引導學生養(yǎng)成善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諸如教師在講解辛亥革命這一部分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聯(lián)想辛亥革命事件過程與意義的關系,讓學生在學習這類歷史事件的時候,了解中國民主革命的艱巨性,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養(yǎng)成關注國家大事的優(yōu)良品質。為了讓歷史知識更具有直觀性,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提供一些真實的歷史影視資料,讓學生直觀感受到那段血與淚的歷史。在解決歷史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廣開言路,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根據(jù)自己的思考發(fā)表觀點和見解,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情況給予一定的評價,給學生一個準確的定位,讓學生改變自己的片面看法,學會全面正確的分析歷史問題。
4.重視辯證統(tǒng)一,事實價值判斷
歷史評價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高中歷史問題中有一類問題是評價歷史人物,在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時候,學生要全面客觀的評價歷史人物,不能局限于某一時期或者某一歷史事件。為了讓學生學會辯證統(tǒng)一的解決方法,教師可以給學生列舉諸如孫中山、列寧等對辛亥革命的評價,給學生提供一些全面的歷史史料,讓學生逐步學會辯證評價歷史人物或者是歷史事件。
結束語
高中歷史和初中歷史的學習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從整體而言都是為了讓學生用所學的歷史知識解決問題,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教師要做好初高中歷史的銜接工作,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階段的歷史學習。
參考文獻
李素梅.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初高中歷史思維能力銜接的策略探尋[J].中學歷史教學,2020(07):9-11.
新疆阿克蘇市阿克蘇地區(qū)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