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
摘要:小學生作為祖國的花朵,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但相較于其他課程,小學體育的課時占比并不是很多。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在這有限的時間里,盡可能的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通過課前運動,幫助學生在進行運動之前充分打開身體。在講解的過程中,也可以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總是感興趣的,教師可以借助這一點,讓學生在勞逸結合中,增強身體素質。
關鍵詞:小學體育;身體素質;課前運動;教學方式;勞逸結合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關注的中心慢慢的從身體上轉變到了大腦上,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思想或許能夠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但身體可能在這個過程中被慢慢的忽略。小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思想固然重要,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不好,其他的都不好說。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在體育課上,讓學生得到一個充分的鍛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幫其釋放情緒,勞逸結合。
一、課前運動,防止受傷
之前也說了,學生在上課的時間都是坐著,肌肉在這個過程中會得到一個充分的放松,維持學生的日常使用,在這種情況下,突然進行一個遠超平時的運動,學生的身體很容易受傷,而課前運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在課前得到一個充分的拉伸,在進行運動的時候,身體就像是一個早已預熱完成的機器,無論是面對什么樣的困難,學生也會昂著頭,奮勇向前。
例如,我在講解“站立式起跑與反應練習和游戲”這一課程的時候,因為學生之前并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過站立式起跳,只憑借自己不斷成長的彈跳力進行起跳,學生在沒有方法的時候,無論練習多少遍,也不一定能找到竅門。但這個時候,我會帶領著學生進行一個課前熱身,并讓其嘗試的進行站立式起跳,之后可以對學生說,“記下你們現(xiàn)在的成績,接下來我要交給你們跳得更高的方法,等你們真正掌握之后,你們再試試自己能跳多高!”,除了未知的東西,這種能讓學生變得更強的東西,也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學習起來自然更加認真。且當學生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之后,學生在進行運動的時候,也不容易受傷,保證安全。
二、改變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
一件事無論多么能夠吸引人,做得多了,人也會產生厭煩的感覺。玩鬧尚且如此,教學更不例外。體育課本是一個比較能吸引人的事情,但時間一長,教學方式不變,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厭煩的感覺,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改變教學方式,以此來重新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學生對某件事充滿興趣時,學習效率也會得到十足的進步。而在學生再次失去興趣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做一些改變。
例如,我在講解“途中跑練習與游戲”這一課程的時候,因為學生還沒有具體的接觸過途中跑,可能對這個道理并不是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我可以改變教學方式,將原本枯燥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橐环N全新的游戲化教學。在課前運動結束之后,我可以對學生提一個問題,“途中跑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之前也說了,學生不明白,自然沒辦法回答。這個時候,我就可以和同學們進行一個游戲,將學生分成紅藍兩隊,告訴其中一隊關于途中跑的秘訣,讓兩隊進行比試,跑步雖然很看學生的速度,但技巧也能起到極大的作用,讓兩隊進行比賽,肯定是知道秘訣的一隊跑得快,這個時候我就可以告訴學生,秘訣就在這節(jié)課的課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勞逸結合,保持學生積極性
無論是長時間的勞動還是長時間的學習,都會讓人產生厭煩,更別說長時間的重復一件事,想要保持學生的積極性基本上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將一節(jié)課45分鐘的時間,分成幾個相等的時間段,在最開始的時候,帶領學生進行一個課前熱身,幫助其打開身體,而在第二個階段,教師可以先帶領著學生進行一個預習,第三個時間段讓學生稍微休息一下,自由活動,第四個階段將課程講完,第五個階段自由活動,勞逸結合,保持學生積極性。
例如,我在講解“50米快速跑及考核”這一課程的時候,因為其中涉及到考核,學生對于成績是非常敏感的,這種情況,我就可以將一節(jié)課的時間分成五個相等的時間段,在第一階段進行一個課前熱身,第二階段,我會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進行考核,并且?guī)ьI著學生進行一個預習,讓其能做出一個充分的準備。而在第三階段,我會讓學生先進行一個小的測試,并且讓學生記住自己的測試結果,在第四階段,給學生一定的自由活動時間,并且叮囑學生保存體力,千萬不要獨自進行訓練。在考試之前,學生的身體得到一個放松,精神上也不會太過緊繃,而在第五階段的考試中,學生也不會出現(xiàn)因為緊張而導致考試失利。
總而言之,提高學生體質這件事早已刻不容緩,學生作為未來祖國的棟梁之才,需要一個好的身體,才能更好的進行學習。且學習本來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學生為了學習,將身體累壞,那是不是有些舍本逐末了?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注意,在學生身體不好的時候,要更加注重勞逸結合,讓學生的身體慢慢的成長,為之后的運動打好基礎,只有基礎好了,學生才能更好的生活、學習!
參考文獻
[1]吳琦. 基于美國SPARK課程理念的小學體育教學實施效果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2]周麗瓊. 身體素質敏感期與小學體育課程內容選擇的研究[D].長江大學,2013.
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英言中心校示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