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識字、寫作、閱讀和應用是漢語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途徑。針對低年級學生認知能力較弱,實際應用的可能性不大,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高效學習,總結(jié)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為他們之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學生的心理特點,結(jié)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在進行教育改革的同時,課堂內(nèi)容也在不斷改善,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應該不斷地進行調(diào)整,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教師需要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不斷地更新課堂知識,從而使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小學語文,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知識理解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綜合技能。
一、結(jié)合模仿和練習來提高寫作技巧
(1)結(jié)合學生實際情況設定教學方式
在教育不斷的改革進步背景下,小學的漢語教學是格外重要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結(jié)合學生實際特點,讓學生在玩耍中學習,營造更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而言,盲目的講解會逐漸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潛力,給他們更多機會展示自己,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積極主動的學習世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語文漢字寫作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識漢字所對應的拼音并引導學生進行正確書寫,比如說通過書寫“ li”,清楚地告訴學生正確的筆劃順序,讓學生跟教師一起進行寫作練習,允許學生按照老師的模板進行寫作,練習的過程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豐富學生的詞匯量,為寫作提供堅實的基礎,為將來的語文學習奠定更加堅實的漢字基礎。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和文章積累量,然后讓學生學習用筆書寫美麗的事物,以增加學生的練習機會。小學階段的寫作才剛剛開始,但是由于某些學生不喜歡閱讀或者詞匯量較少這一問題,使得部分學生對寫作失去了興趣。因此,在寫作之前,教師要減輕學生寫作的心理壓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寫作環(huán)境,鼓勵他們用筆記錄生活。在進行寫作課之前,教師先讓學生模仿句子進行仿寫,再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句子,完成文章的寫作,在寫作過程中充分利用語文的寫作技巧。目前,寫作這一板塊仍然是語文教學中的主要問題,但也是語文學習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學生在作文的學習過程中感到厭煩,一些小學生甚至背誦作文以應付考試,逐步喪失語文作文的寫作樂趣。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地引導和幫助學生邁出艱難的一步,讓學生不斷進行寫作練習,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果。
(3)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不斷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尋找小貓頭鷹母親”這一文章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首先播放一個相關(guān)的視頻,以貓頭鷹的視角來進行生活,在不知不覺中長大,還學習了許多與母親捉蟲的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可以專注于課堂學習中,充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4)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讓學生體驗語言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增加自身對語言學習的興趣,并不斷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技能的使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向?qū)W生提供正確的指導,引導學生上課前做好課前準備,在課堂進行過程中認真聽講積極思考,下課后認真復習所學內(nèi)容,并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根據(jù)不同課程的設計,引入小組討論、情景表演等不同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二、在課堂組織中靈活運用教學策略
由于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也需要在不同的時段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懷疑是思想發(fā)散的源泉,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并提出問題,而不是教師向他們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發(fā)散,多問為什么,并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進行問題的解決。雖然學生提出問題的質(zhì)量各不相同,甚至有些問題可能是膚淺的,無論是怎樣的問題,教師都應一視同仁,并積極地幫助他們找到答案。有些學習不好的學生通常不喜歡問問題,也會愚蠢地發(fā)問。在這一點上,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在紙上寫下問題,進行小組的溝通和交流,看自己和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之間的異同,解決可以在小組內(nèi)部進行解決的問題,然后討論和解決更簡單的小組問題。寫下小組成員中無法解決的重點問題,并與全班討論或向老師提問。
三、指導學生進行良好的書寫
手寫是漢語教學中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也是學生自身素養(yǎng)和實踐技能的關(guān)鍵體現(xiàn)。從寫作的角度來看,寫作應該是欣賞美的對象,也是培養(yǎng)高尚情感的一種手段,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以有序、規(guī)范和美麗的字體進行寫作。課程標準強調(diào):“手寫是一項重要的基本漢語技能,也是鞏固讀寫能力的工具。它在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學生也需要從小就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無論它是否僅僅是個人的獨特,但在某種程度上都反映了他的學習習慣和人格特質(zhì)。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進行“閱讀,寫作,評論和測試寫作”這一教學過程。讓學生討論這樣的問題,比如:哪個筆畫對寫這個字最重要?哪個筆畫是寫這個字的最簡單方法?或者關(guān)于這個字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充分了解所有字體的寫作規(guī)律。對于這些字的書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并提高了他們的寫作技巧。
例如,利用文字轉(zhuǎn)化象形文字,讓學生理解這些字所代表的含義,引導他們更加專注于寫作過程,以提高寫作的準確性和效率。
四、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還需要在很多方面進行改進和增強,靈活變通自身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離不開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師還應從教學過程中積極學習高級教學方法,以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朱曉琳.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 學生之友(小學版)(下), 2010(04).
[2]趙來.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 中華少年, 2017.
[3]杜玉花.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 語文天地, 2016, 000(005):96-96.
余華春?江西省上高縣塔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