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明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初中語文教學逐漸從單一的知識教學轉向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上來,閱讀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主要陣地,對學生的未來綜合發(fā)展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在初中閱讀教學中名著閱讀是學生了解文化、開拓眼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如何在核心素養(yǎng)下有效開展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指導已經(jīng)成為一線語文老師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語文;名著閱讀
所謂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建立起閱讀和寫作基礎上的綜合能力,體現(xiàn)在學生思維能力、文學素養(yǎng)、寫作能力、人文素養(yǎng)等多個方面,是學生在長期的閱讀積累中形成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高尚品格
1 初中語文名著閱讀的重要性
對于處于思維和情感意識形成的中學生而言,中學階段是學生對新鮮事物理解和消化吸收的黃金階段,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名著閱讀對中學生品格塑造、綜合素養(yǎng)提高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加強名著閱讀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從名著的創(chuàng)作背景、社會背景中學生了研讀文化和了解歷史,得到了精神上熏陶,同時學生能夠通過對名著作品的思想、內涵、情感上的深入探究,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面的提升。
2 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語文通過名著閱讀指導策略
2.1 創(chuàng)設閱讀氛圍,激發(fā)閱讀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名著閱讀氛圍,激發(fā)起學生對名著閱讀的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名著閱讀中來。比如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課文時,老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名著閱讀氛圍,在班級內組織學生開展“每日一讀”,將對課文的的閱讀興趣延伸至名著閱讀,進而積極的展開魯迅經(jīng)典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等名著的閱讀,在名著閱讀中了解舊社會的真實社會背景和歷史文化。
2.2 傳授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老師要注重名著閱讀方法的講解,使學生在名著閱讀中運用科學閱讀方法來達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體驗,同時也有利于中學生持續(xù)對保持名著閱讀的積極性。老師可以開展“名著閱讀交流會”,鼓勵學生分享個人閱讀方法,對給予學生名著閱讀方法的專業(yè)指導。比如有的學生喜歡按照序、跋、目錄的順序開展閱讀,而有的學生偏好于經(jīng)典篇章的重點閱讀,有的學生喜歡通書粗略的讀,不同的名著閱讀方法下反映出學生閱讀習慣的不同。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分名著類型來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將精讀、細讀、通讀、略讀等方法科學的運用起來,對于語句優(yōu)美的經(jīng)典名著作品可以采用精讀、圈注、摘抄的方式,邊閱讀邊進行寫作技巧學習;對于情節(jié)豐富的名著作品采用細讀、通讀相結合的方法,抓住人物關系和主要內容,有針對性的進行精讀、細讀;對于感觸深刻的名著作品在閱讀后可以通過撰寫心得體會來對閱讀內容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有利于寫作能力的提高。在高效的名著閱讀中學生拓展了知識視野,積累了寫作素材,學習了寫作技巧,提高了寫作能力。
2.3 老師推薦書目,開展自主閱讀
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老師要打破課堂閱讀教學的局限,將課上閱讀與課下閱讀結合起來,鼓勵學生課上學習閱讀方法,課下開展自主閱讀,這樣不僅有利于延續(xù)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和思維能力。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認知水平來為學生推薦名著閱讀書目,確保學生閱讀的名著作品能夠真正理解、吸收。老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吳承恩的《西游記》,曹雪芹的《紅樓夢》,施耐庵的《水滸傳》,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使學生感知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文化魅力,在精巧的謀篇布局中感知作者的文化功底,也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高爾基的《童年》,法布爾的《昆蟲記》來了解外國文學作品的魅力。在老師推薦的書目中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到名著長久不衰的生命力,在名著閱讀中學生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和閱讀的滿足感,提高了文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
2.4 深挖故事內容,培養(yǎng)思維能力
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中,學生普遍偏愛故事性強,情節(jié)大膽有趣的名著作品,但是學生閱讀往往只停留在故事情節(jié)的表面,只滿足了閱讀的好奇心,卻無法真正在閱讀中掌握作者的思維方式和精神內涵。因此,在名著閱讀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在鐘愛的故事內容中去理解人物的情感和細節(jié)的刻畫方式,揣摩人物的經(jīng)歷和故事的創(chuàng)作背景,使學生對名著的閱讀立體化,在閱讀中豐富知識提高思維能力。比如《西游記》中作者運用了非常多細節(jié)描寫,句式中也采用了較多的對偶排比句,簡單的景色描寫在不同的修辭方法下給人帶來了如臨其境的感受,學生在深入揣摩中潛移默化的提高了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3 總結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要以名著閱讀為載體,激發(fā)起學生對閱讀的濃厚興趣,給予學生科學的名著閱讀方法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效率和閱讀量,使學生在名著閱讀中了解歷史,研讀文化,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在名著閱讀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張榮琴[1].核心素養(yǎng)體系下的名著閱讀導讀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02).
[2] 姚敏.開展經(jīng)典名著閱讀,提升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J].高考,2018(30).
[3] 徐志芳.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策略的探討[J].好家長,2019(22).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富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