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兵
摘要: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更新改變,學校對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信息技術這門科目作為新興技術的代表,被大眾所認可并為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方面奠定基礎。但由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并未與傳統(tǒng)模式想脫離,間接導致學生的思維方式被局限在傳統(tǒng)的框架內,針對這一現(xiàn)象,需要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及時的更新,轉變?yōu)榭晌龑W生興趣及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同時,教師在引導時也要注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進行培養(yǎng)。下文,我將對如何通過信息技術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學習能力,及培養(yǎng)階段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方法
在教育中教師對教學的理解就是教會學生知識,而將學進行忽視。所謂“學”其實是指學生,所以教師應當提高對學生的重視,并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會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才是教師開展教學的首要目標。初中信息技術作為與現(xiàn)代化社會接軌的重要橋梁,如何與社會進行接軌不單需要教師的輔助與監(jiān)督,最重要的是需要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學習得出結論,所以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師應當抓準這一階段,對學生自主探索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為日后學習提供幫助。
1 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yǎng)自主探索學習能力所遇問題
信息技術教育這門科目,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后可將理論和日常生活實際進行結合,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這一特點進行應用,為學生引導出正確探索學習的步驟,這樣也會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進行開發(fā),而在時代不斷進步的今天,傳統(tǒng)老舊的信息技術課堂在教學路上確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導致信息技術并不能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進行提升。
1.1 自主學習觀念薄弱
據(jù)教育專家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大多初中學校都將考試成績作為考核標準檢查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情況。然而,學校卻將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應用型的科目進行忽略,在講授方面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及探索能力方面的養(yǎng)成,而忽視了學生探索體驗的結果。這也就導致學生對自主探索學習的重要意義理解不透徹,不能從根源對自主探索學習能力進行激發(fā)。
1.2 課程安排不夠合理,教學內容不夠新穎
信息技術教材內容不夠新穎,并不能與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潮流進行接軌,導致教師講授的知識也與社會客觀反應的問題有明顯差異,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與掌握,也會在學生應用方面造成不良影響。在開展信息技術之前,需要具備相應配套的設備,如果設施不齊全就不能進行新課講解。然而,我國的教學資源分配并不能做到均衡,會有部分山區(qū)出現(xiàn)信息技術設備不足的情況,因為條件有限,導致信息技術不能應用課堂教學中。
2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2.1 自主學習意識進行增強
根據(jù)目前現(xiàn)狀分析,大部份學生并不喜歡學習信息技術這門課程,認為信息技術與數(shù)學科目基本相似都很枯燥乏味,也不適合日常生活實際應用,導致學生對學習這門科目有抵觸情緒。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將自主學習素材與教材內容進行結合,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自主探索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教師可將信息技術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進行緊密結合,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可應用于日常,增多可探索性知識素材,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開發(fā)引導,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感悟到學習的樂趣。
2.2 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氛圍
課堂氛圍也是學生對學習無興趣的原因之一,傳統(tǒng)的課堂中學習氣氛很沉悶很壓抑,而新課改出現(xiàn)后的課堂氛圍緊隨其后的也進行了更新改變。從自主學習方法被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它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寬學生知識積累等都有效果。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可在輕松無壓的環(huán)境下自主探索學習知識,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還能讓學生獲得實踐感受。教師在布置作業(yè)練習題時,可多采用開放式的題目,這樣可讓學生從傳統(tǒng)教學思維框架中走出,形成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貢獻一份力量。
2.3 更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興趣是開展學習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最根本的動力泉源,但大不部份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還是在參考書提供的教學思路中進行新知講解,都是先講解知識在開展練習,使得學生感覺學習過程很枯燥,學習的興趣點也極低。因此也就使學生并不會自發(fā)的參與到學習中,并且這樣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會將學生的思想禁錮在一個框架內,并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也不利于自主探索學習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需要對現(xiàn)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深入分析,并找出適合的學習素材,將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將趣味性與教材內容進行結合。只有這樣才可為學生學習興趣提供幫助,并加速教學目標的完成。
例如,在講解《圖像處理的基本操作》這節(jié)知識時,教師就可將初中生的探索欲望、好奇心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卡片制作的小活動,并在制作后向大家分享介紹創(chuàng)作思路,教師在針對性的對學生作品進行鼓勵與引導,這樣不僅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可將所學知識以實踐活動的方式進行檢驗應用。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豐富自己的應用技能,不斷提高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
3 結語
總而言之,對學生自主探索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會對學生日后學習奠定扎實基礎。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學生主體地位進行凸顯,同時還需要給與學生適當?shù)墓膭钜龑В瑢W生創(chuàng)新思維進行充分展現(xiàn)。還可通過情境教學、合作學習、技巧實踐等多元化的方式對學生自主探索學習能力進行激發(fā),加速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朝著高效課堂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 張春華.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成才之路,2017(16).
[2] 鄭登泰.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9).
[3] 段艷華.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6(05).
[4] 金鶴.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0).
(作者單位:甘肅省渭源縣蒲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