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激勵理論是指滿足人的各種需求,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進而充分發(fā)揮人的智力效應,在學習和工作中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價值,對于高校學生來說,輔導員和教師在對學生管理中充分運用激勵理論,滿足學生的精神和物質上的滿足,讓學生在滿足感中提升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必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激勵理論;高校學生管理;運用
引言:
良好的激勵機制能夠讓學生得以滿足,收獲幸福感,讓學生更好地成長,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用正面、飽滿的態(tài)度面對學習和生活,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成長,具有長遠的教育意義。
一、選題綜述
(一)什么是激勵理論:激勵理論是管理學理論中的一部分,是研究如何調動人的積極性的理論,在高校學生管理中運用激勵理論,指滿足學生的各種需求,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收獲幸福感和成就感,從而從內心深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xiàn)需求五個方面。
(二)激勵理論的重要性:激勵理論是正面的、積極地,是通過激勵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滿足學生的各種需求,讓學生由內至外改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用積極地、樂觀的、飽滿的狀態(tài)去應對生活和工作,激勵機制的作用性要比鞭策機制更好,是讓學生自發(fā)的規(guī)范學習、服從管理,能有減少矛盾,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對激勵理論的常見誤解:首先,激勵是全面的,不僅有物質激勵,還有精神激勵,很多人只重視物質激勵而忽視了精神激勵,這注定讓激勵效果不明顯;其次,激勵的對象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勵措施,比如某一學生渴望成長,當學習成績有一定提升后,應該給予適當?shù)奈镔|激勵加上精神激勵,比如某一學生希望獨立自主,則給學生更大的獨立空間,讓學生自我管理,這也是激勵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最后,統(tǒng)一學生的不同成長階段需求不同,需要有不同的激勵策略,如果激勵策略應用單一、混亂、牛頭不對馬嘴,自然會導致激勵理論的運用沒有效果[1]。
二、激勵理論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運用
(一)按需求進行激勵
這一點在上文有所提及,不同學生的需求不同,同一學生在不同時期的需求也不同,需要按照需求進行激勵,例如學生在剛剛升入大學的時候,還在延續(xù)高中學習的狀態(tài),一門心思放在學習上,現(xiàn)階段最需求的是他人對自己學習的肯定,那么學校和教師可以用物質獎勵和語言肯定來進行激勵,比如評三好學生,比如評獎學金等等,而學生進入高年級,在完成學習的基礎上,開始逐步接觸社會,參與到社會熱點時事的討論中去,這時候最需求的是他人對自己這種做法的肯定和支持,教師鼓勵學生勇于接觸外界的行為,也將熱點時事拿在課堂上討論,或者給學生展示探索社會的成果,學生如果感受到教師的激勵,得到心靈、精神上的滿足,干勁更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上一個層次。
(二)精準激勵
只有精準的激勵,才能最大程度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例如在完成一次集體體育競賽后,班級學生取得了一個好的成績,競賽結果是以班級全員為對象,這時候激勵對象也應該是班級全員,而不是某一個個體,以班級為基準進行激勵,更有效用,再例如某一學生成績較差,但隨后成績卻有一定提升,應該對學生積極學習的態(tài)度和行為給予肯定性質的激勵,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被關注,提升幸福感,而某一學生平時成績較好,但某一次成績卻有所下滑,教師幫助學生分析成績下滑的原因,幫助學生提高成績,不應該是口頭的肯定,而應該是指導性激勵,某一學生成績較差,學習遲遲沒有長進,教師給學生設定某一目標,只要達成目標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則是符合這一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激勵措施。
(三)激勵方式多樣化
激勵方式的多樣化[2]體現(xiàn)在:1.經(jīng)濟激勵:經(jīng)濟激勵比如說評獎學金,是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和結果的肯定;2.物質激勵:物質激勵在一定程度上和經(jīng)濟激勵重合,但沒有經(jīng)濟激勵直接,比如比賽的獎牌、紀念品,宿舍衛(wèi)生評比后發(fā)放的洗衣液、毛巾等衛(wèi)生用品,圍繞學生成績和標準而發(fā)放的鋼筆、日記本等學習用品;3.口頭肯定:以往教師也會對學生關心愛護,但國人特有的含蓄思想,讓教師對學生的關懷愛護以及肯定鼓勵不常表達出來,現(xiàn)代教育提倡將對學生的肯定與鼓勵用口頭語言表達出來,肯定學生的思想和行為;4.肢體語言或表情語言:肢體語言或表情語言,比如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次幫扶等,都是對學生的激勵;5.行動激勵:比如教師參與到學生的體育競賽中,和學生共同拼搏,對學生的激勵是無與倫比的。
(四)學生相互激勵,或自我激勵
對激勵機制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們相互激勵,或進行自主激勵,也是可行的方法策略,采取班級會議,相互給予對方積極評價,挖掘對方身上的閃光點,對比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或者教給學生自我激勵的方法,每次遇到困難深呼吸,心理默念我可以、我能行,這些都會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逐步成長。
三、結束語
激勵理論運用在學生管理上,就跟對癥下藥一樣,只有按照需求進行精準激勵,然后讓激勵方式多樣化,創(chuàng)新激勵方式,才能讓激勵制度更有效果。
參考文獻:
[1]楚卉佳.激勵理論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運用[J].人力資源管理,2017.
[2]吉鑫淼,程曉波,余青霖,邵蘭蘭.激勵理論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運用[J].裝備制造與教育,2017:57.
作者簡介:
顏廷學(1985-),男,江蘇南京,漢族,碩士,南京藝術學院,講師,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
作者單位:南京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