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東微
摘要: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成效必須從整合“教”、“學”與“練”的關系開始,也就是說,整合“教”、“學”與“練”的關系是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成效的關鍵,也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的綜合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基于整合“教”、“學”與“練”的關系的重要性,下面編者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就我國當前高中數學教學改革工作中“教”、“學”與“練”的關系進行分析和思考,以期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鑒與幫助。
關鍵詞:高中數學智慧課堂;高效;“學”;“教”;“練”
隨著我國教學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新課程標準為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實踐能力、數理計算能力以及問題分析能力,故提升這三項能力是當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據此,本文將以這三項能力為核心,從明確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高中數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以及通過實踐教學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思想三個方面分析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構建高效“教”、“學”與“練”的關系。
一、明確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做好“教”的工作
明確的教學目標以及合理的教學內容是教學活動得以正常、順利開展的基本條件,教學目標可以為教學指明方向,合理的教學內容是完成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根據我國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可以將高中數學教學內容歸為知識教學、能力教學、數學思想培養(yǎng)三大部分。教學目標是根據學生學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對于高一階段的學生要求其必須牢固記憶基礎的數學知識以及會利用一些常用的計算公式、幾何公式解決生活問題;對于高二階段的學生則要求其必須掌握數學學習規(guī)律,并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數學解題思路等等;對于高三階段的學生要求其能夠全面掌握多種數學思想,并能靈活應用這些數學思想解決數學問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識框架。
例如在學習人教A版必修五第2章《數列》時,為了使學生掌握由數列的前n項求數列通項公式,教師可以教授學生有效的方法,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解題策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統(tǒng)一形式,即把已知的項化成統(tǒng)一的結構形式,如分式、根式、和式;之后進行分離定值,確定統(tǒng)一形式中的定值,如分式中的分母或分子,根式中的冪指數或被開方數。然后確定關系,建立統(tǒng)一形式中的變化的量與項數n之間的關系式。最后,在組裝這些因素的時候,根據統(tǒng)一形式,把定值和變量部分組裝在一起,就可以得到通項公式。
這樣老師把方法教給了學生,學生對于知識規(guī)律有了清楚地認識,就會在探究中積極主動地進行實踐,通過練習一步一步的把老師所講的要點和方法進行融會貫通,可以很好的令“教”與“練”這兩個方面進行融合[1]。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
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列舉的是經常用到的幾種。? 首先,學習與鞏固相結合。學習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的集中學習,即通過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關系把數學知識集中到一起,從而設立成不同的模塊進行集中訓練,以不斷提升學習效率。另外,學習任何知識都需要進行不斷的鞏固,才能實現對知識的牢固記憶,而鞏固練習的工作應該分散在整個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之中,以此達到在在練習中學習,在練習中鞏固的目的。
其次,全面性與針對性的相結合。一方面,數學教學應該從教學的整體為出發(fā)點,從全局的教學角度來關注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狀況。另一方面,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也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為不同的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采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論,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數學教學活動。
最后,趣味性與實效性相結合。高中數學作為數學學習的基礎性學科,其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其中大量的知識點需要通過記憶來完成,特別是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而言,要想使其自愿、主動地長時間保持精力學習高中數學有著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如引進多媒體教學,采取情境式、比賽式的教學方法等等都可以極大地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趣味性,這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以及質量有著很大的幫助[2]。
三、通過實踐教學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思想,教會學生們“學”
實踐能力是學生必備的重要能力,實踐數學知識,進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才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根本目的。整體而言,數學教學是一項可塑性較強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將數學解題技巧和數學理論知識相結合,在生活實踐中讓學生建立兩者的關聯關系,進而能夠主動領會到不同數學知識在不同生活場景中的不同用法,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熟練的掌握數學知識和解題技巧。
就比如在學人教A版必修三第3章第一節(jié)《3.1隨機事件的概率》時,教師先引導學生總結生活中都有哪些隨機事件,并隨便列舉一件隨機事件,讓學生學以致用,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與自身生活相關的數學問題,并能夠通過隨機事件概率的計算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傊牙碚撆c實踐教學聯系起來能夠使教學變得更加生動,能夠極大地提升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進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思想[3]。
四、通過“練”幫助學生們鞏固知識
練習主要是指課堂練習與課下練習兩個方面,通過課堂練習來幫助學生們提升數學水平時,數學老師需要注意梯度性以及靈活性,數學課堂的時間是極其寶貴的,如若課堂練習的難度過大,導致學生們失去解題的耐心,反而會達不到練習的目的。
而通過作業(yè)練習就需要體現高中數學課程的總目標、教學單元目標、課堂教學應達到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練習能進一步鞏固知識,使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簡單而言,就是作業(yè)練習什么,教師心中要有數。對學習難度較大的內容,教師設計作業(yè)應側重放在把握重點,突破難點上。對學生易接受,知識連貫性強的內容,宜設計有關開發(fā)智力,提高思維力的作業(yè)。這樣既能保證讓學生能按時完成作業(yè),也能讓他們在體會成功喜悅的同時發(fā)展他們的智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需要潛移默化并不斷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僅僅需要數學老師加強示范與指導,還需要積極結合現代化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行之有效的整合“教”、“學”與“練”三者的關系,提升課堂教學成效。當然,文中很多觀點都是編者的個人淺見,如何在新課改大背景下有效整合“教”、“學”與“練”三者的關系還需要相關教學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去發(fā)現、去探索。
參考文獻:
[1]羅蕊. 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
[2]高雅云.智慧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2):134+136.
[3]董江春.高中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的應用[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9,29(05):63-64.
大慶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