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學峰
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產(chǎn)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出來,微課作為“微產(chǎn)品”的主要代表,在教育領域正在實現(xiàn)靈活的運用。在本文中,本人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以《小英雄雨來》這篇文章教學為例,就如何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這三個環(huán)節(jié),靈活地應用微課進行詳細說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微課;《小英雄雨來》;應用策略
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呼喚著廣大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靈活的運用?!拔a(chǎn)品”的不斷出現(xiàn),給我們帶來微課。所謂的微課是一種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便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本人立足微課的價值,對其應用進行了探究。在本文中,將以《小英雄雨來》為例,就如何有效應用微課引導學生閱讀做出詳細說明。
一、課前運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教學的實施以學生為本,鼓勵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給予學生學習主動權,采取多樣的方式驅動學生自主學習。眾所周知,課前預習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在有效體驗課前預習活動的時候,學生不僅可以建立對新知的感性認知,做好上課準備,還可以實現(xiàn)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立足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的現(xiàn)狀,我在組織《小英雄雨來》預習活動的時候,利用形象生動的微視頻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同時指導學生在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的過程中,建立對新知的感性認知,打好課堂學習基礎。
具體地,我在組織教學活動之前,先分析了這篇文章的內容,根據(jù)時代背景、文本發(fā)展脈絡等錄制了課前預習微視頻,使學生們在生動的故事講述中,產(chǎn)生學習興趣。同時還發(fā)送了如此自主學習任務單。
《小英雄雨來》自主學習任務單
一、學習指南
1.學習達成目標
(1)認讀生字:葦絮、黝黑、笤帚、泥鰍等。
(2)有感情地朗讀文本,從中勾畫出描繪雨來形象的語句,思考雨來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學習方法建議
(1)觀看微視頻,結合教材內容,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
(2)和父母搜集與與抗日戰(zhàn)爭有關的信息,了解文本發(fā)生的背景。
二、課前自主學習任務
1.通過此次學習,我會讀會寫這些字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過此次學習,我知道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_________________這樣的故事。
3.在閱讀的過程中,這雨來帶給我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受。
三、學習困惑與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中運用,幫助學生深刻理解
課堂講解是學生有效理解文本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教學實踐證明,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參與過程中,學生通過教師對文本語言文字的解釋,盡管可以掌握基礎的語言知識,但是卻難以深入地理解文本內涵,導致語文閱讀質量差強人意。學生作為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參與主體,自主地對文本內容展開探究,是提升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同時,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fā)揮自主性,結合自身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jīng)歷,深入到文本場景中,建立對文本內容的認知,感知到作者蘊含其中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實現(xiàn)對文本內容的深刻理解。為了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閱讀,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會利用微課帶領學生走進文本,體驗文本。
比如,在組織《小英雄雨來》這篇文章教學的時候,我首先播放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部分影視片斷,使學生們?yōu)樾愿聃r明的人物形象,和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自主地走進當時的時代背景。在學生觀看視頻之后,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如果你生活在當時,遇到敵人會怎樣做呢?在學生們暢所欲言的過程中,我播放《小英雄雨來》影視資源片段,驅動學生探究雨來的做法。在引導學生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之后,我繼續(xù)播放課前準備好的《小英雄雨來》微視頻,時長大概為4分鐘。在觀看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會不自覺地聯(lián)系課前已有的知識儲備,再次進行品味,透過具體場景感知雨來的勇敢。在此次觀看視頻之后,我為學生展現(xiàn)時長為5分鐘的《小英雄雨來》(探究類)微視頻。這個微視頻包括文本片段分析、雨來形象分析等內容,使學生們在視頻資源和教材內容的結合下,突破重難點,理解文本內容,塑造雨來形象,感知雨來身上的精神,實現(xiàn)對文本內容的深刻理解。
三、課后運用,輔助學生鞏固所學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包括課前預習、課中學習和課后復習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其中,課后復習是最容易為廣大教師忽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后復習教學活動的實施旨在引導學生從整體上認知文本,歸納總結文本內容,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提升。所以,我在組織了課堂閱讀教學活動之后,往往會為學生發(fā)送總結性微視頻,指導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下載觀看。
比如,在組織了《小英雄雨來》此教學之后,我發(fā)送了包括字詞檢查、語句分析、人物理解、寫作指導等在內的微視頻,幫助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建立對文本內容的整體認知,提高閱讀質量。
總之,在組織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把握時代發(fā)展特點,靈活地運用微課引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中理解文本內涵,課后歸納鞏固所學,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質量推動語文教學的有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靜.“微”言也大義——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觀察,2018,7(24):115-116.
[2]陳銘鳴.淺談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小學電教,2018(0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