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娟
摘要:班主任可以說是學校教育教學政策措施的傳達者,也是學校、家長與學生之間的紐帶與橋梁,同時也是整個班級的“領頭羊”、是班級管理的引導者、組織者。而班級管理的有效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健康的成長,所以作為小學班主任必須要加強和優(yōu)化班級管理的過程,提高班級管理的水平。對此,本文將從建立有序的學生管理隊伍、積極開展各類班級活動、多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三個方面出發(fā),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途徑和基本策略展開一番具體的研究與論述。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基本組織形式,同時也是學生主要的學習、活動的場所,只有優(yōu)化班級管理才能夠有效地為學生的學習、身心發(fā)展與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礎。但是,由于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理念的落后、管理方法的單一以及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小學班級管理的效率低、質(zhì)量差。針對這種情況,小學班主任必須要不斷順應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并提升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和管理能力,以推動班級管理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改進與革新,最終實現(xiàn)小學班級管理水平的發(fā)展與進步。
1.建立有序的學生管理隊伍,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意識
學生是構(gòu)成班級的主體和核心,只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才能為小學班級管理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因此,小學班主任首先需要利用民主選舉的方式來選拔班級內(nèi)優(yōu)秀的班干部,并組建以班長為首的學生管理隊伍,輔助班主任對班級內(nèi)的秩序維持、班級活動開展等各項事務進行管理,以增強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此外,班主任也需要成立考核和監(jiān)督小組,以實現(xiàn)對學生管理隊伍的有效的監(jiān)督、檢查,提高學生們自我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例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我管理意識,筆者根據(jù)學生們的年齡特點,為學生們舉辦了“班級制度提意見”活動,學生們可以根據(jù)班級中的現(xiàn)狀,提出一些問題及改進策略。學生們提出后,我會對該學生進行表揚,從而調(diào)動其他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們對班級管理有了一定的認知。這樣一來,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筆者通過建立有序的學生管理隊伍,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管理的意識。
2.積極開展各類班級活動,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
豐富的班級活動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促進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互動,培養(yǎng)學生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合作的能力,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因此,小學班主任應該重視班級活動的有效開展,并根據(jù)班級管理的具體情況和學生們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來開展形式豐富多樣的班級活動,為每個學生提供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讓學生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認同、肯定自我價值,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促進與互幫互助,讓整個班級變得更具生命和活力,促進班級文化的建設,從而有效提高班級管理的水平。
例如,為了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們感受班集體的溫暖,我們每周都會為學生們開展一次班級活動。以“講故事”活動為例,學生們通過自己在課外閱讀收獲的故事,為大家進行演講,這不僅展示了自己的口才知識,同時還像大家介紹了自己的喜好,讓學生之間更加了解。通過這一活動,促使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也使得筆者在班級管理中更好的實施教育管理。這樣一來,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筆者通過積極開展各類班級活動,營造了和諧的班級氛圍。
3.多與學生家長溝通,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校共育則是有效優(yōu)化小學班級管理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方式。所以小學班主任不能忽略與家長的溝通和聯(lián)系,而是要利用各種現(xiàn)代化的手段和方式來暢通與家長之間溝通和聯(lián)系的渠道,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觀念和班級管理的理念,從而使家長能夠配合班級管理來對學生開展適應性的家庭教育。此外,教師也要及時地向家長反應學生在班級內(nèi)的表現(xiàn)和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從而和家長共同制定針對性的管理和教育策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和成長。
例如,為了促進學生們的健康成長,形成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我借助現(xiàn)代社交軟件,創(chuàng)新了與學生家長溝通的渠道。如,利用微信、QQ、博客等軟件建立班級家長群,在群內(nèi),學生家長可以隨時觀察學生在校園中的表現(xiàn)情況,同時,當學生們發(fā)生一些錯誤或者問題時,教師可以及時與家長溝通。另外,老師還會在群內(nèi)發(fā)布一些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這樣一來,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我們通過多與學生家長溝通,形成了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促進了學生共同發(fā)展。
4.以平等地位對待學生
作為班主任,應該正確對待自己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平等關系。首先,老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學生有按自己意志實現(xiàn)愿望的權(quán)力,也有不服從別人意志,也不讓別人服從自己的權(quán)力,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喜好等,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時間、喜愛的科目,對于授課內(nèi)容和授課方式,學生也可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不能以“我是老師,你必須聽我的”這一觀點,教育學生,剝奪學生的一些權(quán)力,我想這種平等正是當代教育所必需的。其次,班主任不能把學生分成等級而待之,給成績好的“好學生”一些特殊待遇,而對成績的“壞學生”進行苛刻的限制。學生沒有好壞之分,他們都是平等的個體。無意的“好壞對待”,其實會對學生的成長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他們會在無形中向往地位和權(quán)力,會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會產(chǎn)生巨大的虛榮心,甚至會成為心理乃至人格不健全的人?!缎抡n標》曾指出過,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充分體現(xiàn)尊重、民主平等、和諧和發(fā)展精神的新型師生倫理關系。作為班主任,就要在班級中構(gòu)建出平等的師生"朋友"關系,營造出平等的學習、生活氛圍,讓學生在平等中健康成長。
總之,班級管理是小學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和重點。每一位小學班主任都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職責與使命,并能從班級管理的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性出發(fā),采用建立有序的學生管理隊伍、積極開展各類班級活動、多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等方法和策略,來優(yōu)化整個班級管理的過程,從而提高小學班級管理的水平,為學生高效學習、健康發(fā)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林海云.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193-194
[2]朱慧英.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探析[J].文學教育(下),2018(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