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博翊
如霏雪般,婉轉而下,粉黛的花瓣遍布著整片天?;m落,香猶在,繚繞的芬芳,沁人心脾?;?,與彩色的蝶兒們一起窈舞青春。
花瓣在空中絢爛舞蹈,追來趕去,這情景將我的思緒帶到了另一個場景。
那是一個周末——住宿生回家的日子,我拉著行李箱,從公交車站往家走。遠遠地,我就看見母親倚在門框上,向我的方向張望著,我心底劃過一絲感動,宛如風中的那一縷花香。
“媽,我回來了?!弊叩郊议T口,我淡淡說道。
母親連忙接過我手中的行李放在一邊,又將我迎進餐廳。桌上盡是大魚大肉,她一邊幫我夾菜,一邊絮叨著說我又瘦了,臉色不好看了……
吃過晚飯,我回到房間玩起了游戲,母親抱著一堆干衣服到我的床上,開始疊衣服。
“兒子,今晚天氣不錯呢!”母親忽然說道。
“哦!”由于我戴著耳機,沒有聽清媽媽的話,只是習慣性地應了一聲。
“聽說在小區(qū)花園里,去年栽的幾棵櫻花樹花開得很好,要不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吧!”母親頓了一下,似是平緩流淌的小溪忽然遇到了石塊,不輕不重地跳躍了一下,又說道。
我才不樂意,便隨意丟出一句借口:“快要月考了,我的作業(yè)好多呢,還是算了吧!”
被我拒絕后,母親似乎有點魂不守舍。她將一件毛衣反復折疊,似是要尋出一種世上最完美的疊法才肯罷休。仔細一看,只見她膝上鋪著我最喜歡的那件衛(wèi)衣,臂上則是那條我最愛穿的牛仔褲……
我退出游戲,放下手機,開始回憶起來:小時候,我一直是個黏人的孩子,經常拽著母親的衣角,或是抓著母親的手一同外出。那時,即使母親被我纏得又煩又累,我記得她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如今,我長大了,進了寄宿制學校,有了自理能力,需要母親操心的事愈來愈少,但隨著空余時間的增多,母親似乎有點寂寞。而我,不是想讓母親開心快樂嗎?或許我該……
我起身幫母親疊好衣服,放進衣柜,然后對母親說:“媽,我們出去,去小區(qū)花園賞花吧!”
母親一臉驚喜,隨即又重回平靜:“我看有點起風了,你去做作業(yè)吧,我看電視。”
不等母親再說,我拉起她的手——就像小時候那
樣——走出家門,漫步小區(qū)。
[評 ?改]
花開蝶舞,典型的春天景物,照應標題。
以花之飛舞,喻思緒的流轉,較為巧妙。
以花香喻母愛,初揭主旨,并為后文做鋪墊。
桌上的菜式,媽媽為“我”夾菜,對“我”的絮叨,是母愛最生活化的存在。
比喻,將母親欲言又止的猶豫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詮釋母親的失落。
“我”的心理變化,一方面是暗示母愛偉大,另一方面是為下文埋下伏筆。
神態(tài)、語言描寫,再次勾勒了母親矛盾的心理,體現(xiàn)母愛偉大。
【總 評】文章選取了母愛為歌頌對象,記敘了“我”與母親一道賞花的故事,以春日之和煦喻母愛之溫暖,以花香之幽遠喻母愛之綿延,以花開之爛漫喻母愛之偉大,構思巧妙,獨具匠心。文章的起承轉合十分精湛,整個故事為了迎合“春天”這一背景,就連高潮的情感起伏也沒有特別強烈,但是作者卻以不溫不火的表述,將母子間的疏遠、“我”的冷漠、母親的失落展現(xiàn)得恰到好處,最后的反轉有著冰雪消融之感,間接點題。作者善于采用多種手法刻畫人物,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的筆觸都十分細膩、準確,特別是對語言的描寫拿捏得恰到好處,對話中采用“媽媽”,正文中采用“母親”,貼近生活,也使文章顯得嚴謹,具有真情實感。
(講評教師 ? 康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