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摘要:隨著英語教學的不斷改革,終身學習觀的概念的提出,英語學習能力也被漸漸重視。英語學習不僅僅只是在學校,更是學生在接觸各種閱讀材料和書籍學習中的能力。英語學習在外教的加入后,使教學過程生動起來,也使得英語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關鍵詞:浸入式學習;外教課英語氛圍
浸入式語言學習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模式, 起源于20世紀的加拿大, 指的是用第二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學模式,即學生被“浸泡”在第二語言環(huán)境中,這種學習方式迅速傳播到全世界并得到廣泛認同。浸入其中 Immerse yourself.一個好的英語學習者并不僅僅在周一到周五上課時才學習英語,學習英語成為無時無刻不在做的事情。一個成功的學生學習英語應該在寫作業(yè)的時候回顧單詞,讀書時候練習造句,看電影的時候思考過去時態(tài),洗澡的時候練習發(fā)音,逛街的時候把對話翻譯成英語。
在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能往往只注重對語言知識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浸入性的學習氛圍。教學觀念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對教學活動的認識。外教課實踐證明,教師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教育方法就轉(zhuǎn)變了,教學效果就顯著。教師要能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人為地給學生盡可能的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并引導學生將英語學生轉(zhuǎn)化的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生活中的任何活動,讀書看報,和同學講話甚至觀光旅游,都可以引導學生都進行英文思維的實踐活動,而不是孤立的在課堂中進行單調(diào)的教學,這才是浸入式教學的根本,
在這學期,除了正常的教學任務,我們也進行了身邊英語氛圍的營造,浸入式英語教學的初探。
首先,英語探究周中,英語語言的應用。周一,由老師講授了交通工具的名稱及常用句型: bus, car, bicycle, e- bike, taxi, scooter等。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cinema/ go home?
Do you go to school by bus? / bike? / car?
出現(xiàn)的問題為,孩子們很感興趣,但是有很多不知道英語表達。需要多多練習。
另外,在學習《THE WHEELS OF THE SCHOOL BUS》這首歌曲時,孩子們很興奮,唱歌唱的很開心。很多孩子表示很喜歡這樣的輕松的氛圍。
周二,由老師帶領復習How do you go to …? I go to … by ….
然后我發(fā)了練習紙,是一面大路。讓孩子們聽外教指令,在路上畫出相對應的交通工具及其作用。孩子們興趣很高,不用提醒,每個孩子都能跟著老師的指令去做。之后,讓孩子們在展示的時候,都自信滿滿。使用的對話很熟練:
A: Hi.
B:Hello.
A: How are you?
B: I’m good.
A: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B: I go to school by car.
A: Can you go home by bus?
B: Yes, I can.
A:Excellent, goodbye.
B: Bye.
相信在這兩節(jié)課的鋪墊后,孩子們能更好的使用英文來表達交通工具及使用對話。
周三,老師教授句型:
I / you/ he/she/we/ they go to …..by …..
He /She/ It goes….by…..
How do you / does he(she) go to the …?
然后我發(fā)了練習紙,讓孩子們練習寫句子。完成之后,一個個說自己的句子。這節(jié)課孩子們略感疲憊,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跟著老師的指令去做,話有些多。需要幾次冷靜后繼續(xù)進行。其中有班級紀律欠佳。
周四,由老師帶領復習共同方式:
Means of transport
1.plane ?2.train ?3.helicopter 4.car 5.self-balancing scooter
6.scooter 7.bus ?8.bike ?9.e-bike 10.motorcycle 11. Subway
12. van 13.truck 14.taxi ?15.boat 16.ship 17. Sport car
How do you go to …?
I go to … by …
遇到的問題是,孩子們孩子對于所學已經(jīng)掌握,但是讓其設計未來的交通工具時,有些興奮。老師布置寫出描述性的語句的時候,孩子們會說,能理解,但是不會寫。需要老師介入很多。在后續(xù)教學中,在練筆練手方面還要再加強。
這一新的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利用英語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都作為英語課程教學資源,合理的融入到英語教學之中,并且講英語教學和時代現(xiàn)代生活有機結(jié)合,才能真正做到語“生活化”“實用化”。所以,教師要確立滲入學科英語的教學理念,就是一切入耳、入目、入心的皆是英語教學資源。
其次,在英語學習氛圍中,帶領學生參加各種英語比賽。為了規(guī)范英語書寫,培養(yǎng)良好書寫習慣;提升學生英語書寫水平;學好外國語,做好中國人;記錄美麗中國,弘揚時代新風尚。在學期中我們學校校二年級至六年級學生參加了《中小學生報紙》舉辦的英語書寫大賽。書寫內(nèi)容從創(chuàng)新發(fā)展、歷史文化、古典詩詞、風光山水等幾個角度進行選材。通過全文摘抄、段落摘抄、語段結(jié)合摘抄等多種形式,選取優(yōu)秀材料進行書寫。讓學生在書寫上感受國外氛圍。從而鼓勵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再次,作為國際小學,在身邊的任何角落都沉浸入英語元素。如:廁所的指引牌上你僅僅用美術符號表示,還用man ,woman 來標注。在樓梯的拐角,臺階處,都有英語版的世界名人名言。在洗手臺上面,除洗手的中文說明,還有英文的注釋。學生所有的大型活動,或嚴肅的升旗儀式上,都有英文的主持人。無疑是將英文放在身邊,沉浸在其中。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溫故知新,聚少成多的重要作用。
對于學生而言,語言的課后學習絕不是大量的家庭作業(yè)。教師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人為地創(chuàng)造英語語境。除去傳統(tǒng)的英語角外,激發(fā)學生英語生活化,鼓勵學生日常自我英語對話,同學之間日常生活英語對話……這一活動的開始很難實施,教師需要首先解決學生的生活英語詞匯的障礙,其次解決學生心理畏難的障礙。但這一系列活動的效果是很明顯的,相信學生可以沉浸在這個環(huán)境中,好好享受英語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專業(yè)化發(fā)展]論文http://wenku.baidu.com/view/170 f3f
0c4a7302768e9939fc.html
[2]金學成.反思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J].上海教育科研,2007,(4).
[3]強海燕.加拿大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發(fā)展概述[J].比較教育研究,2004(2).
[4]馬振澤.加拿大教育研究[M].西安:陜西師大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