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亦群
摘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如果注重融入趣味性的教學,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表現會變得更加活力。構建一個開放有活力的語文課堂能夠有效的讓學生更加喜歡語文學習,并且可以進一步保證學生都有參與進語文學習,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中學習到教師傳授的重要知識點。但是,構建開放有活力的課堂并不容易。在此,我將對如何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構建開放有活力的課堂展開研究討論。
關鍵詞:課堂;趣味;積極;參與
努力構建開放、有活力的小學語文課堂一直以來就是語文教師的教學目標。教師在上課前,要做好備課,在備課中體現教案的趣味性和新穎性。在課堂上課過程中,教師還應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讓學生感受到在課堂中學習語文的快樂,從而利用教案的研究和課堂的開展來讓學生變得活潑,消除學生平常上課不積極的現象。一個開放有活力的小學語文課堂會讓每個小學生都在課堂中發(fā)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發(fā)言,積極思考,為語文學習奮斗。
一、課堂中用交流討論調動學生積極性
在教導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交流討論方面的教學,讓學生多討論,采取教師與學生交流、學生與學生交流的教學手段,由此讓學生在交流中大膽的發(fā)表自己的學習看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例如在《語文園地二》這一課的教學中,為能夠讓每位學生都在本節(jié)課中有積極學習的狀態(tài),構建出一個活潑的學習氛圍,我采取的教學方法就是交流討論法。這一個園地的學習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勇于說實話,說真話的習慣,所以我會利用生活教學導入這一園地的學習。我提問學生,在以往小時候的生活過程中,是否有一些令你難忘的事情。在我的提問中,學生會展開思考。接著我會先引導學生舉手發(fā)言,和全班的同學分享。在討論的氛圍比較強烈時,我會繼續(xù)開展小組討論的教學,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分享自己童年時候的趣事。鼓勵學生多分享一些自己童年的趣事,我會采取小組評議的教學手段,請小組推薦一位把童年故事說得最有趣的一位同學,然后給予他獎勵,由此引導學生積極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故事,在交流探討中提升積極性。
在本次的教學中,正是因為教師融入交流探討的教學方法,學生才會在教師的問題中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學習想法,積極的參與進課文學習,從而讓本節(jié)語文課成為一節(jié)有積極性、有活力性的學習課堂。
二、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資源
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應該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教學資源優(yōu)勢。在課堂中,有一些知識會比較乏味,學生對乏味的知識學習會缺乏興趣和動力。這個時候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的圖片、動畫等把乏味的語文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學就會重新對語文學習提起興趣,并且讓課堂的學習氛圍快速提升。
在開展《楊氏之子》這一課的教學時,由于本課是文言文故事,我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傳授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首先,我用多媒體引導學生看一遍這篇課文的動畫,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在觀看完動畫以后,學生回味無窮。接著,我用環(huán)節(jié)教學的方法用多媒體展示各個段落的教學,利用孔君平和楊家小兒對話的劇情的圖片展開知識教學。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學生根據多媒體的展示一步一步的參與進課堂,積極的用課文中的知識點回應問題,同時能夠快速的理解文言文的大意,發(fā)現楊家小兒的聰慧。為激發(fā)學生在本課的學習動力,我還用多媒體的個人動畫分析楊氏子和孔君平的一些語言技巧,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片段表演。
在多媒體的生動教學中,學生感受到本節(jié)課學習的快樂,從而呈現出積極發(fā)言,積極參與學習。一些學生還會利用課文的啟示在角色扮演中增加自己的學習想法,淋漓盡致的展現楊氏之子的聰明機智和可愛。在學生的認真學習和積極表演的過程中,可以看出,教師構建開放有活力的語文學習課堂已經有進一步的發(fā)展。
三、用游戲激發(fā)學生上課的熱情
教師向學生傳遞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嘗試采取游戲教學法讓學生在活動中汲取語文知識。在游戲中學習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提高學生上課的熱情,讓小學語文課堂在學生歡聲笑語中有活力的開展。
例如在《古詩三首》這一課的生字學習中,我用游戲法引導學生學習掌握。本課的生字主要有:仞、岳、摩、遺,為能夠加深學生對這些字詞的印象,我采取搶答的游戲對學生進行加分,只要同學想得快,答得快,就能拿到加分,讓課堂變得活力滿滿。
在游戲搶答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開動自己的腦筋,從生字的結構展開分析,然后快速的對這些生字展開組詞的意思,并且學生會為能夠拿到加分而注重自己在讀字詞時候的正確發(fā)音。本次的搶答游戲我會根據各個學生的學習程度展開提問,由此讓每一個人都有搶答的機會,用開放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活力。
四、滲透開放性問題式教學
當教師在小學中向學生講述語文知識點時,教師應該多提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并且,還應該要多鼓勵學生回答問題,不管學生回答得正確與否,都要為學生回答的勇氣加以肯定。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以此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成就感,提高課堂的學習活力。
例如在教導學生學習《語文園地一》這一課時,我用開放性的問題展開教學。我提問學生在學習完這一個單元的課文之后,對哪篇課文印象深刻,鼓勵學生進行分享。在我的鼓勵中,有的學生會大膽地說出自己對《月是故鄉(xiāng)明》的閱讀感受,在閱讀過程中深深的感受到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也有的學生會表達自己在閱讀完《祖父的園子》這一課后的學習感受等。在不加限制的回憶閱讀感受教學中,學生會在開放性的問題中展開思考,從而開發(fā)出更加活躍的思維。
在開放性問題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思維不會獲得限制,相反,能夠想到什么說什么,有發(fā)表學習言論的自由。當學生發(fā)表學習看法并獲得教師的肯定以后,會產生成就感,從而更加積極的思考,讓課堂變得更富有活力。
總結:構建一個開放的,有活力的課堂需要教師花費多一點的教學心思。當教師利用問題、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向學生傳達語文知識時,學生會從這些基礎上感受到學習的動力,從而讓課堂的學習變得開放,不會局限在教師的講中,而是會一起參與進學習中,讓課堂氛圍活力滿滿。
參考文獻:
[1]韓洪升.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0):212.
[2]劉光玉.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0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