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宇
分析機械能的變化情況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根據(jù)影響機械能大小的因素進行判斷;二是根據(jù)物體在動能和勢能的轉(zhuǎn)化過程中,除重力或彈性繩、彈簧等的彈力外,有無其他力做功(即有無機械能與其他形式的能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作出判斷。
一 根據(jù)影響機械能大小的因素作出判斷
先根據(jù)影響動能、勢能大小的因素分析動能、勢能的大小是否變、如何變(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速度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其動能越大;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高度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大,其重力勢能越大),進而判斷機械能是否變、如何變。
例1(2019·黑龍江·雞西)2019年3月10日凌晨,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6C”衛(wèi)星發(fā)射升空,在衛(wèi)星加速升空的過程中,關(guān)于衛(wèi)星的能量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動能增加,勢能不變 B. 動能不變,勢能增加
C. 機械能總量不變 D. 機械能總量增加
解析:衛(wèi)星在加速升空的過程中,其動能增加,重力勢能增加。又因機械能 = 動能 + 勢能,所以衛(wèi)星的機械能增加。
答案:D
二 根據(jù)有無其他力做功作出判斷
分析物體受力情況,除重力或彈性繩、彈簧等的彈力外,若無其他力對物體做功,機械能一定守恒;若有其他力對物體做功,如考慮摩擦,機械能一定不守恒。讀題時要抓住題干中的關(guān)鍵詞,如“光滑”“不計阻力”“自由”等。
例2(2019·安徽)如圖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臺面上,一輕彈簧左端固定,右端連接一金屬小球,O點是彈簧保持原長時小球的位置。壓縮彈簧使小球至A位置,然后釋放小球,小球就在AB間做往復(fù)運動。( 已知AO = OB) 小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的過程中,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小球的動能不斷增加
B. 小球運動到O點時的動能與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相等
C. 彈簧的彈性勢能不斷減少
D. 在任一位置彈簧的彈性勢能和小球的動能之和保持不變
解析:O點是彈簧保持原長時小球的位置,則AO段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OB段彈簧處于拉伸狀態(tài)。小球從A運動到O的過程中,彈簧逐漸恢復(fù)原狀,形變程度變小,彈性勢能變小,小球受到向右的彈力,速度不斷增大,動能變大,此過程中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到達O點時,彈簧恢復(fù)原長,彈性勢能為零,小球所受彈力為零,此時速度最大,動能最大;小球從O運動到B的過程中,彈簧被拉長,形變程度變大,彈性勢能變大,此時小球受到向左的彈力,速度不斷減小,動能變小,此過程中動能轉(zhuǎn)化為彈性勢能。所以,小球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小球的動能先增加后減少,選項A錯誤;彈簧的彈性勢能先減少后增大,選項C錯誤;小球運動到O點時的動能(最大)與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為零)不相等,選項B錯誤;水平臺面光滑,除彈簧的彈力外,無其他力對物體做功,小球和彈簧組成的整體系統(tǒng)機械能一定守恒,即在任一位置彈簧的彈性勢能和小球的動能之和保持不變,選項D正確。
答案:D
[【能力提升】]
1.(2019·江蘇·蘇州)將皮球從離地某一高度O點處水平拋出,球落地后又彈起,它的部分運動軌跡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皮球經(jīng)過同一高度的A、B兩點時動能相等
B. 皮球第一次反彈后到達最高點P點時速度為零
C. 皮球在D點時的機械能小于在C點時的機械能
D. 若將皮球表面涂黑,則會在地面M、N兩點留下兩個大小相等的黑色圓斑
2.(2019·四川·巴中)如圖3所示,物體從斜面頂端勻速滑到斜面底端,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動能增大,機械能不變
B. 物體動能不變,機械能減小
C. 物體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不變
D. 物體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增大
3.(2019·湖北·荊州)如圖4,粗糙水平面AB與光滑斜面BC平滑連接,彈簧左端固定。小木塊P被壓縮的彈簧彈出并沖上斜面BC的過程中(空氣阻力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彈簧恢復(fù)原狀的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小木塊P的動能
B. 小木塊P離開彈簧后在粗糙水平面AB上滑行時機械能守恒
C. 小木塊P在斜面上向上運動時,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加
D. 小木塊P運動到最高點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
答案:1. C 2. B 3. C
初中生學(xué)習(xí)指導(dǎo)·中考版2020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