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賀麗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一些新型高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隨之得到了廣泛的與推廣與應用,思維導圖就是一種有效的思維表達方式,同時也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對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均有重要意義。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提升閱讀教學效果一直是廣大教師共同研討的重要話題,尤其對于高段的小學生來說,閱讀教學更為重要,為了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效果和閱讀能力,就可以合理的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的便利,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水平,本篇文章主要分析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1]。
關(guān)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有效運用
引言:
閱讀教學,一直是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部分,也是整個語文教學中的核心內(nèi)容,關(guān)系著小學生語文的綜合發(fā)展,目前高段小學生的閱讀學習情況并不樂觀,這對教師來說也是一項大的挑戰(zhàn)。在高段小學閱讀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能夠?qū)碗s的閱讀內(nèi)容,清晰的呈現(xiàn)出來,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閱讀內(nèi)容,而且對學生思維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的提升也大有作用。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加強對思維導圖的認識,并合理的利用思維導圖輔助閱讀教學,提升閱讀教學的水平和質(zhì)量,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2]。
1、思維導圖的概念和重要性
思維導圖最早出現(xiàn)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托尼·巴贊而提出,簡單來說,思維導圖就是一種思維表達的工具,以數(shù)字、圖形、文字等形式將人的思維過程以發(fā)散性的樹狀圖的形式展示出來,能夠體現(xiàn)出人的整體性的思維。后期隨著時代的演變和改革,這一思維方式和手段也逐漸在我國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如今思維導圖在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也逐漸的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在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發(fā)揮出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思維導圖能夠?qū)碗s抽象的閱讀內(nèi)容,簡化為更容易理解的內(nèi)容,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幫助學生提升閱讀的速度,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對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有重要作用;其次,能夠有效的提取閱讀素材中的價值信息,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讓學生能夠準確的掌握作者所要傳遞的思想情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最后,能夠指導學生將零散的內(nèi)容進行整合,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和效率。
2、思維導圖在小學高段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2.1利用思維導圖開展課前自主學習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為小學生的課前預習以及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思維導圖能夠?qū)πW生的課前自主學習進行有效的輔導,對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均有重要意義。比如說在《白鷺》這一文章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前預習內(nèi)容,讓學生結(jié)合文章繪制思維導圖,繪制以箭頭為指向性的框架,突出重點內(nèi)容,掌握整個文章的結(jié)構(gòu)以及主題,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而且在自主預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也能得到良好的發(fā)散和發(fā)展,對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均有重要意義。
2.2利用思維導圖開展課堂教學
高段的小學生,自身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大腦發(fā)育也愈加成熟,所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比如說在學習《窮人》這一文章時,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以文章背景、人物等內(nèi)容作為切入點,幫助學生掌握文章基本結(jié)構(gòu),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將整個文章的情節(jié)利用思維導圖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做好文章的閱讀和分析,分析中心思想,掌握文章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2.3利用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分析和研究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所具備的功能,引導學生對其形成合理應用,有計劃、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學習時的思維習慣,從而養(yǎng)成更為優(yōu)質(zhì)的閱讀習慣。而這一過程需要教師充分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原則,先要傳授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基本方法,隨后在閱讀過程中幫助學生一同理解與感悟文本當中的內(nèi)容,同時做出導圖示范繪制,使學生了解在閱讀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最后,便可給學生更多進行練習的機會,使他們自主嘗試利用思維導圖來輔助閱讀。此外,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反思的習慣,對文本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對導圖進行不斷完善。
2.4利用思維導圖開展課后鞏固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失。而思維導圖在學習過程中的運用則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知識記憶的持久性。在復習過程中,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復習工具,是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的有效手段,能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空間感,它還可以把知識有效地整理、組織在一起,為學生呈現(xiàn)一個層次分明、條理清楚的知識網(wǎng)絡,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只要抓住一個知識點,就可以層層剝繭,抽出與之相關(guān)的知識點。再由點組成知識面,知識就深深地印刻在學生的腦海里。因此,思維導圖是學生鞏固知識、內(nèi)化能力的重要記憶工具,教師不僅可以在單篇文章的課后復習中運用,還可以在單元課文復習閱讀中有效運用,對于提高復習效果大有益處。
3、結(jié)語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探索與總結(jié),深入分析思維導圖在高段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在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同時,為國家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3]。
參考文獻:
[1]鄭潔.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課外語文,2018,13(10):105-105.
[2]吳丹妮.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考試,2017,000(028):125-126.
[3]李錦春.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高年級段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學周刊,2018,377(29):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