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鵬
【摘 ? ?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必須選擇有效教學策略,結(jié)合多樣閱讀教學手段,建設(shè)出有效閱讀教學課堂。教師要用趣味教學手段吸引學生對語文閱讀產(chǎn)生濃厚興趣,引導學生發(fā)展課外自主閱讀。再引導學生深度閱讀,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積累 ?興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196
語文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極其重要的教學意義,因為它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自身積累語文素材的主要途徑。教師在教學時必須要注重學生閱讀的“質(zhì)”和“量”,質(zhì)與量雙管齊下,才能讓學生的閱讀學習事半功倍。閱讀的“質(zhì)”主要是看學生所閱讀文章自身的質(zhì)量以及他們從閱讀文章中所收獲知識的質(zhì)量。而閱讀的“量”則是指學生閱讀的數(shù)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生閱讀庫存越大,他們的閱讀經(jīng)驗自然會更豐富。但是不管是學生閱讀的“質(zhì)”還是閱讀的“量”,都需要學生具備自主閱讀和獨立閱讀能力,所以就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用多樣的閱讀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
一、多樣閱讀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
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兩個提升途徑,第一,閱讀的文章是學生本身就很感興趣的題材,例如故事類、敘事類的文章。以描述童年妙趣生活的故事散文為例,這類文章的作者通常都會用文字描述出自己內(nèi)心妙趣橫生的童心世界,能讓學生的思維自動跟隨文字。第二,多樣閱讀教學方法,這種途徑多用于學生不感興趣的文章類型。多樣的閱讀教學方法包括情境閱讀教學法、多媒體閱讀教學法等,能讓學生通過教學體驗到閱讀趣味,從而對該類文章產(chǎn)生閱讀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那種閱讀教學方法,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經(jīng)歷,加深他們的閱讀感悟。例如,教師在以“童年”為主題的文章閱讀教學時,可以發(fā)起一個以童年為主題的故事分享會,讓學生們描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在分享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與文字之間產(chǎn)生更多的共鳴,還能因為自己與作者、與同學、與教師不同的童年故事讓學生對描寫童年的文章產(chǎn)生更多的閱讀興趣。在這樣的閱讀教學方式下,學生每次的閱讀不僅是對一篇文章的閱讀,更是從文章深度的分析與解讀到自身經(jīng)歷的一種審視。除了以主題發(fā)散思維的方式去閱讀之外,教師還能結(jié)合多媒體教學方法,讓他們通過多媒體對閱讀文章的背景和文章所要傳達的時代思想產(chǎn)生更加清晰的認識。在多樣的閱讀教學方法下,學生能夠從閱讀中收獲到更多,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成就感,徹底激發(fā)出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深度閱讀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涵
閱讀是一個過程,但這個過程并不是只進行一次。“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是深度閱讀的最佳解釋,學生對一篇文章進行多次閱讀,在每一次閱讀中他們都可能會收獲到不一樣的感悟。把每一次的閱讀感悟疊加起來,便能讓學生既感知文章體裁,又感知文章內(nèi)容,從而產(chǎn)生深度感悟。深度閱讀對學生閱讀的思想情感和思維方式有積極的作用,因為學生的閱讀思維是由他們的閱讀水平所決定,所以深度閱讀讓學生的思維和情感更加立體。文章是由許多部分經(jīng)過有機整合所組成的整體,所以每一位學生在一篇文章的閱讀中,初次閱讀大概熟悉了文章的文字、語句斷句、文章角色、作者背景等;再次閱讀能夠掌握文章框架,實現(xiàn)從思維從整體到部分的轉(zhuǎn)移,感情從物象到意象得到升華;最后閱讀,學生對文章的重點段落、語句和字詞有了著重的關(guān)注,尤其是重點段落。因為重點段落是文章中心意義所在,它表露了整篇文章的基調(diào),閃爍著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火花。學生通過對重點段落的理解和分析,便能“窺一斑而見全豹”,大概掌握整篇文章所要傳達的信息。有的時候,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一篇文章的基本情況,例如,考試中的閱讀題。閱讀題是語文考試的一大難點,因為在考試中,學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將試卷上的一篇文章讀上好幾遍,那么如何快速且準確地獲取文章信息呢?這就必須要借助學生在深度閱讀中用到的重要段落、語句和關(guān)鍵詞來快速獲取信息。不管是現(xiàn)代文、古代文言文還是詩詞,都有基本的結(jié)構(gòu),所以在基本結(jié)構(gòu)上具有特殊意義的段落、語句和字詞都是理解文章的有效切入點。學生在深度閱讀中掌握了這種閱讀技巧之后,便能在短時間內(nèi)更好地體驗作者巧妙的文章構(gòu)思,獲得良好閱讀的效果。在之后的閱讀中,學生再帶著之前在各階段閱讀中的所獲,從頭到尾細細品讀文章。這樣,學生完成了由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的閱讀過程,不斷反復(fù)品味文章內(nèi)涵,領(lǐng)悟文章深層內(nèi)涵。
三、課外閱讀增加學生閱讀積累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生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通過課外閱讀積累閱讀經(jīng)驗,才能讓學生對自己在文字中的所見所聞進行清晰表述。課堂上的閱讀是有限的,不管是閱讀的類型還是閱讀量來說,學生的閱讀學習需求必須要借助課外閱讀才能得到滿足。閱讀其實也是學生在生活中的一種休閑方式,教師將這個機會利用起來,將學生的語文閱讀帶到課外,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增加閱讀積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材上的文章大多都是古今中外聞名的作家作品,但是學生在課堂上閱讀到的文學作品只是巨大文學寶庫中的冰山一角。經(jīng)典無處不在,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閱讀體驗,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將課外閱讀的收獲分享給教師和同學。這樣,將學生的課外閱讀與課堂閱讀有機結(jié)合起來,通過課外閱讀途徑,讓學生對名人名作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經(jīng)典作品的閱讀不僅能對學生的精神層面起到教育的作用,還能吸取到許多寫作方法,全面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
總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一項細致而復(fù)雜的過程,教師必須要安排好學生長期的閱讀教學計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注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發(fā)展,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多多進行閱讀分享,讓他們收獲閱讀成就感,保持對閱讀的新鮮感。教師用深度閱讀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層層剖析,了解作者、背景、文字、文章、思想和情感幾個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要重視學生在語文考試中的閱讀應(yīng)用,更要注重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開發(fā)學生閱讀思維,培養(yǎng)他們自主閱讀能力。再將課堂閱讀與課外閱讀結(jié)合,讓閱讀走進學生生活,有效擴大學生閱讀量,提高學生語文閱讀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林志強.談初中語文多樣化閱讀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 2014,000(011):79-80.
[2]周音美.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法探微[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5(8):9-10.
[3]董芳.新課標指導下的初中語文課外閱讀[J].新課程學習(中), 2010,29(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