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蕾潔
【摘? ? 要】語言是一個民族獨有的文化符號和生活映射,是一個民族歷史和文化的沉淀,因此在語言學習中自然會受到語言自身文化背景的影響。本文中,筆者將對英語教學中文化差異所形成的各類教學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決方法,希望對語言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英語? 教學方法? 文化問題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114
語言和文化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語言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的引導與影響,是組成文化的重要部分,其體現(xiàn)了民族的特有習慣、思維方式、生活習俗等。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該拓展學生認識并了解異國文化的視野,幫助他們開闊思維,從而提升對不同國家之間文化差異的洞察力與敏感性,進而為提升他們的跨文化理解與交際能力做好鋪墊。因此,高中英語教師需要清楚地意識到: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如果忽視了語言以及文化方面的比較,那么學生是很難學好英語的。
一、英語教學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英語教師教學時,應該將文化因素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來考慮,特別是要認清英美文化和傳統(tǒng)中國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文化作為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成果,具有民族性、獨有性的天然屬性,是不同民族之間的標志性差異。不同民族因為地理位置、生存環(huán)境、歷史背景、社會制度、價值觀念等的不同,擁有的文化也各不相同。因此,進行高中英語教學的時候,文化差異會對教學造成多方面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已經(jīng)習慣了用母語來思考以及分析問題,用母語來組織語言,而后對需要學習的英語內(nèi)容進行分析。這樣自然會產(chǎn)生理解層面上的障礙,導致學生沒有辦法說出地道的英語,或者是學生說出來的英語其他人根本不理解,這必然會使英語教學收效嚴重降低。
二、英美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差異
本人通過教學過程中的觀察與研究,總結出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
1.傳統(tǒng)習慣方面。由于國家的歷史發(fā)展歷程大為不同,而且民族的生存環(huán)境、演變過程也存在巨大差異,所以英美文化和中國文化在傳統(tǒng)習慣方面存在明顯的區(qū)別。比如:中國人遇見熟人打招呼的時候通常會用“您吃過了嗎”“您要去哪兒”這樣的寒暄語,而英語國家則不是這樣,他們打招呼一般都會以天氣、交通、假期安排、個人興趣等為主題;中國人稱呼對方的時候,一般會用對方的職業(yè)或者工作職位作為后綴,而英語國家一般會用Mr、Miss等;通電話的時候,中國人一般都會先問自己想要通話的人有沒有在,而英語國家的人則會先說明自己是誰,然后再說自己想要找誰通話。如果學生沒有清楚了解這些傳統(tǒng)習慣方面的差異,就很容易導致學習英語的時候理解上出現(xiàn)混亂。
2.價值觀念方面。文化存在的差異會導致民族之間的價值觀風格迥異。我們在漢語環(huán)境下想要表達出自己對他人的關心時,一般都會問他的年齡、婚姻、家庭情況等;可是英語國家卻認為這些都是對方的隱私,如果問這樣的問題,就是在窺探對方的隱私,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再比如中國人素來都以謙虛謹慎著稱,所以很喜歡用自我否定的方式來表現(xiàn)自己的謙虛品質(zhì),受到其他人的贊許時,中國人通常會適度貶低自己,從而體現(xiàn)謙虛的優(yōu)秀品質(zhì)??蛇@種方式對于英語國家的人來說卻是完全無法理解的,他們甚至會覺得自己是不是表達錯了意思,讓別人誤解了。如果學生沒能清楚了解這些價值觀念方面的差異,就只會說出中國人聽得懂、外國人完全不明白的英語,抹殺了英語學習重要的實用意義。
3.語言內(nèi)涵方面。以語言開放性的視角來分析的話,英語絕對是相當具有開放性的語言。相對而言,漢語就比較封閉一些。英語在其演變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吸收了很多外來語言,因此擁有的詞匯量十分巨大,想要學會所有單詞的可能性簡直微乎其微。英語當中有很多同義詞,就連名詞都有很多和自己意思相近的詞。比如:漢語里面我們說的“時間”,在英語中可以表達為“time”,還可以表達為“age”;漢語里我們說的“教學”,在英語中可以表達為“teaching”,還可以表達為“guidance”。至于語言的內(nèi)涵,漢語也同英語存在巨大區(qū)別。比如漢語里面我們會將叔叔、伯父、舅舅、姑姑、姨媽分得非常清楚,而在英語中則只會表達為“uncle”與“aunt”;漢語里面我們會將表姐、表妹、表哥以及表弟分得非常清楚,而在英語中則只會表達為“cousin”。如果學生沒能了解這些語言內(nèi)涵方面的差異,就極易在交流的時候找不到自己想要使用的英語單詞,導致產(chǎn)生交流障礙。
三、處理文化差異的途徑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清楚地了解到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文化因素的重要影響,想要改善英語的教學,就必須妥善處理好這些文化方面的差異。本人在教學工作中總結了以下幾種改善途徑:
1.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高中英語教師可以按照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搜集并整理與之相關的文化背景資料,像是電影、紀錄片、照片等都可以,將英語國家的一般生活場景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比如:顧客與售貨員之間的對話、偶然相遇時的寒暄等,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國家特有的文化習俗。這樣不但能夠給學生一種置身于英語國家之中體會英美文化的感覺,還能夠提升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2.強化兩種文化的對比。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的時候強化這兩種不同文化的對比,從而幫助學生消除理解上的障礙。比如:在向?qū)W生講解西方節(jié)假日的特點時,可以把中國的節(jié)假日也列出來,對比兩種文化背景下人們在選擇節(jié)日時間、過節(jié)方式、對待節(jié)日態(tài)度上的差異,從而加深學生對中國文化與英美文化之間差異的認識。上述對比方式,不但能幫助學生提升對英美文化的感知能力,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可謂一舉兩得。
3.提升文化活動的多樣性。教師可以舉辦一些課外的英語活動,像是開通英語廣播、開辦英語角等;也可以播放一些具有豐富文化內(nèi)涵的電視節(jié)目,像是《走遍美國》《英國發(fā)展史》等。另外,還可以組織一些英語座談、講座、辯論會等,將英美文化的相關背景定為主題,并將漢語的文化背景也融入其中。
語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支撐它的是民族豐富的文化背景,學習語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實現(xiàn)無障礙的交流。所以,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重視文化因素對教學的影響,將文化因素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與內(nèi)涵,從而加深他們對英語用法的理解,進而實現(xiàn)流暢地用英語進行表達。
參考文獻
[1]邢卓.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才智,2017(07):186.
[2]江淑玲.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問題管窺[J].教育學術月刊,2012(0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