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毅
【摘? ? 要】讀后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師需要不斷探尋更好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寫好讀后感。因此,本文將從興趣和練習兩大方面淺析學生怎樣寫好讀后感。
【關鍵詞】初中語文? 讀后感?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058
讀后感不同于一般的議論文,是指在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話之后,把從中得到的具體感受和啟示寫成文章。讀后感強調“讀”和“感”的過程,“讀”是“感”的基礎,只有先認真閱讀文章,才能在此基礎上得到感悟?!案小笔恰白x”的目的,讀書的目的不僅僅是進行信息的獲取和文章內容的把握,更深層次的閱讀是對文章有自己的感悟。比如從書中學到的道理和思想,受書中的內容啟發(fā)而引起的思考,也可以是受書中激勵為自己設定目標和理想,甚至是對社會現(xiàn)象的諷刺與抨擊等。寫讀后感是很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學好語文的基礎,通過寫下自己的感悟,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更有助于提高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寫讀后感的習慣,并且逐步提高寫讀后感的水平。
一、培養(yǎng)興趣,形成習慣
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內在動機,因此,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注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培養(yǎng)學生寫讀后感的興趣。
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閱讀是讀后感寫作的基礎和前提。語文世界豐富多彩,教師要通過精彩的講解,用生動的語言授課,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語文中的美,鼓勵學生多進行閱讀。通過閱讀,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除了對教材中的文章進行認真閱讀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
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寫讀后感的興趣。對初中生來說,一開始就寫一篇完整的讀后感會比較困難,要做到這一點,可以從小處著手。讓學生在平時讀書的過程中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讀到哪里,只要有所感所想,就及時記錄下來,哪怕只是很短的幾句話。寫這樣的讀書筆記,能夠使學生在讀的時候不忘思考,學與思結合在一起,對文章有更深入的學習,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消化和獲取知識。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專門組織有關讀后感的交流課,在課堂上系統(tǒng)介紹讀后感的寫法、作用和注意事項等,讓學生對讀后感有個直觀的了解和認識,鼓勵學生按照要求寫讀后感。經常組織討論會,可以讓學生就同一篇文章先進行口頭交流,與同學分享讀書的感悟和受到的啟發(fā)等,然后鼓勵學生把這些記錄下來,形成一篇完整的讀后感文章。
另外,經常組織一些小活動。如讀后感經驗交流會、讀后感征文比賽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讀后感的興趣。任何習慣的養(yǎng)成都不是短期內完成的,學生都會有惰性,因此教師要做好督促工作。比如布置適量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完成,及時檢查學生的進度和完成狀況等。形成獎懲制度,經常對學生提出表揚,讓他們保持熱情和信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寫讀后感,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適當練習,逐步提高
讀后感不是對原文的簡單復述,也不能過于脫離原文,任由自己發(fā)揮,寫的體會要深刻,不能泛泛而談,否則寫讀后感就變成了記流水賬,毫無意義可言。寫作時要有固定的步驟和方法,一般是開頭寫所讀作品的內容簡述,然后寫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簡述作品用幾句話概括即可,把重點放在“感”上。所感應該是自己的真情實感,是發(fā)自內心的感受。讀后感可以采用“悟、析、聯(lián)、結”四字訣來進行練習。
1.悟——所謂悟就是閱讀作品的過程,也是對作品進行思考的過程。這需要學生對作品做深入的分析,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文章寫了什么事,想要表達什么等。比如文章中可能表達了一種哲理,或者寫了一個人物的事跡,對于這些你有什么感想,這就是“悟”的過程。通過悟,能夠把文章理解得更加透徹,最大限度捕捉文中信息,最大限度獲取知識。并且?guī)е欢ǖ哪繕巳ラ喿x,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在“悟”的過程中,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是要悟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應該是對文中內容的某一點真的有感悟才去寫,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或者湊字數(shù)才去寫。其次,一篇作品中可能所要表達的內容很多,涉及很多方面,一篇讀后感的篇幅和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因此,學生要有選擇和分辨能力,不必要求面面俱到,只選擇作品中的重點或者自己感受最深、最有話說的部分來寫。
2.析——“析”是指分析,不要把關注點只放在作品內容上,要帶著思辨的觀點去分析文章,找到文章中的論點。根據(jù)作品內容的不同,可以就事論事,發(fā)表觀點。比如寫景類文章的讀后感就可以用這個方式。也可以透過現(xiàn)象分析本質,尋找更深層次的原因,挖掘內在含義。比如對一件社會上發(fā)生的影響很大的事情,就要從各方面深入分析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分析要透徹清楚,多角度考慮,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模棱兩可。在分析文章或作品時,除了對內容進行分析,最重要的是能夠從文中提煉出論點,并能夠提出自己的論點和論據(jù),這是一篇讀后感的靈魂和意義所在。初學者涉及的論點不要太多,只要能夠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容易把握的感點表達出來即可。
3.聯(lián)——學生在閱讀作品后,要善于與自身的學習和生活相聯(lián)系,找到作品和實際生活相契合的地方,能夠圍繞自己提出的論點,用事實和事例進行論證。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絕不是泛泛而談,流于敘述表面,而是要由文中內容聯(lián)系到現(xiàn)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xiàn)象,或者是由文中人物的表現(xiàn)和行為聯(lián)系到自身,自己受到什么啟發(fā),以后要怎么做,確定目標和理想。在這個過程中,要始終注意聯(lián)系的實際和文中觀點的一致性和關聯(lián)性,不能脫離文章,任由自己發(fā)揮,又要別出新意,不拘泥于文章內容,寫出自己的東西。對學生來說,要做到這一點有一定難度,需要長期的練習和實踐才能達到。
4.結——“結”是讀后感寫作的最后一個步驟,就是要從大局出發(fā),總結前文,安排布局和思路,注意上下文內容之間的關聯(lián),注意首尾的呼應,注意論點的針對性、價值性以及論點和論據(jù)的合理性,注意主旨的升華,等等。要想提高讀后感的寫作水平,適當?shù)木毩暠夭豢缮佟R虼?,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學生進行這方面的寫作練習,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步驟去寫,盡量避免一些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總之,進行讀后感的練習和寫作是學好語文的有效方式,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文章、提高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讀后感的寫作練習,引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方法和步驟來寫,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田恒玉.初中語文教學應加強讀后感寫法的訓練[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8(3):4.
[2]徐寶成.初中語文用課外閱讀開啟讀后感的靈感[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9(03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