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48?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2-069-02
摘? 要? 身體素質(zhì)作為完成技術和戰(zhàn)術的基礎,身體訓練成為了各種運動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壘球項目對身體素質(zhì)要求比較高,所以在壘球訓練中進行身體訓練是必然要求,本文簡述了身體訓練的原則,探討了身體訓練在壘球訓練中的重要性以及策略,希望可以為提高身體素質(zhì)創(chuàng)新壘球技術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身體訓練? 壘球訓練? 策略
壘球是一項集技術、速度、力量以及靈敏度于一身的運動項目,它需要運動員具有一定的有氧和無氧代謝能力,良好的有氧代謝能力可以讓運動員保持充沛的體能,良好的無氧代謝能力可以讓運動員及時快速的做出判斷,所以在壘球訓練中要加強對運動員身體素質(zhì)的訓練,鍛煉身體的瞬間爆發(fā)力和保持持久的體能更好的完成壘球技巧。
一、身體訓練的原則
身體訓練一定要科學合理,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全面性原則,在進行身體訓練時,一定要注意均衡發(fā)展,通過訓練使身體形態(tài)、身體素質(zhì)以及心理素質(zhì)得到全面發(fā)展,科學的對體能訓練進行把控,盡量選擇能夠活動全身的訓練方式,避免過分的進行單一性訓練。
(二)循序漸進原則,在進行身體訓練時,要根據(jù)每個運動員的運動負荷,安排訓練計劃、訓練內(nèi)容,訓練的結構由簡單逐漸變?yōu)閺碗s,訓練的數(shù)量由少逐漸增多,訓練的強度由小逐漸增大,訓練的時間由短變長,不能直接通過高難度、高強度的訓練去提高身體素質(zhì)。
(三)個別性原則,在進行身體訓練時,要結合專項訓練,根據(jù)參與訓練人員的年齡、身體狀況,從實際出發(fā),對抓舉、拉伸、移動和彈跳等各項活動采取有效的訓練方式。
(四)自覺性原則,參與訓練者應該自覺的進行訓練,樹立正確的身體訓練價值觀,只有從自身增加對身體訓練的興趣,才能調(diào)動訓練的積極性,更好的發(fā)揮出訓練效果[1]。
二、身體訓練在壘球訓練中的重要性
(一)速度訓練的重要性
速度有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之分,反應速度是指反應的快慢程度。當一個人在接受到刺激以后身體的肌肉就會根據(jù)受到的刺激產(chǎn)生相應的收縮反應,這個反應的快慢程度就是反應速度,每個壘球運動員在球場上的靈活性都取決于其反應速度,所以在壘球訓練中反應速度很重要。動作速度是指執(zhí)行某個動作需要的時間,在壘球比賽中完成一個動作的時間長短對比賽結果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協(xié)調(diào)能力、肌肉力量以及肌肉彈性方面,所以加強對速度的訓練與培養(yǎng)可以幫助壘球運動員更好的完成動作。
(二)力量訓練的重要性
力量訓練在壘球訓練中具有較大的作用,主要分為爆發(fā)性力量和核心力量,壘球運動有比較多的動作需要爆發(fā)力量作為支撐,爆發(fā)力量越高動作完成的越好,所以完美的發(fā)揮爆發(fā)力量具有很大的價值。核心力量側重于穩(wěn)定平衡、協(xié)調(diào)肢體方面,通過穩(wěn)定核心部位建立肌肉發(fā)力點,例如:傳球時需要移動身體接球,在投擲技術方面對核心力量有較高的要求。有力量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壘球技巧,壘球運動對運動員的力量控制和協(xié)調(diào)力量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壘球訓練中要加強力量的訓練,使運動員進一步掌握和協(xié)調(diào)力量,既滿足運動需求又可以對身體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三)耐力訓練的重要性
耐力是指可以堅持劇烈活動的能力,耐力是增強身體素質(zhì)的保證,良好的抗疲勞能力可以使疲勞的身體得到快速的恢復,耐力分為一般耐力和專項耐力。一般耐力是指長時間進行中低強度活動的能力,專項耐力是指運動員在比賽時可以保持交換速度的能力,壘球運動對運動員的耐力要求比較高。例如:在短距離跑壘時要具有超強的耐力始終保持穩(wěn)定,所以在壘球訓練中要加強對耐力的訓練,讓運動員具有一定的運動承受能力。
(四)柔韌性訓練的重要性
柔韌性是指關節(jié)所能接受活動幅度的大小,柔韌性是受肌肉、肌腱以及韌帶等組織的伸展能力因素影響的。良好的柔韌性可以培養(yǎng)正確的動作以及提高技術水平,柔韌性分為主動型和被動型,被動柔韌性是指當肌肉松弛時關節(jié)所能發(fā)生活動的范圍,主動柔韌性是指控制關節(jié)肌肉收縮來控制關節(jié)活動。壘球運動員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比賽結果,而很多訓練中不正確的動作都是由于柔韌性不好引起的。例如:投手在投球時,柔韌性較好的選手可以準確完成動作,而一些柔韌性較差的選手動作會比較僵硬容易出現(xiàn)錯誤,所以加強柔韌性訓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壘球訓練效果。
三、壘球訓練的策略
(一)針對性訓練
在進行壘球訓練時采取針對性訓練措施,從接受訓練者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訓練計劃,例如:對于需要進行力量訓練的人員結合其生理特征進行多樣化訓練,選用循序漸進、適合運動負荷的方法,在訓練的初始階段注重上肢和腰腹的訓練,采用拉膠帶、投實心球和推輕杠鈴的方法增強力量訓練,采用仰臥起坐或者仰臥兩頭起的方法訓練腰腹力量。對于需要進行爆發(fā)力訓練的人員結合投擲壘球的特點,投擲壘球的爆發(fā)力體現(xiàn)在手臂和腿部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產(chǎn)生巨大的力量,是一種速度和力量的結合,在訓練時可以采用抓舉杠鈴、提拉杠鈴以及負杠鈴蹲起等方式,一般先是使用身體的50%左右的重量然后逐漸增加,這樣的練習可以加快速度并具有爆發(fā)性。另外還可以采用提拉杠鈴到胸前隨后推開杠鈴、半蹲跳或者負杠鈴對投擲方向進行蹬伸練習等方式,或者利用雙腿跳跳箱、立定跳遠等方法來展開爆發(fā)力訓練。對于需要進行速度訓練的人員在訓練初始,可以進行短跑50-100米,加速跑100-200米,根據(jù)信號聲改變方向跑等各種方式進行速度訓練,然后結合壘球技術進行持壘球助跑、低重心跑等方法訓練。
(二)技術訓練
在壘球訓練中要重視技術訓練,以擲球技術為例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原地投擲壘球技術,投擲壘球時最后出手的速度很關鍵,所以在進行訓練時要加強技術訓練。例如:采用原地正面投擲方式,訓練者可以結合視頻、圖片等方式進行講解,加強被訓練者對開始投擲力量的記憶,或者在訓練中進行拉膠帶動作,保證動作快、鞭打動作明顯。采用正面上一步投擲方式,在掌握基礎投擲技術后可以練習正面上一步投擲技術,訓練人員每人拿一箱壘球,邊走邊投,不斷的練習;采用原地側面投擲技術,訓練蹬地轉體以及挺胸揮臂的連貫性,做到有速度有爆發(fā)力,反復練習形成動力定型。二是助跑投擲壘球技術,助跑投擲壘球由持球、助跑和最后用力幾部分組成,在訓練過程中要注重投擲步技術以及最后用力技術訓練。例如:投擲步技術訓練策略,先練習原地向后引球掌握引球的正確動作,然后練習上步引球,掌握引球動作與下肢的協(xié)調(diào)配合,然后練習跑動中向后引球,練習時速度由慢變快,最后練習交叉步,將交叉步與引球相連接,保證動作準確連貫;最后用力技術訓練策略,明確用力順序然后做好用力準備,提高意識規(guī)范動作等[2]。
(三)組合動作訓練
是指在基礎技術之上加大訓練難度,例如:在接傳球組合動作中,傳殺練習要提高傳球速度,用最快的速度將球傳給守壘員,傳球跑位練習既要求傳球技術又要求跑位技術,加強壘球的組合技術訓練包括加速跑、傳殺滑壘以及搶壘等,既鍛煉了速度與靈敏性又提高了爆發(fā)力和柔韌度,達到訓練效果。
四、結論
總而言之,壘球項目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zhì)要求較高,需要及時的做出判斷和反應、在比賽中移動、擊球、傳球所涉及到的速度和力量都需要運動員具有充足的體能儲備,所以為了提高壘球的綜合訓練能力一定要加強對運動員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以及柔韌性等身體訓練,為充沛的體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姚月.身體訓練在壘球訓練中的重要性[J].赤子(上中旬),2017(03):218.
[2]周育紅.南京工業(yè)大學江蘇女子壘球擊球技術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9):34-35.
作者單位:無錫市青少年業(yè)余體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