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燁
摘? 要?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將校園足球納入學校體育課程教學體系,作為體育課必修內(nèi)容,掀起校園足活動的蓬勃和發(fā)展,2016年足球以“硬著陸”方式進入了體育中考項目序列且直接納入選測項目的范疇,很多省市,還能在中考項目確定后,代替不擅長的項目成為備選。一時間,足球運球更成為了體育中考的熱門話題。
然而,近幾年體育中考過程中,選擇足球運球項目的學生人數(shù)仍寥寥無幾,在參與測試的學生中還有許多未取得理想的成績。足球運球中考項目受到冷遇估計是項目設定時沒有想到的,因此,如何提高中考運球技術和得分技巧進而促進足球參與人數(shù),形成校園足球更加廣泛的基礎,顯的尤其重要。
關鍵詞? 中考? 足球運球? 發(fā)展
一、足球運球中考測試分析
(一)規(guī)則分析
1.場地器材:平整場地或足球場,表面為天然或人工草坪(不能為光滑的硬地)(如圖1)。2.考試用球:5號足球(其重量、周長、球內(nèi)氣壓均符合足球競賽規(guī)則要求)。3.考試辦法:考生站在起點線后準備。發(fā)令后,考生運球向前,依次繞桿;球通過最后一個標志桿后,考生至少觸球一次,再運球通過終點線;人與球均越過終點線后,計時停止。4.犯規(guī)行為:未從指定區(qū)域出發(fā);出發(fā)時搶跑;手球;漏繞標志桿;碰倒標志桿;球過最后一個標志桿后;到達終點前,腳未觸球;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線;測試期間,人或球出測試區(qū)域等。
(二)技術分析
根據(jù)以上測試要求,我們有意識的把足球運動軌跡在完成考試的過程中分成3個階段,它們分別是:
1.開始階段:距離5米的直接加速運球(含二種起點模式)。2.途中階段:距離20米的曲線運球。3.沖刺階段:距離5米的直線加速運球。
如圖2:
由于在測試過程中運動軌跡多次變化,因而需要學生進行多次不同運球技術的組合,這就意味著,學生需要掌握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球技術并熟練的運用,這對學生的球性、球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時,具備良好的速度能力、靈敏性和心理素質(zhì)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二、與其他中考測試項目的比較
(一)技術組成復雜
足球是用腳踢的運動,因此,足球的控制度比其它中考項目要困難許多,受測試學生需要在9-10秒內(nèi)完成多次技術動作的轉(zhuǎn)換,日常的體育活動中不太接觸足球運動的學生要完成測試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更何況是測試中達到滿分標準。相比較中考其它項目,如:跳繩、仰臥起坐、單杠是反復完成同一個技術動作,立定跳遠、實心球是一次性單一完整技術動作等,足球中考項目在技術的復雜程度和熟練掌握程度要求上更高。
(二)外界因素影響
足球運球測試要求在室外平坦的足球場地上進行,但不管是人工草地還是天然草地,不同的測試場地平坦度都不盡相同,運球中會讓足球產(chǎn)生各種不規(guī)則的變化,這給練習帶了較大的難度,同時場地的濕度,球的濕度,測試時的風向、風力,甚至是陽光都會給受測試者帶來一定的影響,而在中考其它選項中,我們發(fā)現(xiàn),它們都可以找到與真實考試環(huán)境相一致的場地進行練習,進入測試的時候能比足球項目更加正常的發(fā)揮自身水平。
(三)綜合素質(zhì)要求較高
足球運球項目需要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在高速跑動狀態(tài)下完成腳下技術組合,同時還要兼顧標志桿和其它各類突發(fā)情況的發(fā)生,這對學生控球熟練程度、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靈敏性、速度及反應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般具備這樣綜合素質(zhì)的學生在其他項目中可以更容易的得到滿分,因此造成選擇足球運球的學生極少,足球運球項目受到冷遇也不足為奇了。
(四)心理因素致關重要
足球運球測試的失誤率在中考項目中一直高居榜首,由于緊張倒置動作僵硬、變形、用力過大等情況時有發(fā)生,在二次的測試中,學生心理是最不穩(wěn)定和預測的因素之一,而相對于其它項目,受心理因素影響而至成績下降的情況較少,個別力量性項目,反而會因緊張而得利,因此,不建議學生放棄可得的成績而選擇具有較高失誤率的足球運球項目,可以理解。
三、足球運球測試應對策略
(一)確定所采用的合理技術
在測試軌跡的3個階段中,加速和沖刺階段采用的技術基本應采用正腳背運球技術,這種技術是的直線運球常用的技術,用整個腳背控制足球,加大觸球面積更容易控球,由于正腳背運球腳的用力方向和跑動的方向是一致的,可以在直線運球的同時獲得更大的加速度。
途中階段是測試的主要階段,最快速的運動軌跡是折線向前的運動而非曲線,可采用兩腳腳內(nèi)側變向運球技術和習慣腳的腳內(nèi)側和腳背外側變向運球技術,如圖3:
二種途中階段運球技術優(yōu)劣如下:
1.習慣腳的腳內(nèi)側和腳背外側變向運球
優(yōu)勢:速度快。劣勢:要進行兩項技術的教學,浪費了本來就不是很多的課堂練習時間又增加了技術教學的難度;其腳觸球的面積小,這對球性、球感的要求很高,若沒有長時間的練習很難掌握。
2.兩腳腳內(nèi)側變向運球
優(yōu)勢:穩(wěn)定好。劣勢:同一技術但需雙腳練習,其腳觸球的面積大,速度較慢且易形成低頭推進等不良動作。
以上兩種技術均能很好的實現(xiàn)測試目的,目前,由于雙腳腳內(nèi)側變向運球技術相對固定,若在測試中發(fā)生失誤,更有利于繼續(xù)完成測試,因此采用人數(shù)更多也更為合適。
(二)選擇合理的路線與觸球次數(shù)
人體的肩寬大約是30-40cm,加上變向轉(zhuǎn)身需要的空間,學生在測試時外側手臂與標志桿的距離大約是1m左右。測試開始時學生可以在距離第一根標志桿1m的地方出發(fā),運球至于標志桿平行的位置進行變向帶球,將球帶至平行于下一根標志桿1m的距離,直至沖刺,完成測試。這樣的運動軌跡使球在每次變向的角度變化做到相對較小,更利于學生控制球。其中每次變向過程中觸球1-2次,以利于在變向的過程中獲得最大的速度。
(三)針對性教學的步驟與方法
1.球性、球感練習
練習一:踩球練習。
方法:雙腳前腳掌交替踩在足球最上方,原地或行進間進行。要求:練習時注意踩球腳腳尖向前,雙腳交替頻率快。
練習二:鐘擺練習。
方法:球在兩腳之間,雙腳內(nèi)側交替撥球,原地或行進間進行。要求:練習時身體重心放低,雙腳腳尖向前,雙腳撥球交替頻率快。練習目的:讓學生建立腳與足球的“親密感、空間感”。強化腳內(nèi)側控球的能力。
2.腳背正面直線運球教學
練習一:雙腳交替推拉球。
方法:球在體前一步距離,右腳前腳掌將球拉回,迅速用右腳正腳背將球推撥出,雙腳交替進行。要求:腳背立直,充分觸及球中部,用力適中,出球路線直,雙腳練習交替頻率快。
練習二:正腳背直線帶球。
方法:規(guī)定學生在一定距離內(nèi)完成直線帶球的同時必須達到一定的觸球次數(shù)。要求:觸球部位準確,觸球頻率快。練習目的:強化正腳背觸球部位,培養(yǎng)正腳背觸球的感覺。
3.輔助練習
練習一:速度練習。
方法:學生不帶球,按測試要求、路線快速通過測試場地。要求:最快速度通過,身體重心變換快。
練習二:帶球急停。
方法:在規(guī)定場地中自由運球,聽到指令后迅速停住球,反復練習。練習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時間感以及球性,提高應對測試中突發(fā)情況的應變能力。
四、總結
足球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它是全球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雖然足球運球是足球運動中最基礎的技術,但它為許多從未接觸足球運動的學生打開了一扇進入之門,學生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練習,才能培養(yǎng)對它的興趣,感受到它的魅力,才能在喜愛中高效應對中考的測試,同時,推進足球運動的普及,校園足球的發(fā)展,讓踢球成為學生日常學習的一部分,進而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參與和努力,希望中考足球運球項目的設立和開展,能真正助力校園足球的發(fā)展,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和能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駱駝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