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新時期高校面臨的新要求和新挑戰(zhàn),分析當前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開展過程中的困難,研究突破困境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
高校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領域和前沿陣地,意識形態(tài)工作做得怎么樣,直接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向,關乎高校實現和踐行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015年,中央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指出加強高校意識形態(tài)陣地建設,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事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愈加重視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就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要問題和根本問題作出了重要部署,并提出了相關要求。新時期,面對新要求和新挑戰(zhàn),高校應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領導權、主動權和話語權,強化責任擔當、強化制度落實、強化工作實效,牢固筑起高校政治“護城河”。
一、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困境
隨著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的召開,為更好的完成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各高校都非常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逐步推行了高校黨委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進一步明確了工作責任主體,細化了責任清單。但由于新時期,面臨嚴峻的國內外環(huán)境,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也遭遇重重困境。
1.當代大學生心智不成熟,對是非的判斷能力較弱。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網絡時代的來臨讓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迅速傳播,大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渠道不再僅限于課堂上老師的講授,并且大多數大學生已形成過度依賴通過手機、電腦等端口了解國家時事和社會新聞的生活習慣。但是網絡環(huán)境是非常復雜的,網絡上訊息量大,內容繁雜且有真有假,大學生又大多是00后獨生子女,不了解社會復雜性又對新鮮事物盲目追求,輕易就會在沒有正確判斷且不完全了解事情真相的情況下跟風。其次,大學生善于運用網絡資源,且比較容易沖動,易受網絡紅人或公眾人物的錯誤煽動,在網絡上發(fā)表一些錯誤的言論和觀點。
2.社會環(huán)境較復雜,各類思想文化的滲透。大學生日常大多時間集中在校園中,身邊接觸時間最長的是同學和老師,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比較簡單和單純,對社會上的人和事了解和接觸的比較少,且好奇心強,特別是對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文化會非常關注甚至產生求知欲。由于現如今社會環(huán)境復雜,一些群體組織會抓住年輕人的心智不成熟和好奇的心理特點,用盡各種不易察覺的手段對大學生進行文化滲透和思想侵略,動搖大學生的理想信念。
3.高校黨委放松了對校園內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要求。部分高校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意義和重要性沒有根本性認識,落實各項要求的力度較弱,要求不嚴,導致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成為了一句口號,在實際工作上成效不高。同時,在日常管理中,部分高校的領導干部對意識形態(tài)領域包含的內容認識不清晰,片面的認為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就是做好政治理論學習和網絡輿情的管控,將學生作為主要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管理對象,忽視了對教職工的管理。其次部分高校認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僅涉及宣傳和學生工作部門的工作,各部門之間沒有形成工作合力。
二、做好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對策
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涉及到高校各項工作的方方面面,與高校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息息相關,直接影響高校的教育質量和教育方向。針對目前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面臨的幾大困境,高校應積極行動,多措并舉,抓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在各項工作中的落實,定期開展本校內的意識形態(tài)領域督查,對督查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及時完善解決。
1.充分發(fā)揮學校黨委的旗艦作用,強化責任擔當。高校黨委要明確本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責任主體,原則上高校黨委的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要旗幟鮮明地把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正確方向,帶頭抓好意識形態(tài)各項工作的落實。同時,黨委領導班子成員要做好分管部門或業(yè)務領域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對職責范圍內的管理內容負主要責任。學校要定期開展意識形態(tài)工作研究,定期了解各部門開展工作情況,對于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要及時有效的研判解決。其次高校黨委和各基層黨委中心組要充分發(fā)揮政治引領作用,定期通過集中學習、交流研討、讀書班活動等方式學習重要講話精神和理論知識,切實將思想和行動與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保持高度統(tǒng)一,確保意識形態(tài)各項任務在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導向下得到有效的落實。
2.各部門做好履職保障,強化制度落實。學校內各教學單位和行政處室要明確各自的職責,定期圍繞近期工作重點和輿論熱點問題開展意識形態(tài)研判,在事關政治原則的問題上要堅定表明立場,亮明態(tài)度,增強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緊迫性和主動性,肩負起主體責任。各教學單位要做好課堂教學的管理,把控好課堂教學的教育方向和教育內容,做好教師的教學內容考核,教學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敢抓敢管,定期到課堂聽課,特別是對哲學類和社會科學類的課程要做好意識形態(tài)的審查,嚴把教材選用關,堅守教學紅線;各行政處室要結合工作實際,落實好工作責任制,財務處要加強對有關項目資金的管理,明確和規(guī)范學校內教師工接受境外資助資金的范圍和審批程序;科研處要嚴格審批教職工申報的學術成果特別是哲學社科類的學術報告;網絡信息辦公室要健全校園內網站信息內容的更新和保障機制,及時排查校園內各類網站、微信平臺、微博賬號存在的安全隱患,密切關注網絡輿情并及時有效處置。學生管理部門要通過開展班會、座談會、單獨訪談、深入學生宿舍等方式全面摸排學生的思想狀況,特別是特殊群體要重點關注,重點是要牢牢把握住關鍵的時間節(jié)點,面向學生開展針對性強的實時教育和引導,在理想信念教育上及時發(fā)聲,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及時發(fā)力,利用五四、國慶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教育,更好地引領廣大青年學生踐行正確的價值理念。
3.抓好陣地維序,強化主流思想的引領。高校要強化陣地管理意識,對校園內的宣傳欄、櫥窗、網站、電子屏等各類網上網下宣傳思想陣地嚴加管理,嚴控各類平臺的宣傳內容和受眾,及時轉發(fā)新聞聯播、《求是》雜志等中央權威媒體發(fā)布的新聞信息,確保與黨中央的重要規(guī)定和決策部署相關的報道第一時間占據校園內各類宣傳平臺的首版首頁首屏,利用各類平臺進行政策宣傳和優(yōu)秀典型宣傳,擴大主流思想的覆蓋面,弘揚正確積極的主旋律,在校園內營造向上的良好氛圍;嚴格各類報告會、講座的審批,對各類會議的主題、參與人員逐一進行審查,確保參加人員無政治問題,宣傳內容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確保一會一報告。
4.加強防范滲透,強化校園的安全穩(wěn)定。高校要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學生的管理工作,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和特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參與到班級的建設和各類校園文化活動中,通過民族文化節(jié)、講座等活動宣傳民族團結,增強少數民族學生的國家榮譽感和愛國情懷,經常性開展法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高校要嚴格各類活動的審批,加大對校園各類活動的管控特別是與社會機構聯合開展的活動,加大對各類學生社團的排查和整治,對于疑似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主動盤查,確保全面杜絕。同時要拓寬學生工作渠道,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的作用,及時掌握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有效地解疑釋惑,做好學生的思想引領。聯合多部門通過安全檢查、治安巡查等手段,做好校園周邊環(huán)境的防范工作,確保校園內的安全穩(wěn)定。
5.加強教師思政建設,強化師德師風。結合最新的講話精神和相關規(guī)定定期開展教師政治理論學習,用先進的理論知識武裝教職工頭腦,從而有效地指導實踐開展工作。高校各部門負責同志要定期與本單位教職工開展談心談話,及時掌握其思想動態(tài),一旦發(fā)現思想上出現滑坡的教職工要及時批評,及時幫助其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困難。組織開展師德師風培訓,突出全員師德養(yǎng)成,幫助每一位教職工明確個人師德目標,不斷提升個人工作能力,落實教書育人的職責。
三、結束語
做好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一項政治任務,關系著黨對高校的有效領導,高校要切實擔負起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各項職責,牢牢把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正確導向,做好分類思想指導,當好學生價值理念的引路人和教職工個人成長的貼心人,將意識形態(tài)工作貫穿于立德樹人的全過程。
參考文獻
[1]劉曉良.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困境及對策.[F].企業(yè)與管理,186-187
[2]李秀平,陳繼偉,王昌盛.新時代高校如何增強意識形態(tài)工作實效性.[G].《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5)
[3]覃秋桃.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困境與出路.[G].教育探索,4-5
[4]劉曦.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加強意識形態(tài)教育工作探析.[F].企業(yè)與管理,306-307
[5]《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
天津財經大學?信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