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時期是培養(yǎng)孩子注意力的關鍵期,特別是對于即將上小學的大班孩子來說,注意力的集中能更快的讓他適應小學的生活,跟上小學的課程節(jié)奏。因此這一關鍵期,我們借助圖畫書閱讀,特別是有圖案的故事書。這種充滿吸引力的讀物,讓孩兒能從動靜結合的閱讀形式下,通過“看、聽、說、演”等方面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關鍵詞】借助;圖畫書;注意力;幼小銜接
幼兒時期是培養(yǎng)孩子注意力的關鍵期,也是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如果我們能幫助幼兒養(yǎng)成專注的好習慣,將對于孩子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結合大班幼兒年齡階段的特征以及幼小銜接的各項要求,我們借助圖畫故事教學手段去促進幼兒注意力的發(fā)展。
一、借助圖畫書的“圖”,讓幼兒在“靜”中品書
注意力培養(yǎng)的方法很重要,但是養(yǎng)成注意力集中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讓孩子畫畫、做手工等,這些方法也許都是很好的,也可以培養(yǎng)幼兒專心的能力,但并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畫畫或做手工,或者說這并不是幼兒自主自愿的一種活動形式。不過對于閱讀,其實每一位孩子都是向往的,更何況是有圖案的故事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圖畫書(Picture Book),這種充滿吸引力的讀物,孩子們更是愛不釋手。所以借助圖畫書的閱讀,幼兒多方面的能力可以得到發(fā)展,如聽、說、讀等能力,而這些能力培養(yǎng)的前提就是注意力的養(yǎng)成。同時結合大班幼兒有一定的閱讀經驗和閱讀能力、對文字產生興趣,特別是大班下學期的幼兒能力更加強,注意力的時間稍長,他們會聚在—起邊看圖書邊連猜帶念書中的文字的閱讀特點。因此,我們會在幼兒的空間里提供多樣多量及不同種類的圖畫書豐富他們的生活,使幼兒與圖畫書有較好的互動,讓幼兒在圖畫書的“靜”環(huán)境中進行細細品味或與其他幼兒交流,讓圖畫書成為孩子的朋友,讓圖畫書教學成為孩子的老師,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在圖畫書的牽引下成為一個專心致志的人。
二、巧用圖畫書的三要素來提高幼兒的注意力
1、在“傾聽”中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
孩子在聽繪本故事,非常的專注于聽的過程,他們用聽去感受一個故事,用聽去體會一個故事,整個過程也就是注意力培養(yǎng)的一個結果。如:在午睡前10分鐘,為培養(yǎng)他們的專注力,老師會進行讀圖畫書給孩子們聽。這時,教室里頓時安靜下來,孩子們有的坐在自己的床前,有的躺在床上,眼睛全都認真的注視著老師。其實這樣的案例還發(fā)生在一些家庭案例中,如:一個大班孩子的媽媽說:“她也特別喜歡和孩子晚睡前分享繪本故事,因為每當和孩子分享繪本故事的時候,他們全程都很認真的聆聽故事的情節(jié)。其實班上的老師在講讀繪本和媽媽在家與孩子講讀繪本是一樣的,孩子們都會很專注,因為孩子們喜歡聽。
2、在“觀看”中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
圖畫書中的圖畫具有豐富的細節(jié)和各式各樣的風格,通過觀看圖畫書,幼兒可以從圖畫書中獲取信息,而圖畫書中生動的畫面能吸引他們主動觀察,認真觀察,深入觀察,從而有效提高幼兒的注意力。如《月亮的味道》,這本書畫面豐富,特別是里面的小動物的動作,表情等讓孩子們遐想翩翩,深深的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他們的注意力被這么擬人化的圖畫展示充分的調到起來,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注意力的持續(xù)性。
3、在“說讀”中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
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我們嘗試借助幼兒對圖畫書的興趣。如在餐前餐后、離園時間等,進行說、讀圖畫書故事,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如:在一天的離園前,幼兒收拾好自己的物品,進行說圖畫故事《會長高的房子》,或是組織班級的孩子進行一次“我講圖畫書的故事”比賽活動,讓孩子們將已有的閱讀經驗,大膽的展現出來,充分鍛煉了幼兒的膽量。同時也能讓幼兒更好的集中在享受說故事的過程,真正是一項能幫助幼兒提高注意力集中較好的輔助教學手段。
三、注意力的培養(yǎng),在圖畫書教學的“動”中實現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因此,除了在“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專注于聽故事、說故事、讀故事外,我們還可以讓幼兒通過肢體動作去表現繪本故事,在表演的過程中,隨著孩子肢體的表現,不但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注意力帶給他的創(chuàng)造力,更可貴的是伴隨他終身的一種注意力的精神。
圖畫書中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動不同,不同的圖畫書其感情基調也不盡相同,即使同一本圖畫書由于故事的進展其感情基調也可能發(fā)生變化。這些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可以幫助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使他們更加能夠聚精會神的翻閱書籍,而且教師在幼兒充分理解圖畫書中每個角色的心理并把握故事的基調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或是表情來表現圖畫故事的感情基調。如《母雞蘿絲去散步》中,幼兒可以分別扮演母雞蘿絲和狐貍在每個階段的心情。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讓幼兒小組或集體表演圖畫故事,或是以“故事劇”表演等形式來打破我們以往的傳統(tǒng)觀念,實現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這種動靜交替的方法也是我們提高幼兒注意力教學的一種策略,是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的一條途徑,更是培養(yǎng)幼兒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綜上所述:圖畫書教學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手段,它培養(yǎng)的不但是幼兒的注意力;同時,幼兒可以在圖畫書的環(huán)境中得到熏陶,使幼兒在聽、說、讀、演等能力的培養(yǎng)上也得到綜合發(fā)展,為大班幼兒過渡小學提前做好準備,為幼兒園幼小銜接的工作開展帶來極大的方便。
【參考文獻】
[1]李季湄.肖湘寧.《幼兒園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11
[2]康長運.《幼兒圖畫故事書閱讀過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3
[3]周兢主編.《早期閱讀發(fā)展與教育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5.7
廣東省東莞市東城金色未來星城幼兒園?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