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耀綱
摘要: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張教育不應局限于學校,學生應在生活實踐中接受教育。時代的發(fā)展也要求教育必須關注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問題,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使其成為創(chuàng)新型人才。高中思想政治因為其特殊的學科特點,需要注重對周圍生活和現(xiàn)實社會的關注和思考,而情境化教學能夠通過一定的情境創(chuàng)設,讓教材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文章結合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實踐及專家同行的思考,主要就高中思想政治情境化教學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就情境化教學實施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教學 情境化 重要性 建議 分析
社會的迅速發(fā)展意味著世界時刻處于變化之中,尤其是在當今的大數(shù)據時代,我們面對著更為復雜多變的國內、國際局勢。如何讓高中生在今后更好地面對這種狀況,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應是包括高中政治在內的各學科教學需要關注的話題。為此,我們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其中,情境教學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高中思想政治課情境教學,主要指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的、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有效提高學習效果的各種環(huán)境和氛圍,如語言情境、問題情境、真實或者想象情境等。根據筆者的教學實踐及專家學者對此的分析,情境教學無論是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是對提升學科教學有效性,都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當然,情境的設計及應用不可隨心所欲,而應貼近學生生活,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另外,還需注重與教材的契合及與其他教學方法的配合。尤其在信息化條件下,更需積極地借助信息網絡技術,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本文中,筆者結合個人教學實踐及專家意見,從情境教學的重要性及實施建議兩方面,就這一話題進行具體分析:
一、高中思想政治情境化教學的重要性
1.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根據當前時代和社會發(fā)展對教育教學的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我們需要通過對具體教材內容的闡釋分析,通過學生的互動探究,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體就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來說,其主要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及公共參與等四部分內容。而這些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可能僅通過教師的理論說教或對教材文本的解讀就能完成,更需要學生的參與體驗、認知理解以及實際踐行。但學生由于生活環(huán)境狹小,社會經驗不足,難以對思想政治教材中涉及的內容有真切的體會。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積極、靈活地創(chuàng)設各種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真實的情境中,通過對涉及的問題進行認知、分析、理解、解決,獲得素養(yǎng)與能力的提升。陶行知先生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關于情境教學,2017年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也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據筆者粗略統(tǒng)計,“情境”兩字在《標準》中出現(xiàn)了70余次,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新課標對情境教學的重視程度。而我們知道,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重視對學生素養(yǎng)和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更好地讓學生服務社會、成就自我,我們需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進行情境化教學。
2.有助于彌補思想政治教學中的不足
高中政治本身理論性相對較強,必修一《經濟生活》及必修四《生活與哲學》中的部分內容更是如此,如價值規(guī)律、企業(yè)的經營、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唯物論及辯證法的內容等。部分教師的業(yè)務素養(yǎng)有待提升,課堂教學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授課過程中偏重理論講述,忽視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難以讓學生產生共鳴;缺乏師生互動,課堂教學氛圍枯燥無味,教學效果不明顯;教師的政治敏感度不高,對社會熱點的關注度不夠,更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課堂教學案例過于陳舊,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缺乏時代感,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等。尤其是關于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四《生活與哲學》的部分內容,筆者也經常能聽到很多教師感慨這部分內容的理論性太強、與現(xiàn)實的緊密度不高。他們因不知該如何將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有效結合,于是在教學中籠統(tǒng)地對教材內容進行串講,造成的結果是很多學生雖然能背誦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點,卻不能利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究其原因,是學生在認知該部分內容時,缺乏事實或情境的支撐,所學知識如空中樓閣,經不起實踐的檢驗。對此,教師有必要經常關注時事熱點和新聞,對其進行思考和分析,并將其引入課堂教學。
比如,我們可以圍繞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從不同的角度創(chuàng)設情境。例如,對疫情發(fā)生后,部分國家對中國的支持及中國后期對伊朗、意大利等國的援助進行分析,更好地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及“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這一知識點;結合疫情發(fā)生后,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及地方黨委和政府采取的各種措施,幫助學生理解我國的國體、黨和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政府的性質與職能等內容;針對疫情,我們需要查明病毒源頭和感染、傳播等機理規(guī)律,需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這又體現(xiàn)了必修四《生活與哲學》中“規(guī)律的客觀性以及認識論”等內容;受疫情影響,口罩、部分生活用品漲價的情況,則說明了價值決定價格、供求影響價格;淘寶、拼多多、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要求所有口罩不漲價的公告及其對部分電商變相漲價的行為進行處罰,也印證了《經濟生活》中談到的企業(yè)應該承擔一定社會責任的內容。當然,我們還可以從其他角度分析各種具體的教學情境。這樣的教學情境能夠開闊學生視野,幫助學生學以致用,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綜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授課內容,大膽地利用或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
二、高中思想政治情境化教學的實施建議
1.貼近學生的生活及認知水平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偲饋碚f,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睂W習的效果如何,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生能否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這啟示我們,高中思想政治情境化教學中,情境的設計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具有時代性,盡可能從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案例入手,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上文提及的在教學中結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不同情境,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就是如此。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部分教師對教學情境的認知和應用存在某些誤區(qū)。例如,某些教師認為教學情境是為了滿足新課導入的需要,所以在新課導入中設置某些情境,如問題、歌曲、案例和生活實例等。但大多數(shù)教師很難做到持續(xù)關注情境,并在課堂最后回歸情境,造成的結果是在一課時的學習中,學生難以保持學習的熱情,整堂課虎頭蛇尾,不能真正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長此以往,原本對本學科抱有學習興趣的學生也逐漸失去了主動學習的意愿。除此之外,在情境的問題設計上,我們也應考慮學生的認知基礎和水平的差異,盡可能設計不同難度、不同層次的情境,或者圍繞同一情境設置不同梯度的問題,盡可能讓所有學生都能理解相關知識,學有所獲。
2.應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通過日常的聽課和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情境的設計和應用中,很容易出現(xiàn)兩個極端:一種是整堂課沒有具體情境,或者只在導入時有情境,除此以外,基本是理論講述。這種課堂很容易陷入沉悶狀態(tài),教學效果不言自明。另一種情況是整堂課中,教師設計的具體情境很多,但忽視了教材的核心內容。這種課堂的結果是學生只關注情境,卻不知為何談情境。筆者以前也曾在教學中出現(xiàn)過類似的失誤。在教學《企業(yè)的經營》時,筆者分別談了三星、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企業(yè)的成長壯大。筆者對部分企業(yè)的講述內容過多,如關于阿里巴巴,筆者就談了它的產生、發(fā)展、壯大及歷年的雙十一營業(yè)額。由于整堂課涉及的情境過多,而課時有限,筆者沒有及時進行整合,學生更關注這些企業(yè)本身的發(fā)展歷程和排名,對這些企業(yè)為什么取得成功卻未加思考,而這本是該堂課的核心內容。因此,我們應注意情境設計的針對性和目的性。筆者建議,在情境的數(shù)量上要少而精,盡可能一以貫之,在情境分析中要注意節(jié)奏,以使學生更好地認知和理解相關內容。
3.應注意與教材的契合
得益于信息網絡技術的便捷性,教師只要愿意,在講述思想政治內容時,可以找到很多相關內容。而要對這些搜索到的內容進行篩選,并將其作為教學情境應用于課堂,除了要考慮該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是否接近,還要關注其與教材的契合度。這要求教師一方面需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信息素養(yǎng),擁有較為廣闊的教學視野;另一方面,必須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教學內容,如重難點、易混淆點等。當然,對于學情的掌握是必需的,這樣才能使選擇和設計的教學情境與教材、課堂相融合,否則可能適得其反,不僅不能發(fā)揮教學情境的作用,反而耗費了大量時間,使課堂變得低效甚至無效。
4.注重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大膽應用信息技術
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情境化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有其優(yōu)勢,理應得到重視。但與此同時,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不一定每課時都要用情境教學法,即使在使用情境教學時,也應該注重與其他方法的結合。除此之外,在信息化時代,還應大膽地借助信息網絡技術,設計更為具體、真實、形象生動的情境。
總之,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和提升高中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幫助他們從政治角度認知和解決現(xiàn)實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在競爭激烈的信息化社會中成就自我,我們有必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進行情境化教學。當然,如何有效實現(xiàn)情境化教學,還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
參考文獻
[1]李軍.例談如何在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為例[ 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1):150-151.
[2]尚新元.淺談情境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J ].課程教育研究,2020(02):72.
[3]余智杰.讓高中生在情境中體驗政治學習的樂趣[ J ].華夏教師,2019(30):24.
[4]林少云.形真情切 理寓其中——多媒體輔助高中思想政治課情境教學探究[ J ].教師,2019(13):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