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祥云
摘要:進入信息化時代,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憑借其強大的信息處理功能和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應用。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基于移動終端開展“移動學習”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文章基于“移動學習”視角,分析了當前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現狀,并從學習目標設定、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移動終端使用和小組協作探究四個方面,對提升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移動學習” 小學生 數學 自主學習能力
一、移動學習: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重要手段
1.移動學習的基本特點
移動學習,一般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利用移動網絡、平板電腦、手機等移動設備,進行自主學習、實現自我學習管理,進而提高學習效果的個性化學習方式。在這種方式指引下,學生可以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開展學習活動,可以更加便捷地實現師生之間的“雙向反饋”。在“移動學習”視角下,學生自主學習突破了傳統(tǒng)的學生只能在課堂中學習知識的局限性,學習時間得到了充足保障,加強了自主學習能力。
移動學習包含了“數字化”學習和“移動化”學習兩個方面?!皵底只睂W習,是基于教育領域網絡平臺,利用計算機和網絡資源開展學習活動的一種方式?!耙苿踊睂W習則是在“數字化”學習的基礎上,將學習從計算機和固定網絡,延伸至手機和移動網絡。從這個角度來說,“移動化”學習是對“數字化”學習的延伸,是在網絡學習便捷性的基礎上融合了學習活動的“移動性”。當前教育背景下,幾乎所有的“教”與“學”都可以在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的支持下利用移動設備進行傳遞與交流。
2.移動學習的理論基礎
移動學習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發(fā)展的必然產物。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各學科的實踐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整合資源的優(yōu)勢,營造信息化教學的環(huán)境和氛圍,可以進一步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移動學習也是建立在建構主義與彈性認知理論基礎上的。建構主義主張:知識是學習者利用一定的學習資源,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而不是完全由教師傳授的。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通過個人行為主動獲得。作為建構主義重要分支的彈性認知理論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應當彈性、靈活地應對不同情境出現的問題,將現有知識快速遷移到新情境之中。建構主義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和主體地位;彈性認知理論注重知識的遷移性,兩者與“移動學習”理論緊密相關。
3.移動學習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數學是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推理能力、實踐能力以及促進學生價值觀發(fā)展的重要學科。新的課程改革標準,將“數學”課程定義為培養(yǎng)公民素養(yǎng)的基礎性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活動經驗以及基本思想,同時增強學生的發(fā)現與提出問題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小學數學教育也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時期。但是由于數學學科邏輯性強,而小學生又處于形象思維時期,導致數學始終是小學教育的難點科目。移動學習兼顧了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和探索欲望強烈的身心發(fā)育特點,有效地將課堂學習與課下移動學習相結合,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非正式教育的力量,對課堂教學是非常有益的補充,能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的連續(xù)發(fā)展,有效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二、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基本內涵與培養(yǎng)現狀分析
1. 基本內涵
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一般指的是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各種學習資源,通過已有的學習技巧,在非正式學習過程中自主鞏固、強化知識的能力。顧名思義,自主學習能力強調的學習的自主性。我國著名學者龐維國提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自覺制定學習目標,主動選擇學習方法,并進行自我監(jiān)控學習的全過程。自主學習能力涉及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學習時間、學習結果、學習環(huán)境以及社會性環(huán)境等六個方面的要素,具有自主性、能動性、獨立性、差異性和拓展性等特點。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既是新課標內在要求,也是培養(yǎng)學生日后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保證。
2.培養(yǎng)現狀
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當前課程改革下小學教育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要解放孩子的頭腦眼睛雙手嘴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如果想要兒童變成順從并守教條的人,你就會采取壓服的教育方法;而如果你讓他能獨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應該采取能夠加強這些智慧品質的方法。活教育教人變活,死教育教人變死。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yǎng),使它關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fā)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地培養(yǎng)而后可以實現。
但是當前小學數學教育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突出表現在:一是部分小學教師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主學習能力意識淡薄,不能從本質上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部分教師觀念守舊傳統(tǒng),盲目地認為小學生一般都比較貪玩、自我管理意識差、缺乏自主學習能力,于是在授課過程中過于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經常采用“填鴨式”的授課方式,“強迫”學生死記硬背,啟發(fā)性教學不足,學生在課堂中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導致自主學習意識匱乏。這種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漠視,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學習。二是學校在教育教學中缺少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長效機制。雖然很多學校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缺少真正的制度保障,沒有從課程建設、師資培訓、教學規(guī)劃等方面建立起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長效機制。這也導致很多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只能“各自為戰(zhàn)”,缺少統(tǒng)一的計劃方案。有的學校對此也缺少考核,嚴重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
三、移動學習視角下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路徑探析
移動學習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適應小學生的審美觀念。教師可以依據移動應用設備設計不同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主動接受數學知識,提高數學的自主學習能力。
1.依據學生學情,精準設置合理的自主學習教學目標
知識學習的過程,一般分為新知習得、復習鞏固和遷移運用三個階段。教師在設計時需遵循知識學習規(guī)律,在把握學情的基礎上,以課程標準為導向,設置科學、合理的移動學習教學目標。借助信息化手段,在學習態(tài)度、學習技巧和價值取向上培養(yǎng)學生使用信息化工具的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基于學情設置學習目標,一是要利用小學生愛玩、好動的特點,合理設置關于游戲方面的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解“加減法”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下載類似于數字闖關的“智力迷你”游戲,依據教學目標給學生提出闖關的“層級”要求。利用學生對移動設備上游戲的興趣,強化他們對數字的敏感度,確保學生在快樂游戲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教師設置移動學習教學目標時,要注意把控游戲學習的時間,避免讓學生沉迷于游戲而影響了正常的課堂教學。
2.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適應學生自主學習特點的互動學習情境
小學數學教育中,如何正確引導學生掌握并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一直都是小學數學教師面臨的難題。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運用“PPT”、網頁以及動畫等方式輔助教學,仍然無法突破課堂的局限。移動學習依托移動設備,讓學生擺脫了時間、地點的局限。小學數學教師要基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選擇、使用移動設備和資源輔助教學時,創(chuàng)設適應學生特點的互動學習情境。一是要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立足傳統(tǒng)課堂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教學模式。二是在移動教學中加強與學生的交互性,教師要在教學中用自己的經驗增強學生感知知識的能力,確保學生在一個生動的情境中,更全面和細致地掌握知識。三是要在基于學生數學思維方法培養(yǎng)的角度,為學生思維拓展和訓練提供可視化的學習情境。比如,在“三角形”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移動設備上的繪圖軟件,利用多樣畫筆根據自己喜好和顏色進行繪畫,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享受繪畫的過程中,學習到“三角形”的相關知識。
3.基于教學創(chuàng)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從外部條件來說,移動學習的實現直接取決于移動終端的使用。對于教師來說,一方面要積極參與移動終端技術的學習培訓,掌握更多學習軟件的使用技巧;另一方面還要提高學生關于移動終端的使用及各類學習軟件的應用技巧。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所需的課件和教學方式,適應移動終端下的新型教學形式。對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盡可能多地嘗試、運用移動學習終端設備,鍛煉和提高操作移動設備開展教學活動的能力水平,基于移動終端技術開拓豐富、多樣的教育教學方法。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有關互聯網技術的移動學習資源和學習軟件,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4.注重小組協作,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是相互促進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互融合、協調發(fā)展。小學生年齡小,很難集中通過課堂教學消化教學內容,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無法得到有效提高。基于移動學習,學生利用移動設備擁有的聲音、圖像、投影以及各種操作軟件,可實現多種功能的學習和培訓。學生僅通過移動設備自主學習還是不夠的,要更好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要利用移動設備中的交互功能,依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分設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學習和交流。教師要依據分組的不同,設置合理的團隊目標,團隊目標又細分為個人的自主學習目標,讓學生在小組團隊協作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孫雪松.移動學習在小學數學自主學習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8):181-182.
[2]湯麗瓊.基于iPad小學生數學學習自我效能感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3]武鐵硯.移動APP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學習[J].中小學電教,2016(12):12-15.
[4]張書敏.論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新課程學習,2015(2):115.
[5]沈小俊.小學iPad課堂教學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