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思伊
成群的大象、長頸鹿和瞪羚安靜地穿過平原和金合歡樹,獅子那令人心悸的低吼停留在凝滯的空氣中,黎明下,塵埃纖細可見?,F(xiàn)在,這一切都歸于死寂。
英國攝影師尼克·勃蘭特(Nick Brandt)這樣描述這個悲傷的場景。更令人悲傷的是,和這些可愛生靈一起生活了數(shù)千年的人類,對它們的消失已經(jīng)感到麻木和習(xí)以為常。
城市化和經(jīng)濟發(fā)展是一個很好的借口,或許這聽起來沒有為了象牙偷獵大象那么殘忍,但這不過是一種隱藏更深的“血鉆”——本質(zhì)上,人類自私地只考慮自己,沒有為和動物共存而努力。
當尼克把動物照片按真實比例打印出來,放置在它們曾經(jīng)的棲息地上——現(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被工廠和立交橋占領(lǐng)——他試圖讓經(jīng)過這里的人們反思,我們究竟失去了什么?但是,他幾乎從來沒有成功過。
除了一次,在一座立交橋下拍攝的最后一天,一個或許只有三歲、還在蹣跚行走的小男孩,不僅認真地盯著橋下的大象看了好久,還緩緩走近照片,用手中的木棍觸碰大象的鼻子。
尼克于2014年花費3個月拍攝的系列作品被命名為《繼承塵土》? (Inherit the Dust),不僅是為了動物,而且是為了人類的后代?!叭绻祟惱^續(xù)這樣下去,我們的后代能繼承的只有這個曾經(jīng)擁有豐富物種星球的悲傷遺跡。”他這樣對《中國慈善家》說。
受傷的不只是動物
一場大雨讓很多流浪者不得不聚集在橋下,他們大多是兒童。此刻,他們席地而坐,鼻子上掛著一個臟兮兮的塑料瓶,在吸食膠毒。這是一種廉價而低級的毒品,會使人產(chǎn)生幻覺,在非洲廣為流行。橋下還有母親抱著嬰兒,兩三歲的幼童在泥濘中四處爬。
這座立交橋,被內(nèi)羅畢市中心的交通環(huán)島包圍,背后是層疊的高層建筑,遠處是一個巨大的廣告牌,一個衣著體面的中產(chǎn)男人靠在花園里的一張?zhí)梢紊稀?/p>
這構(gòu)成了一種強烈的反諷。尤其當尼克發(fā)現(xiàn),有些兒童因為吸食過多的膠毒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行動障礙。
暴雨過后,太陽在接近地平線的方向重新出現(xiàn),照亮了這些兒童、母親、正在快速城市化的肯尼亞和東非,以及立交橋下的大象……尼克按下了快門。
這是他這個系列中最喜歡的一張照片?!斑@些大象都是真實大小,仿佛此刻真的就站在這里,看起來像被囚禁一樣。事實上,每個人——無論是大象還是人類,看起來都迷失了,被遺棄了?!蹦峥苏f。
他希望看到這張照片的人能意識到,不僅動物是自然毀壞的受害者,人類也是——尤其是貧困的人。在這組作品的序言中,他這樣寫道:“動物的生活陷入地獄,人類生活也開始墮落,原本相依相伴的人類和動物,一起走向毀滅?!?/p>
在《垃圾場中的大象,2015》這張照片中,其中的大象原本拍攝于2008年,是一頭小公象。尼克很為它著迷,但幾年前,它因為損毀莊稼而被殺死。從拍攝大象的地點向北數(shù)百公里就是這個垃圾場,在尼克的想象中,數(shù)十年前這里還是大片的草原,大象們從南方出發(fā),悠緩地越過山丘來到此地。
現(xiàn)在,這里只有垃圾、骯臟、貧窮和疾病。尼克和他的團隊在這里拍攝了十天,最后幾乎每個人都病了,有人得了肺炎,有人感染上某種病毒,有人開始流鼻血。“可以想象,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一定過得更糟糕?!彼f。
這位1964年出生在倫敦,后來搬到美國加州的攝影師,曾經(jīng)是一位畫家和導(dǎo)演,專為“流行樂之王”邁克爾·杰克遜拍攝MV。1995年,在坦桑尼亞為杰克遜錄制《地球之歌》影像時,他愛上了這里,于是跨行成為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而且專門拍攝以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為主的東非。從2001年到2012年,他先后完成了野生動物“三部曲”,分別是《在這片土地之上》《陰影降臨》以及《穿越被掠奪的大地》。
他是故意這樣起名的,因為組合起來就是一句話“在這片土地上,陰影降臨,正穿越被掠奪的大地”。在“三部曲”的大多數(shù)照片中,他只拍攝動物。和其他野生動物攝影師不同,他不喜歡捕捉它們高速運動的瞬間,只是拍攝某個靜止的定格時刻?!斑@些感性的生靈和人類并沒有不同,它們和我們一樣生活在一個令人驚嘆的自然世界中,但它正在急遽消失。”
等到了拍攝《繼承塵土》時,人類同樣在某個停滯的瞬間中被定格,這些人正積極投身于東非急速的城市化進程或被新的文明所拋棄,有的人注視著遠處一個不知名的焦點,有的直視鏡頭,有的在搬磚、撿拾垃圾、行走和坐立中被凝固在了時間中。人類和動物形成了一種互文,他們既彼此關(guān)照,又仿佛漠不關(guān)心,在這種游離、聚焦和錯過中,一種升騰而起的悲傷氛圍變得更有力量。
偷獵和城市化
在過去的四十年中,接近40%的物種已經(jīng)消失。
截至2019年7月,曾經(jīng)在非洲每個角落都留下足跡的大象、長頸鹿、斑馬、水牛、瞪羚、黑斑羚、河馬、獅子、豺和非洲獵豹等典型物種,已經(jīng)從非洲大陸94%的土地上消失,現(xiàn)在它們的棲息地只有不到660000平方英里。
獅子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列為瀕臨滅絕的被保護動物,據(jù)估算,非洲只剩下不到25000只。從1994年迪士尼動畫片《獅子王》放映以來,獅子的數(shù)量驟減了一半。據(jù)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2016年發(fā)布的一份報告,不到十年間,非洲大象數(shù)量減少了近11萬頭,整個非洲大陸只剩下約415000頭。而在20世紀初,這個數(shù)字是2000萬頭。在現(xiàn)存的大象中,約有86000頭活躍在東非地區(qū),占全非大象的20%,但這里卻是整個非洲盜獵最嚴重的地區(qū)。近五年,已有一半的大象因偷獵而死亡,這些消失的大象60%來自坦桑尼亞。
2008年,部分東非地區(qū)大選后的種族暴力加上全球經(jīng)濟衰退,盜獵現(xiàn)象急劇攀升。與此同時,象牙價格開始狂飆突進,從2004年的每磅200美元暴漲到2011年的2000美元。有專家預(yù)估,在2008年到2018年的十年間,整個非洲平均每年有35000頭大象被獵殺。
偷獵者獵殺大象的辦法極其粗暴殘忍。他們用涂抹了毒藥的矛刺進大象的腳,這種毒藥是用兩種樹的葉子和沿岸河豚魚的肝臟調(diào)配成的藥汁,能在五分鐘內(nèi)殺死一頭大象,并迅速分解象的身體,兩三天后象牙就能自動滑出。為了獲取象牙,他們把大象的臉部整個砍去,然后用樹枝遮蓋住,以防引來禿鷹從而引起巡邏的飛行偵察員的注意。大象的尾巴也會被切掉,黑色的大象尾毛可以被制成手鐲賣給游客。
在拍攝《繼承塵土》之前的四年,尼克正在位于肯尼亞南部的安博塞利國家公園拍攝大象。他曾在這里拍攝“三部曲”,對此地很熟悉。但令他震驚的是,他親眼目睹自己拍攝的大象在幾周之后就失去面部屈膝跪在自身的體液中腐爛,尸臭引來了大量蒼蠅。他向肯尼亞官方的野生動物服務(wù)機構(gòu)報告,卻發(fā)現(xiàn)他們沒有任何行動,不是不想,而是由于缺乏資金根本無能為力。于是,他萌生了創(chuàng)立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公益組織的想法,用自己的照片來吸引更多的捐贈。
2010年,他和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公益人士理查德·博納姆共同成立了公益組織“大型動物基金會”(Big Life Foundation)。理查德此前正運營著自己的公益組織,但也苦于資金匱乏,于是兩人一拍即合。
他們將目光聚焦于安博塞利國家公園,不僅因為這里被譽為“大象王國”,是非洲僅剩的幾塊最適宜大象生活的棲息地之一,而且這里是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的交界地帶。坦桑尼亞的大象幾乎被盜獵至絕跡,于是偷盜者利用邊境交界無法聯(lián)合執(zhí)法的漏洞,來到肯尼亞盜獵,再迅速逃回坦桑尼亞,讓肯尼亞的國家動物保護機構(gòu)無計可施。
“大型動物基金會”通過與坦桑尼亞地區(qū)的公益組織和執(zhí)法人員合作,打破了跨國動物保護的信息不對稱及合作困境。據(jù)尼克介紹,目前“大型動物基金會”雇傭的巡邏員已經(jīng)監(jiān)控了2812713公里的邊境線,從2011年到現(xiàn)在,共逮捕了3353名偷盜者,繳獲武器4246件?,F(xiàn)在,他們一共有超過300名專職巡邏員,大多都是當?shù)氐脑∶耨R塞族人,共設(shè)有36個巡邏前哨,有8輛巡邏車和2架輕型滑翔翼飛機。
“大型動物基金會”的資金主要來自尼克照片的收藏人和全世界各地的捐贈。他們充分利用社區(qū)力量,在社區(qū)中發(fā)展線人,通過經(jīng)濟獎勵等方式征集偷盜者的線索,讓每個當?shù)厝硕汲蔀樗麄兊摹岸俊薄D峥诉€發(fā)現(xiàn),除了偷獵,人口的急速擴張以及由此帶來的城市化,越來越成為非洲野生動物加速消失的主要原因。
據(jù)聯(lián)合國經(jīng)濟和社會事務(wù)部2018年1月發(fā)布的報告,東非是非洲城市化最快速的地區(qū)。在1950年到2015年的65年間,東非的城市人口增長了超過3倍,城市人口占比從18%增加到了60%。這個數(shù)字遠超歷史上歐洲、拉丁美洲和北美的城市化速度。
尼克在東非拍攝野生動物的數(shù)十年間就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拍攝大象自在戲水的地點,在幾年后再也見不到一只大象,取而代之的是工廠、鐵路、滿地的磚頭和以指數(shù)級增加的小孩。甚至在他拍攝《繼承塵土》期間,幾周后再回到同一個地點,就會發(fā)現(xiàn)當?shù)氐拿婷惨呀?jīng)截然不同。
尼克指出,如果人類繼續(xù)以這樣的速度進行城市開發(fā)同時破壞環(huán)境,幾年后,非洲的孩子們就無法想象和理解這樣的場景:大象和長頸鹿曾在自己的家門口逡巡和低鳴。幾十年后,他們還剩下什么?
大象沼澤地
肯尼亞中部城市納庫魯?shù)囊粋€巨型露天垃圾場。這張巨幅照片中的大象原本拍攝于2008年,是一頭小公象。但幾年前,它因為損毀莊稼而被殺死。從當年拍攝大象的地點向北
數(shù)百公里就是這個垃圾場。在更遠的地方,東非最壯麗的山脈和稀疏的草原只露出一點點輪廓。
犀牛工廠
東非的城市化進程為人類帶來文明和發(fā)展,但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生靈不僅僅只有人類,感性的生靈和人類一樣迷失在鋼鐵森林中。
垃圾堆上的孩子
一座巨大的垃圾場占據(jù)了肯尼亞山上的荒野,曾經(jīng),獵豹會在這里游蕩。攝影師在幾年前拍攝的獵豹照片被制作成與真實動物等大的畫板,矗立在垃圾場上。
據(jù)估算,整個非洲大陸目前僅剩7000頭獵豹,而2000年為20000頭,1900年為100000頭。如今,隨著人類的迅速入侵,它們的棲息地僅剩之前的10%,食物供應(yīng)也在急遽減少。
黑猩猩巷道 >
黑猩猩的照片面板被放置在惡臭的污水河旁邊,這里也許曾經(jīng)有一條來自森林的清澈小溪。人類通過伐木、狩獵、采礦、修建公路、繁衍人口無止境地入侵荒野,這不僅破壞了生物多樣性,還為新的病毒和疾病襲擊人類創(chuàng)造了條件。
大多數(shù)人看到這組照片,都會認為場景中出現(xiàn)的動物面板是后期在Photoshop中添加的。事實是,和真實動物同等大小的動物的版畫是用鋁制框架制成的巨大面板。攝影師的助手Josh Yeh如實記錄了工作場景。在拍攝長頸鹿工廠時,牧羊人趕著他的羊群從攝影師的鏡頭前經(jīng)過。攝影/Josh Yeh
獅王傳承
獅王的領(lǐng)地已經(jīng)被采石場占據(jù)。曠野中的雄獅只能“傲立”在畫布上,在人們的想象中和現(xiàn)實連接。
步履蹣跚
大象的照片面板被放置在一條立交橋下,旁邊是一群無家可歸的人。由于一場大雨,他們帶著年幼的孩子,在內(nèi)羅畢的立交橋下躲避。無論大象還是人類,他們都失去了自己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