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云
【摘要】在教育改革之后,對于學生要求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而小學階段學生心智還處于成熟時期,教師更應該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也就體現(xiàn)出對學生開展德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德育的開展平衡了文化教育的枯燥和死板,但如何正確有效對學生進行德育是教師需要去深入分析的。在提升學生的道德意識水平和健康成長的基礎上,本文主要探討在新時期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進行小學德育并提出相關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德育;策略分析
伴隨著新課改在教育事業(yè)中逐漸深化的趨勢,小學開展德育工作和提高德育教學道德有效性成為了教師密切關注的問題。現(xiàn)階段小學德育教學的開展形式主要是以思想品德課程呈現(xiàn),在這個基礎上結合時代發(fā)展的趨勢,教師應該要分析如何真正提高德育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一、教師要明確開展德育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五年級是整個小學的“瓶頸”階段,在這一年里面會相對于之前的心智更加成熟以及逐漸會明白一些道理,然后暫時還沒升學考試的壓力,所以在五年級的時候是對小學時期的學生開展德育教學的關鍵階段。在學生思想純潔得猶如一張白紙的時候教師就像是園丁,通過言傳身教細心“澆灌”祖國的花朵,從而確保那張“白紙”被涂畫上正確的色彩,成為一幅美麗的畫作。在現(xiàn)代化教育改革的體制下,教育目的不再是僵硬的應試教育,而是潛移默化地轉變?yōu)樗刭|(zhì)教育,并且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意識也是現(xiàn)代社會對全面型人才的要求,完美地平衡協(xié)調(diào)文化水平與道德素質(zhì)之間的差距。教師開展德育是在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思想道德觀,不論是在學習階段還是之后的就業(yè),一個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和思想觀念都可以讓學生在抉擇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另外,學生也將會是新一批的國家棟梁,對學生進行德育換一個角度來說對社會的發(fā)展是有現(xiàn)實意義的。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讓教師對學生開展德育教學是十分重要的。
二、新時期小學德育的有效性策略
第一,提高教師團隊的整體道德素質(zhì)。教師在德育教學中是引導者,教師的道德素質(zhì)與呈現(xiàn)的德育水平是密切相關聯(lián)的,在提高教師德育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德育教學的質(zhì)量和水平。學??梢越M織對教師的德育培訓,這種做法不僅可以讓教師的德育得到完善和提升,還可以提高教師對德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另外,教師自己也要不斷完善和管理自己的行為舉止,通過加強自身的德育知識和嚴格的要求,可以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時候做一個好的榜樣。教師在日常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的一言一行最能影響到學生,因為不同于課堂上嚴格的班級制度,私底下教師的行為會更讓學生感覺到“貼近”,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言傳身教,對學生講再多的大道理不如讓學生自己去體會,而且對于小學生各方面都還不太成熟的基礎上,過多的理論道理會讓學生感到厭倦。因此,教師在日常與學生的交流中如果自身就是具有一個好的道德素質(zhì),其實可以給學生到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于一個好的環(huán)境是十分重要的,讓學生在具備良好德育的教師指導下,學生也會逐漸被感染,從而激勵學生提高道德素質(zhì)。
第二,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去制定教學方案。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教師要去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要始終貫徹。課堂是學生與教師聯(lián)系最密切的場合,所以教師開展德育教學的主戰(zhàn)場還是在課堂,教師要將德育融入到課堂當中,創(chuàng)設符合小學生的德育課堂。在小學德育課程的開設主要是以思想品德課的方式,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制定教學方案,將以生為本的理念有效推行到德育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年齡以及興趣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一些小故事,這種方式比直白僵硬地講述道理會相對吸引學生,比如歷史上經(jīng)典的孔融讓梨,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如果有兩個不一樣大小的梨會選擇哪一個,然后再問如果是和哥哥姐姐一起拿梨會優(yōu)先選擇哪一個,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去引導學生的思維,最后再去講述孔融讓梨的故事,讓學生根據(jù)之前自己的選擇從而對孔融產(chǎn)生共鳴。教師也可以在制定教學方案的時候多設置一些互動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參與到討論中,這樣不僅可以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還可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題的討論中活躍課堂的氛圍,帶動學生對德育的學習。
第三,將教學與生活情境結合在一起,構建生活化課堂。真正具備一個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應該是從生活中的小事落實,思想品德不同于其他學科,它的呈現(xiàn)方式不在紙上而是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所以構建生活化的德育課堂更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小學生生活經(jīng)歷尚淺,從生活中出發(fā)也是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感,比如之前的激勵學生節(jié)約用水都是通過宣傳標語的形式,但是這種形式化的東西對于小學生而言無法起到實質(zhì)性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節(jié)約用水教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去回想家里停水時的場景,生活中總會出現(xiàn)一些意外,所以會偶爾出現(xiàn)停水的時候。因為這個過程是學生親身經(jīng)歷過的,所以學生可以體會到水資源缺失的狀況,讓學生自己去講述用水不方便的感受進而推動節(jié)約用水的主題。將實際與理論結合在一起可以更有效讓學生理解領悟,將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習的知識進一步深入腦海,從而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第四,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去進行德育教學。教師可以在開展德育教學的時候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視頻動畫,從小學生喜歡的角度出發(fā)開展教學,在課前找相關的動畫視頻然后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看,這樣就可以在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線上的德育工作,前提是學校得先建立一個關于德育工作的網(wǎng)絡平臺,然后教師可以定期上傳一些德育教學的課程以及積極向上的新聞,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政觀念。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方式,實現(xiàn)線上線下全面提高學生的德育。
現(xiàn)階段的小學德育工作還處于完善的狀態(tài),學校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德育,進而推動教師不斷完善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zhì),要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制定教學方案。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將德育育滲透到生活中,將教學內(nèi)容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駱秋菊.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8(004):19.
[2]朱瑞雪.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下半月),2018(010):192.
[3]梁艷玲.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022):1.
[4]梁衛(wèi)南.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策略探究[J].課外語文,2019(005):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