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盛,顏 琳,張卓林,張玉鑫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a.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b.教育科學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5)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推遲開學不停學、推遲開學不停教”的總體要求,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教學的影響,自2月份以來,高校線上教學工作全面啟動[1-2]。在這一背景下,線上教學基于多終端、多形態(tài)和多平臺的移動互聯網展開。在移動互聯環(huán)境下,線上教學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zhàn)[3-5]。首先,對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掌握多種教學平臺和新的網絡教學工具。其次,教學對象分散在城鄉(xiāng)各地,他們所在的網絡環(huán)境各不相同,使用的網絡終端和上網方式存在顯著差異,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再次,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通過精心的教學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從海量的網絡信息吸引到線上課堂。此外,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面對各種條件限制,可能面臨著各種問題和困惑。因此,為統(tǒng)籌考慮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吸引每位學生主動“上線”,保證線上教學質量,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在深入研究和縝密思考的基礎上,多方構建教學資源、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和科學組織線上教學。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最初起源于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觀,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參與,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學生思考、探索、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提供最大的空間[6-7]。本學期,我們負責“ACCESS數據庫程序設計與應用”課程的教學任務,該課程為我校六年制本科專業(yè)的一門公共必修課程。為切實保證線上教學的質量,我們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將每一個模塊的線上教學分為“慕課學習”“理論講解”“實驗操作”“課后作業(yè)”和“考核評價”等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圖1所示),線上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根據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科學設計。在“慕課學習”階段,學生以在超星爾雅平臺進行自主學習為主,并通過“學習自檢”對學習效果進行檢測。在“理論講解”階段,為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我們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全程講解的方式,教師只對教學模塊中的主要知識點和重點難點進行講解,然后通過“課堂問答”形式給學生釋疑解惑,使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在“實驗操作”階段,教師首先進行實驗導入和演示,再通過學生自主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并通過“雙向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協作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在“課后作業(yè)”階段,學生根據前面所學的知識獨立完成每個模塊的綜合練習。對于課后作業(yè)和學習中存在的疑問,學生可以在超星平臺討論區(qū)發(fā)表討論主題和其他同學一起討論,同時,教師通過組織集中“討論答疑”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考核評價”階段,教師通過對每個模塊的內容進行測驗,檢測學生對該模塊的學習效果,并及時向學生反饋測驗情況和學習建議。在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所有工作都圍繞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展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犹角笾R。
圖1 以學生為中心的線上教學
自學校啟動線上教學以來,我們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力以赴投入線上教學工作,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不僅重視對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注重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的引領。
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線上教學,首先要通過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和優(yōu)化的教學設計并輔以強烈的視覺沖擊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制作、使用和整合教學資源的能力。在線上教學正式開啟前,我們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學習:一是熟悉非線性編輯技術。為精心準備線上教學資源,我們先后熟悉了Premiere CS、會聲會影、Camtasia Studio和Arctime Pro等應用軟件的使用。二是掌握網絡直播技術。為保證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我們先后學習和嘗試了超星爾雅、QQ直播和騰訊會議等直播軟件與技術。三是學習多種網絡教學平臺。為保證教學資源能夠順利“上線”,我們先后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中國大學MOOC培訓”和“超星爾雅教學培訓”,并反復研究相關平臺的教學資源和使用技術。根據任教課程的實際情況,最后選用Camtasia Studio作為非線性編輯工具,選用超星爾雅平臺作為線上教學平臺,選用騰訊會議作為直播教學工具。通過對這些相關技術的學習,提前攻克了線上教學的所有技術障礙,為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儲備了能量、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在線上教學中,教師需換位思考、多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組織教學,充分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面對學生線上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惑,需提前規(guī)劃好每一個細節(jié),從而在線上教學開啟前將各個環(huán)節(jié)“預熱”到最好的狀態(tài),真正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在這個階段,我們除認真準備各類教學資源以外,主要做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調研學生的上網方式。因為線上教學首先要“上線”,所以了解學生的上網方式非常關鍵。我們通過調研發(fā)現,在任教的四個班級201名學生中,只有約占50%的學生可以通過計算機上網,另有約50%的學生只能通過手機上網(如表1所示)。針對這一情況,線上教學一個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通過手機上網的同學也可以清晰地接收到線上教學畫面。經過反復思考,我們從三個方面著手解決這個問題:第一,對前期準備的教學課件再次進行全面修改,每個頁面上的文字盡可能大一點,以便學生們在手機上能夠清晰辨認。第二,對于一些計算機實踐操作,盡可能將操作過程截圖后、在課件中放大顯示,強化教學效果并防止影響學生的視力。第三,選用可以在手機上橫屏和全屏方式顯示教學內容的直播軟件作為教學工具以最大化教學內容顯示,方便學生通過手機學習。
二是提前進行了線上教學模擬。我們設計的線上教學方案能否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換位思考、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角度去評判。為此,我們提前進行了模擬測試,其中重點測試手機端的教學內容接收效果。其次,為進一步測試多人從不同的網絡位置接收教學內容的實際傳送效果,我們提前邀請了10多位學生進行了網絡測試,先后測試了多種直播方法和直播軟件。經反復測試,從畫面流暢度、清晰度、網絡延遲和學生使用便捷性方面綜合考慮,最后選擇“騰訊會議”作為直播教學軟件。
表1 學生線上學習上網方式問卷調查
三是為學生專門制作了線上學習指南。因為線上教學要用到超星PC端、學習通APP和騰訊會議等多種軟件,一開始學生可能會有軟件使用和學習登錄方面的問題、面對各種APP可能存在迷茫和困惑。為了幫助學生在課前盡快克服畏難情緒、掌握相關軟件的使用、搞好線上學習,我們根據任教課程的特點和課程教學資源的準備情況,給學生專門制作了“線上學習說明”和“在線學習注意事項”等線上學習指導文件。給學生詳細介紹賬號注冊、班級加入、課程選擇、時間安排、學習要求、學習流程、學習方法和溫馨提示等事項。
四是提前指導學生安裝線上學習所需軟件。在學習這門課程時需用到ACCESS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對不少學生而言,安裝這個軟件有一定的難度。為了幫助學生提前做好上課準備,我們提前通過EV錄屏、Camtasia Studio和Arctime Pro字幕編輯軟件等制作了拓展視頻“ACCESS的安裝”。通過視頻圖像、講解音頻和解說字幕詳細說明和演示軟件安裝準備、安裝方法和注意事項。大多數學生在觀看我們制作的視頻教程后,已能夠自己獨立安裝好相應軟件。對于少數因特殊情況、看了視頻教程后仍然不能自己成功安裝軟件的同學,我們還多次利用晚上的時間,通過遠程協助軟件幫助學生進行軟件安裝,保證學生能夠順利使用相關軟件開展線上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要關愛學生成長、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線上教學同樣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學,在知識傳授的同時實現價值引領。在課程思政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通過在線教學QQ群及時給學生轉發(fā)省教育廳和學校印發(fā)的文件及相關視頻,通過這些材料引導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堅定守得云開見月明的必勝信念”和“履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責任義務”。二是課前專門制作了一個“開學第一課序言”視頻,展示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同戰(zhàn)“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感人場景和我們國家強大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zhàn)斗力,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三是適時給學生分享重要新聞鏈接和視頻短片向學生宣傳時事動態(tài)、傳遞正能量。例如宣傳抗疫一線醫(yī)護人員的感人事跡,引導學生向優(yōu)秀模范人物學習。四是在線上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在線上教學中面向我們擔任班導師的班級發(fā)起了“宅家廚藝秀”創(chuàng)意活動。通過這個創(chuàng)意活動(如圖2所示),使學生們以自己的親身實踐感受家庭的溫馨和勞動的光榮,體驗父母的辛勞和關愛他人的快樂。五是做好言傳身教。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我們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認真對待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在以工作激情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的同時,通過自己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
圖2 在線上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需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為了增加線上教學的吸引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求知識”的轉變,我們在線上教學方法與技術方面進行了以下探索:
一是采用“錄播+直播”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我們充分利用超星爾雅平臺提供的豐富教學資源,在課前給學生布置線上學習任務,讓學生圍繞任務開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就學生的學習任務進行課堂提問和評價反饋,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積極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對于一些主要知識點和學習任務,在上前課前預先錄制好教學視頻并在Camtasia Studio中進行編輯完善和反復打磨,直到自己滿意后再在上課時給學生在線播放。同時,在上課過程中通過直播方式對其中的重點難點進行講解、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并通過適當設置“在線討論”在線上學習成績中所占的比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線討論,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等方式,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是在線上教學中采用自主開發(fā)的“多媒體教學輔助工具”輔助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岸嗝襟w教學輔助工具”可以貼邊隱藏在教學課件播放界面的最前端,可以通過一個能自由移動的浮動窗口(如圖3所示)顯示任何形式的WORD文檔(例如:事先制作和準備好的“電子板書”)、能顯示可以在課件界面自由拖動的教學插圖、可以在教學課件全屏播放界面進行重點標注、可以實現電子作息時間表,可以局部放大屏幕顯示以增強教學效果,等等。
圖3 可在教學課件界面前端自動拖動的WORD文檔瀏覽窗口
三是通過手機實現“無線話筒”并同步監(jiān)控學生端接收的教學內容。要將自己講課的聲音通過網絡清晰地傳遞給學生,首先需要有一個好的話筒。經多次試驗,我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先在教學電腦上創(chuàng)建“騰訊會議”,然后再用手機加入會議。這樣一方面可以通過手機將講課的音頻信號廣播到每個學生,實現“無線話筒”的功能。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手機模擬“學生端”,在進行線上教學的同時,同步監(jiān)控“學生端”的接收畫面、實時反饋學生端的接收效果。這樣既有利于根據“學生端”反饋的情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也有利于發(fā)現在直播或錄播教學過程中的意外情況并及時加以解決。
四是使用“五段雙向互動”上機實驗教學方法(如圖4所示)。上機實驗教學是本次線上教學中需要重點解決的一個困難和問題。一方面,學生們分別處在遠隔千里的“網絡虛擬教室”,教師不能實現現場指導。另一方面,有50%以上的學生使用手機上課、沒有計算機去完成實驗操作。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將上機實驗課分成教師實驗導入、教師實驗演示、學生練習實驗、學生演示實驗、師生雙向提問等五個階段。在每一階段,每個學生都有相應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生練習實驗”階段,要求有計算機的同學完成實驗操作,沒有計算機、使用手機上課的同學則登錄超星平臺觀看我們事先錄制好的實驗操作視頻、加深對實驗操作的理解和記憶。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安排了多個互動環(huán)節(jié),既有教師實驗演示,也有學生實驗演示;既有學生課堂提問,也有教師課堂提問。對于整個上機實驗中的多項實驗任務,分項以循環(huán)方式按以上環(huán)節(jié)進行。
圖4 “五段雙向互動”在線實驗教學流程
“嚴管就是厚愛、厚愛必須嚴管”,教師要關心和愛護學生,需嚴格線上教學管理。只有嚴格要求才能有好的學習效果,才能保證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在嚴格管理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嚴格作息時間。在每次上課時,我們都通過自己設計的程序,嚴格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表”控制上下課時間,在嚴以律己的同時要求學生們嚴格遵守,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二是加強課堂考勤。每次上課時都要求學生通過騰訊會議APP發(fā)消息簽到,這樣,在學生發(fā)消息簽到時可以自動記錄到課時間。對于個別遲到的同學,根據簽到記錄及時進行提醒、督促。同時,每次上課時通過我們設計的隨機點名程序隨機抽取學生回答問題,這樣既可以加強師生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又可實現“隨機考勤”。三是強化學習督查。我們通過超星平臺的“數據統(tǒng)計”功能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要求每位同學及時完成每一個階段的在線學習任務。在加強督查的同時關注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存在的疑問,對于學生在超星平臺“討論區(qū)”提出的問題及時進行解答。四是加強考評。我們每周在各班公布班級學習任務總體完成情況和線上學習成績排名情況,表揚和激勵先進的同學。同時,對于線上學習成績落后的同學,則通過超星平臺單獨給學生發(fā)送“學業(yè)預警”消息提醒,鼓勵他們加倍努力、迎頭趕上。通過嚴格要求,引導學生形成遵守紀律和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保證線上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通過不懈努力,我們在前一階段的在線教學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通過數據統(tǒng)計發(fā)現,學生學習參與度很高。一是學生登錄線上學習平臺進行章節(jié)自主學習次數多。截止到4月20日,4個班級201名學生登錄超星平臺進行章節(jié)自主學習的次數達25241次(如表2所示),平均每位學生的學習次數達125.58次,每個學生平均每周的章節(jié)自主學習次數達15.69次(按8周計算)。二是學生線上自主學習簽到率高。根據我們在超星平臺隨機發(fā)放的線上自主學習“簽到”活動統(tǒng)計數據,4個班級201名學生在超星平時自主學習按時簽率達94.39%(有個別學生超時未成功簽到)。三是線上課堂出勤率高。根據每次線上教學學生在“騰訊會議”簽到的情況統(tǒng)計,學生出勤率達100%。
表2 學生章節(jié)自主學習次數與討論次數統(tǒng)計
截止到4月20日,本課程超星平臺“討論區(qū)”共計發(fā)表討論主題151個,其中4個班級的學生發(fā)表討論主題137個(不含在“騰訊會議”課堂中的討論次數)。在超星平臺“討論區(qū)”共計參與討論958次,其中學生參與討論799次(如表2所示)。說明學生們除了在線上學習中主動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以外,還積極幫助同學解決問題。
在超星平臺中每個小節(jié),我們都安排了“學習自檢”(即小節(jié)測驗),學習自檢是在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時完成的練習題,我們在評閱時發(fā)現,每個學生都能夠獨立完成。同時,每一章我們都安排了“綜合測驗”(即每一章的綜合作業(yè))。在前三章的綜合測驗中,班級平均得分率在87%到96%之間(如表3所示),說明學生對相關內容掌握程度令人滿意。
表3 各班前三章綜合測驗得分率統(tǒng)計
根據學校評估中心發(fā)布的“在線教學質量報告”,我們任教的課程連續(xù)被學生推薦為“線上學習非常滿意的課程”。同時,學生對我們前一階段教學工作的評價是:老師很負責,有耐心;講課采用錄播加直播的形式,效果很好;上課思路清晰、聲情并茂、繪聲繪色;時刻保持溝通交流,為學生及時答疑解惑;學習任務簡潔明了,學習內容易接受;學習督促到位,作業(yè)布置適量,在線答疑非常及時。
總之,基于移動互聯環(huán)境的純線上教學,與傳統(tǒng)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相比有著顯著不同的特點,對每一位教師而言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為了保證線上教學的質量,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一切工作圍繞學生的學習展開。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充分考慮每個學生學習條件的差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關注和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線上教學各項工作占滿了每一天的時間,需付出比線下教學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有時需要經歷不眠之夜,但所有這些工作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雖然前期線上教學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得到了師生的認可和好評,但是為了更好地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還有不少地方有待改進。例如,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還需進一步優(yōu)化,目前給學生布置的學習任務偏多,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勞感。為實現對學生學習的科學評測,還需豐富線上教學所需的試題庫和作業(yè)庫內容,等等。在后期的線上教學工作中,我們將在學校的統(tǒng)一組織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再接再厲,揚長避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為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