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權
對于中小規(guī)模的養(yǎng)豬場而言如何提升仔豬的成活率實際上就是如何提升養(yǎng)豬收入。對于養(yǎng)豬場而言,如何提升仔豬的成活率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環(huán)節(jié),只有保證仔豬的存活才能夠提供高質量高體重的斷奶仔豬。由于仔豬的成長存活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如若仔豬的抵抗力減弱,抗病力就會減弱,成活率自然大大降低,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來降低仔豬的死亡率才是提升中小型養(yǎng)豬場的經濟效益的關鍵。
一、做好保護工作使環(huán)境溫度適宜
對于剛出生的豬仔而言,保溫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豬仔剛剛出生時身體的調節(jié)能夠力很差,對于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適應能力極差,因為其組織器官的機能尚未成熟,而且皮下的脂肪組織過薄導等等導致豬仔幾乎沒有抗寒能力,因此在低溫環(huán)境下,更容易造成豬仔凍亡,在低溫時降生的豬仔,需要放到保溫箱內進行保護,尤其是在寒冬時節(jié)產出的豬仔,一定要放置在紅外線保溫燈的照射之中,以確保豬仔能夠順利存活。適合豬仔生存的溫度具體為,在出生的24小時之內35攝氏度為最佳,出生后2到4天,34攝氏度為宜,7天之后,是25-30攝氏度范圍內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冬季時應當最大程度的保持養(yǎng)豬欄舍的干燥,做到最少次數(shù)的用水沖洗,然后在避免使豬仔暴露在賊風之下。
二、做好母豬的管理工作
首先是做好母豬的保健工作,在母豬懷孕的后期也就是母豬生產的前一個月,有意識的增加能量飼料,這樣的操作方式既能夠提升初乳和常乳的質量又能夠提升胎兒在制勝的能量儲存,為豬仔日后的存活提供了條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豬仔的成活指數(shù),與此同時,在母豬產前半個月內注射K88和K998疫苗,能夠有效預防仔豬發(fā)生痢疾的情況。
其次,做好母豬的分娩管理。在母豬生產之前,對產床和保溫箱都要進行全面的消毒清理,而后也要對即將生產的母豬做出沖洗消毒的處理。在進入產床后,需要連同即將生產的母豬再次進行消毒工作,以在最大程度上減少病菌的帶入。母豬生產過后正處于體力非常衰弱的階段,抵抗力極低非常容易受到感染而致病。因此在母豬生產后可以根據(jù)其具體情況進行科學的喂養(yǎng),應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則進行喂養(yǎng),提升哺乳期的采食量,保證其乳汁的充足。
三、仔豬的管理
第一,做好最基礎的接生工作,將需要的接生工具和接生材料全部備齊。當仔豬產出后,第一時間用接生布將仔豬口鼻中的黏液進行清理,而后在整個身體清理干凈之后剪斷臍帶,并用碘伏進行消毒處理,預防感染情況的發(fā)生。隨后將仔豬的犬牙進行處理,以免其在進行母乳吮吸時互相傷害,還能夠同時對母豬的乳房進行保護。最后在為仔豬灌用慶大霉毒,大約2毫升一頭。
第二,由于初乳中所蘊含的免疫球蛋白含量要超出常乳中所包含的,因此在仔豬服用初乳后能夠得到母源抗體,提升其身體機能,所以初乳的食用是仔豬日后能否健康成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原則上應當是產出一個仔豬隨后立即進行哺乳,在母豬完成生產過程后應當確保所有的仔豬都能夠得到足夠的初乳,在哺乳的初始階段,將相對強壯的仔豬排到后面的位置進行喂養(yǎng),相對弱小的則放在前面,如此操作有利于一同產出的所有仔豬的均勻生長。
第三,對仔豬進行硒和鐵的補充,在仔豬出生三日后要對其進行相關元素的補充,包括硒和鐵,此操作在15日時進行第二次,一般是采用注射的方式來完成,注射時要注意操作技巧避免回流問題的出現(xiàn)。另外要在仔豬出生后的7天開始補料,將乳豬專用料攪拌成糊,涂抹在仔豬的舌頭上使其能夠感受的料的味道,一天三次,正常情況下經過3天乳豬就能夠進行自行采食了,對仔豬的補料能夠增加仔豬在斷乳時的體重,使仔豬的身體機能充沛體質健康,在斷乳后更容易進行喂養(yǎng)。
第四,做好仔豬的寄養(yǎng)工作,在母豬產子過多沒有辦法全部進行哺乳的時候,要把剩余的乳豬寄養(yǎng)在其他母豬身邊,但是這個操作的過程要嚴謹小心,因為絕大多數(shù)的母豬都對別窩的仔豬有本能的排斥,甚至會出現(xiàn)將其咬死的現(xiàn)象。豬的嗅覺極為靈敏,通常母豬和仔豬的相認都是靠嗅覺來完成的,因此,想要完成仔豬的成功寄養(yǎng),最好的方法是將要寄養(yǎng)的仔豬和母豬自己生產的仔豬進行一段時間的混養(yǎng),使所有仔豬的氣味都達成一致,或者將母豬的乳汁涂抹在寄養(yǎng)仔豬的身體上,在進行實際的混群時最好能夠做到在夜間完成,如此操作能夠增加寄養(yǎng)的成功率,大大減少仔豬被寄養(yǎng)母豬咬死的概率。對于寄養(yǎng)母豬的選擇,最好是乳量高并且相對性格溫順一些的。一定要注意,在進行寄養(yǎng)之前要使仔豬得到足夠的初乳,以提高仔豬的抵抗力進而提升仔豬的成活率。
第五,要重視對仔豬的補水工作,水是動物的血液和體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消化吸收和養(yǎng)分的輸送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新出生的仔豬,體溫相對較高,呼吸頻率也很快,此時的仔豬代謝非旺盛,生長發(fā)育的速度非常快,但是由于母豬的乳汁濃度很高,故而此時的仔豬需要另外補充水量,如果沒有及時進行補水,會造成仔豬的食欲下降,缺失水分引起消化緩慢,還會引起仔豬因為口渴而引用尿液污水的情況,進而對自主的健康造成傷害。為了確保仔豬的飲水,可以使用自動飲水的方式。
對中小規(guī)模養(yǎng)豬場而言,提高仔豬成活率就是提升整個豬場的經濟效益。主要從幾個方面對仔豬的成活率進行提升,首先是做好面積追的飼養(yǎng)和管理,對剛產出的仔豬進行全方位的科學的管理,從溫度、初乳的食用、微量元素的補充、水分的補充和適合得補料等等方面對仔豬進行管理。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和飼料環(huán)境,在此基礎上接種相關疫苗,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仔豬的免疫力,從科學的角度都仔豬進行保健預防,以提升仔豬的存活率。
(作者單位:325500浙江省泰順縣羅陽鎮(zhèn)農業(yè)農村公共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