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鵬 康凱
摘? 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和老師的關系、地位問題,總是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也關系到培養(yǎng)人的質(zhì)量,從而更會影響到社會的發(fā)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明確、重視這個問題
關鍵詞:新型的師生觀;責任心;欣賞;尊重
“一輩子做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這是于漪老師的教學理念,在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她用自己的滿腔熱血澆灌著孩子們求知的心靈;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祖國的棟梁;用自己的赤誠之心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教師。幾十年如一日,她始終堅守在教學第一線,心系教育、甘為人梯、無私奉獻。從于老師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也體會到了很多。從2006年畢業(yè)到現(xiàn)在我一直從事班主任工作,一路走來,有淚水,也有歡笑;有迷茫,也有收獲。老師工作雖然辛苦但是有了領導和同事們的支持與理解,辛苦的工作中,我卻品嘗到了樂趣。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和老師的關系、地位問題,總是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也關系到培養(yǎng)人的質(zhì)量,從而更會影響到社會的發(fā)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明確、重視這個問題。在教育教學觀念不斷更新的今天,樹立新型的師生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已經(jīng)是必然的趨勢。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是客體,也是教育的主體,這已是無庸置疑的了。因為學生作為教育對象、不同于一般的生產(chǎn)對象,他們首先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不同素質(zhì)、不同個性、不同特點的人。其次,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他們有主觀能動性,他們有選擇接受與不接受的權利。一切教育影響都要通過學生自身的活動,經(jīng)過他內(nèi)在的矛盾斗爭才能被他所接受。教師只有清楚、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才能真正地樹立新型的師生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怎樣才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尊重學生的人格。
做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對學生應態(tài)度溫和、謙遜、平等、友好,讓學生有表達自我的機會,有保留意見的空間,有發(fā)揮特點的余地。我們在平時的班主任工作中一定不要出現(xiàn)侮辱性的言語,更不能打罵學生。在這里呢我首先做一下自我批評:剛畢業(yè)那會沒有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和學生三兩句話談不上來就開始用拳頭棍棒說話,這種效果是很明顯的,但是現(xiàn)在想想確實不是一位合格班主任應該做的!現(xiàn)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教育觀念也在發(fā)生著改變,遇到問題抱著與學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的、平等互助的態(tài)度,學生才會意識到自己是教育的主體,才會有主人翁的精神,而不致消極、被動。尊重學生的人格,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和老師是同樣平等的人,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首要條件。
二、學會欣賞學生。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師的成功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chuàng)造了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边@個觀點是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細細品味的。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富有個性特點的個體,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閃光的地方。有的學生可能學習不好,但是他文體活動很出眾?;蛘甙嗉壗M織能力很好;而這些閃光點,不是教師所恩賜的,教師僅僅是起到挖掘、培養(yǎng)、塑造的作用。在此過程中,即教育過程中,應是雙向、互動的,也就是說是教師和學生是在相互學習、相互作用的。既然老師能成為學生的崇拜對象,學生也應該能被老師所欣賞。很有可能哪一天,你的學生就會成為一位不僅讓你崇拜甚至于讓很多人崇拜的人。應該說,每一名學生,都潛藏著這種可能性。感覺到被欣賞,學生就會從班主任身上找到知已的感覺,老師就不再是一個嚴厲的管制者,一個權威者。老師欣賞學生、走近學生,是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允許學生犯錯。
俗話說,“人無完人”,每個人都不完美,都有犯錯的時候。當學生犯錯后,必要的指導、教育還是要的,但我們不要指望,經(jīng)過教育,學生就不再、也不能犯錯誤了。因為"犯錯、吸取教訓、獲得進步",這本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必然過程和規(guī)律。有一點,教師應該明白,教師的作用就是讓學生學會,在犯錯后明白一定的道理,并懂得自己總結(jié)出避免今后犯同樣錯誤的經(jīng)驗。因為,學生的每一次的錯誤、失敗都有可能成為他今后某一個成功的鋪墊。
四、責任心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被譽為“美國孔子”的思想家愛默生說:“責任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在所有價值中它處于最高的位置?!鄙頌槔蠋?,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愛,肩上有責,真心關愛每一個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負責。說心里話我覺得在咱們學校干班主任確實是一份比較辛苦的工作!在這里我插一段以前的經(jīng)歷作為一個小插曲和大家分享下!有一次在加油站碰到一位員工她問我自己孩子想來職教中心學專業(yè)又害怕老師不負責,我當時聽了就很氣憤也很傷心。也可能是“說著無意聽者有心”,她們認為我們是職業(yè)高中,老師們沒有什么升學壓力,肯定管理沒有普通高中嚴格。我就對她說我們學校的學生素質(zhì)參差不齊這就對我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每天早晨要五點半之前到教室查早自習,晚上值班上課上晚自習,周末寒暑假還要無償加班,我們的付出甚至超過了很多重點高中,這不是源于我們有多大的升學壓力,有多少經(jīng)濟補償,只是源于我們對班主任這份工作的責任心。我在這里可以很自豪的說從墾利職業(yè)中專走出來的班主任可以勝任很多普通高中甚至重點高中的班主任,但是這些學校的班主任他們不一定能勝任我們學校的班主任。作為班主任,責任無處不在,如果沒有責任 意識,就不會明白自己的職守,不會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我們的教育也就不會成功。
新型的師生觀要求教師必須放下那讓教師本身感覺沉重、讓學生畏懼的架子,真正地走近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建立平等友好的、融洽的、良師益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師生關系 是一種很特殊的關系,它融合了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除了過硬的教學水平,更加需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要融入到學生中,學會換位思考,真正理解和了解學生。其次,要有耐心,面對犯錯學生時,要充分了解情況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后,要多關系和鼓勵學生,每個學生都有好的一面,作為他們的老師,我們應該關注學生的各個方面,多發(fā)現(xiàn)他們的好處,并適當?shù)墓膭顚W生,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總之,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我們老師就要更多地關注學生,走到他們中間去,和同學們打成一片,讓同學們在平時生活中忘記你是他的老師,而是把你當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 《中國教育改造》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 《教育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