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 要】目的:觀察中藥熏蒸療法在強直性脊柱炎治療中的臨床療效與總結分析。方法:選取60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收治時間為2019年1月-2020年2月,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治療組采用中藥熏蒸療法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治療;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比較3個月后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脊柱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Bath 強直性脊柱炎測量指數(shù)(BASMI)、炎癥病情活動指數(shù)(BASDAI)、血沉指標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藥熏蒸治療強直性脊柱炎臨床治療效果滿意。
【關鍵詞】中藥熏蒸;強直性脊柱炎;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9-0085-01
強直性脊柱炎屬于風濕免疫性疾病,是一種以累及骶髂關節(jié)和脊柱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病變部位為骶髂關節(jié),逐漸累及腰椎、胸椎、頸椎及外周關節(jié),常表現(xiàn)為腰骶部鈍痛、晨僵、半夜痛醒翻身困難,活動后減輕。隨著疾病的進展,由腰椎向胸椎、頸椎發(fā)展,出現(xiàn)脊柱畸形。并且會侵襲多個系統(tǒng),出現(xiàn)眼部、肺部、心臟、腸道等關節(jié)外的病變[1]。在我國,強直性脊柱炎好發(fā)于青壯年,發(fā)病年齡通常在13-31歲,男性多于女性?,F(xiàn)階段強直性脊柱炎病因尚不明確,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現(xiàn)強直性脊柱炎的發(fā)生與遺傳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多個因素具有很大的關系。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目前尚無法治愈,一般西醫(yī)多以非甾體類抗炎藥、抗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抗風濕藥物、糖皮質激素為主,對嚴重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可采取手術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在中醫(yī)學歸屬于痹病,有幾千年的歷史,在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中有著良好的作用。近年來大量臨床資料研究證明中醫(yī)在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中療效顯著[2-3]。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選擇
選取于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間在太康濟民骨科醫(yī)院康復科住院的60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 30 例。60 例患者中,男性 43 例,女性 17 例;年齡最小者 19 歲,最大者 60 歲;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長者 20 年。其中治療組平均年齡(41.16±9.97)歲,平均病程(6.11±4.61)年;對照組平均年齡(39.36±8.19)歲,平均病程(6.73±4.78)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納入標準:①年齡在18~65 歲之間者; ②符合強直性脊柱炎西醫(yī)診斷標準[4];③臨床資料齊全;④同意接受本次研究所要求的3 個月的治療和檢查;⑤簽署臨床研究知情同意書。
1.3排除標準:①強直性脊柱炎病情晚期者; ②皮膚破潰、感染者; ③重疊其他風濕免疫疾病者; ④合并嚴重心、腦、腎、肝等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⑤妊娠、哺乳期婦女; ⑥藥物過敏者;⑦有高熱、結核病、急性化膿性、傳染性病變及腫瘤者[5]。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選擇
將60例本院康復科收治的符合上述標準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
2.2 治療方案
對照組:①醋氯芬酸腸溶膠囊(50mg)1粒 口服 2/日; ②來氟米特片 10mg? 1 片 口服 1/日。治療療程:3 個月。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中藥熏蒸治療,方選我科自擬中藥熏蒸藥方:炒蒼術 60g,赤芍45g,川牛膝60g,制川烏10g,獨活60g,羌活60g,桂枝60g,紅花30g,木瓜60g,秦艽60g,青風藤45g,威靈仙60g,五加皮45g,川芎45g,千年健90g,蘇木90g。
操作方法:將自擬中藥熏蒸藥方水煎至400ml,放入熏蒸床藥箱內,蒸汽溫度控制在45℃左右;患者仰臥于熏蒸床上,每次熏蒸30min,每日1次,2周為一個療程,間隔2周后再行第二個療程,共三個療程,為時 3 個月。
2.3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VAS疼痛評分、BASDAI、BASMI、血沉指標水平及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制定的中醫(yī)疾病療效評定標準,分為四個臨床痊愈、顯效、有效、無效四個等級。
2.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 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結果
3.1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后的VAS 疼痛評分、BASDAI、BASMI指標均較治療前有顯著改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2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后的ESR指標均較治療前有顯著改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3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 86.67%,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4 討論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目前對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一般認為強直性脊柱炎的發(fā)病與遺傳因素、免疫因素等有關,現(xiàn)在還沒有完全根治的方法,但如果患者能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可以緩解癥狀,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并改善預后。兩千年前中醫(yī)學就已經對強直性脊柱炎有所研究,但中醫(yī)學并沒有"強直性脊柱炎”
這一病名,根據(jù)發(fā)病特點和癥狀,將其歸為"痹證”范疇。中藥熏蒸是中醫(yī)傳統(tǒng)療法,歷史悠久,通過中藥液加熱后產生的蒸汽來對身體進行治療,是將藥力與熱力聯(lián)合應用來刺激皮膚、腧穴,使體內邪氣隨汗而出,化氣而解 [6] ?,F(xiàn)代醫(yī)學認為熱力可以促使血液和淋巴循環(huán)加快,增加氧供給量,從而改善新陳代謝,緩解痙攣、降低肌張力 [7]。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過3個月的治療,治療組總有效率、VAS 疼痛評分、BASDAI、BASMI、血沉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本院自擬中藥熏蒸療法對強直性脊炎患者臨床療效滿意,可在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強直性脊柱炎診斷及治療指南[J]. 中華風濕病學雜志 ,2010,14(8):557-559.
[2]? 劉進超,李金學,賀志亮. 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yī)藥治 療 現(xiàn) 狀[J]. 國 際 中 醫(yī) 中 藥 雜 志 ,2014,36(12):1149-1152.
[3]? 李鶴 , 周學龍 , 王明杰 , 等 . 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yī)藥治療概況[J].風濕病與關節(jié)炎 ,2015,4(3):74-77.
[4]? 中華醫(y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 強直性脊柱炎診斷及治療指南 [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0,14 ( 8) : 557-559.
[5]?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 .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社 ,2001:119-123.
[6]? 何素梅,章合生.康復操配合中藥熏蒸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關節(jié)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4,17(1):71-73.
[7]? 范青.推拿結合中藥熏蒸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30 例臨床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2,3(1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