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5種植物源農(nóng)藥對黃脊竹蝗毒力及毒餌的制備與防治效果

      2020-09-02 09:59:42洪宜聰
      世界竹藤通訊 2020年4期
      關鍵詞:引誘劑苦參堿乳油

      洪宜聰

      (福建省沙縣林業(yè)局 福建三明 365050)

      黃脊竹蝗(CeracriskiangsuTsai)為網(wǎng)翅蝗科竹蝗屬,俗稱竹蝗、蝗蟲。主要危害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Carr. Mitford cv.pubescens)、剛竹(Ph.sulphureaCarr. A.‘Viridis’)、石竹(Ph.nudaMcClure)和方竹(ChimonobambusaquadrangularisFenzi Makino)等,嚴重為害時可吃光竹葉,使竹林如同火燒,受害竹林很少出筍并逐漸衰敗,造成竹腔內(nèi)積水,甚至枯死。

      近年來,福建省沙縣、順昌、邵武、浦城等地的毛竹林連續(xù)遭受黃脊竹蝗的為害,直至暴發(fā)成災。沙縣近幾年有116.2 hm2的毛竹林遭到黃脊竹蝗不同程度的為害,直接經(jīng)濟損失達268.6萬元。目前,在黃脊竹蝗的防治上大多采用噴霧、噴粉和噴煙等技術手段施放化學農(nóng)藥,雖可達到控災目的,但卻花費不少人力、物力和財力,還造成不同程度的環(huán)境污染、農(nóng)藥殘留和藥害產(chǎn)生等“3R”問題,而且一段時間后黃脊竹蝗又會卷土重來猖獗為害。

      植物源農(nóng)藥是利用植物的某些部位(根、莖、葉、花或果實)所含的穩(wěn)定的有效成分,使植物免遭或減輕有害生物的為害,具有低毒低殘留、對有害生物高效、與環(huán)境和諧、對非靶標生物相對安全等優(yōu)點[1-2]。近年來,有學者開展了利用植物源農(nóng)藥防治淡竹毒蛾幼蟲[3]、竹斑蛾幼蟲[4]、杉木扁長蝽[5]、黃紋竹斑蛾幼蟲[6]等的相關研究,但迄今未見有關植物源農(nóng)藥用于誘殺黃脊竹蝗的相關報道。

      昆蟲的生長發(fā)育必需攝入一定數(shù)量的物質(zhì)如氮素和鹽分等,才能完成生活史,然而植食性昆蟲單靠取食植物組織,很難獲得足夠的氮素或鹽分,必需采取各種補充營養(yǎng)的方式來滿足[7-8],在防治上常利用昆蟲的這些趨性,采取相應的誘捕誘殺措施。黃脊竹蝗成蟲具有“趨尿”的補充營養(yǎng)習性,在生產(chǎn)防治上常采取大量收集人尿,經(jīng)10 d左右發(fā)酵后作為引誘劑,并在其中加入胃毒的化學藥劑,用于誘殺黃脊竹蝗成蟲。但這種防治方式存在收集人尿困難、添加的胃毒化學藥劑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為探索適用于毒殺黃脊竹蝗成蟲的植物源農(nóng)藥,探尋一種或幾種制劑以替代人尿作為引誘劑,于2019年在福建沙縣開展了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1.2%煙堿·苦參堿乳油、0.5%藜蘆堿可溶液、4%魚藤酮乳油和1.5%苦參堿可溶液等5種植物源農(nóng)藥對黃脊竹蝗毒力測定,同時采用碳酸銨[(NH4)2CO3)]、碳酸氫銨(NH4HCO3)和氯化銨(NH4Cl)替代人尿開展引誘黃脊竹蝗成蟲試驗,并采用5種植物源農(nóng)藥與碳酸銨、碳酸氫銨和氯化銨等銨鹽混合制備毒餌,進行誘殺黃脊竹蝗成蟲試驗。進而篩選出碳酸銨、碳酸氫銨和氯化銨用于引誘黃脊竹蝗成蟲的最佳濃度,優(yōu)選出5種植物源農(nóng)藥的最適劑型、藥劑的最佳用量,以及農(nóng)藥與引誘劑的最佳配比度,旨在明確參試植物源農(nóng)藥對黃脊竹蝗毒力強度和制備誘殺毒餌的方法,揭示應用植物源農(nóng)藥和銨鹽誘殺黃脊竹蝗成蟲的關鍵技術,以期為黃脊竹蝗的綜合防治提供科學依據(jù)。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毛竹林位于福建省沙縣(北緯26°06′—26°41′,東經(jīng)117°32′—118°06′)的虬江街道、高橋鎮(zhèn)、富口鎮(zhèn),海拔310~520 m,為山地丘陵區(qū);年平均氣溫15.6~19.6 ℃,極端最低氣溫-7.1 ℃,極端最高氣溫40.1 ℃;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1 520~1 860 mm,無霜期308 d。試驗竹林面積為196.2 hm2,試驗昆蟲為黃脊竹蝗,蟲態(tài)為跳蝻和成蟲,蟲口密度22~37頭/株,蟲株率為21.7%~50.6%。在試驗毛竹林中分布有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苦櫧(Castanopsissclerophylla)、福建青岡(Cyclobalanopsischungii)等主要伴生樹種。林下植被為迎春(Jasminumnudiflorum)、杜鵑(Rhododendronsimsii)、山胡椒(Linderaglauca)、紫萼(Hostaventricosa)、地菍(Melastomadodecandrum)、烏蕨(Stenolomachusana)、狗脊蕨(Woodwardiajaponica)、淡竹葉(Lophatherumgracile)和芒萁(Dicanopterisdichtoma)等[9-10]。試驗毛竹林分的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試驗地基本情況

      2 試驗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1) 試驗昆蟲。在黃脊竹蝗的跳蝻期和成蟲期,分別從野外毛竹林內(nèi)捕捉黃脊竹蝗相應蟲態(tài)的活體,經(jīng)室內(nèi)飼養(yǎng)2 d后,分別挑取活動正常的、蟲體整齊個頭相近的黃脊竹蝗跳蝻和成蟲,依照試驗預案分裝至蟲籠內(nèi),備試。

      2) 試驗藥劑。95%分析純碳酸銨(廊坊鵬彩精細化工有限公司);95%分析純碳酸氫銨(廊坊鵬彩精細化工有限公司);99%分析純氯化銨(廊坊鵬彩精細化工有限公司);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陜西先農(nóng)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魚藤酮乳油(河北天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5%苦參堿可溶液(內(nèi)蒙古帥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煙堿·苦參堿乳油(苦參堿含量0.7%,煙堿含量0.5%;內(nèi)蒙古帥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5%藜蘆堿可溶液(中農(nóng)利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敵百蟲乳油(鄭州農(nóng)豐化工有限公司)。

      2.2 試驗方法

      1) 標準地設置。在黃脊竹蝗成蟲為害期,于試驗毛竹林中采用“品字型”方法設立若干個試驗樣點,清除樣點半徑10 m內(nèi)的雜草等,以便于統(tǒng)計黃脊竹蝗成蟲死亡數(shù),在試驗樣點呈品字形放置3個開口約15 cm的扁平容器,用于盛裝誘殺毒餌。

      2) 誘殺試驗前準備。將收集人尿液裝入潔凈的圓筒形塑料桶中(桶口直徑為20 cm),桶口蓋好紗布以防昆蟲等外物進入,置于室內(nèi)在自然條件下發(fā)酵,發(fā)酵期間日均氣溫為23.9 ℃,相對濕度為62%~76%,發(fā)酵10 d后置于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2.3 試驗內(nèi)容

      2.3.1 室內(nèi)毒力測定

      在預備試驗的基礎上,用二甲基亞砜(DMSO)為溶劑,將1.2%煙堿·苦參堿乳油、1.5%苦參堿可溶液、0.5%藜蘆堿可溶液、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4%魚藤酮乳油等藥劑稀釋成3.000、1.130、0.360、0.106、0.029 μL/mL等5個濃度,使用微量移液器將藥液滴于黃脊竹蝗2齡跳蝻和成蟲前胸背板處,每次點滴藥液0.5 μL,將跳蝻和成蟲放入有竹葉的蟲籠內(nèi),關好籠門,貼上標簽,置于通風室內(nèi)。對照處理為點滴二甲基亞砜原液,每次點滴0.5 μL,每個處理30頭黃脊竹蝗2齡跳蝻和成蟲,每處理重復3次。分別于0、12、24、36 h統(tǒng)計各處理的幼蟲死亡率,LC50和相關系數(shù),并分析檢驗其可靠性程度[11-12]。

      2.3.2 毒餌配制及誘殺試驗

      1) 不同濃度引誘劑的配制。依據(jù)人尿中NH4的大致含量,以水為溶劑,將碳酸銨、碳酸氫銨和氯化銨溶液(引誘劑)分別配制成40、50、60、70、80、90、100、110和120 g/L的水溶液,由于碳酸銨、碳酸氫銨和氯化銨揮發(fā)性較強,為保證實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其水溶液配制必須現(xiàn)配現(xiàn)用,配制后應密封保存。

      在引誘劑的各濃度梯度中,以藥劑與引誘劑(碳酸銨、碳酸氫銨和氯化銨溶液,下同)的體積比為1∶50的比例加入20%敵百蟲乳油,同時在預收集的人尿中,按藥劑與人尿的體積比為1∶50的比例加入20%敵百蟲乳油,配制成毒餌。選擇晴好天氣,按試驗方案于上午9∶00前,在預設樣點的容器中分別加入各濃度梯度毒餌,每天17∶00后調(diào)查樣點半徑10 m范圍內(nèi)黃脊竹蝗成蟲的死亡情況,連續(xù)觀察7 d,統(tǒng)計7 d黃脊竹蝗成蟲的總死亡數(shù)。每個處理重復4次,并設立配制清水+藥劑的毒餌作為對照。分析不同濃度的碳酸銨、氯化銨和碳酸氫銨對黃竹蝗“趨尿”習性的引誘效果。

      2) 不同用藥量的毒餌配制及誘殺。根據(jù)不同濃度配比的引誘劑對黃脊竹蝗成蟲的引誘試驗結(jié)果,將碳酸銨、碳酸氫銨和氯化銨等引誘劑分別配制相應最佳濃度配比的水溶液,按藥劑與引誘劑的體積比為1∶15、1∶20、1∶30、1∶40和1∶50等5個濃度水平,分別以a、b、c、d和e表示,分別加入1.2%煙堿·苦參堿乳油、1.5%苦參堿可溶液、0.5%藜蘆堿可溶液、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4%魚藤酮乳油和20%敵百蟲乳油,配制成毒餌。選擇晴好天氣,按試驗方案于上午9∶00前,在預設樣點的容器中分別加入上述毒餌,每天17∶00后調(diào)查樣點半徑10 m范圍內(nèi)黃脊竹蝗成蟲的死亡情況,連續(xù)觀察7 d,統(tǒng)計7 d黃脊竹蝗成蟲的總死亡數(shù)。每個處理重復4次,并設立配制“清水+藥劑”的毒餌作為對照。對比藥劑與引誘劑不同的體積比制備出的毒餌的誘殺效果,分析優(yōu)選出各藥劑與引誘劑的最佳體積比。

      3) 不同植物源農(nóng)藥的誘殺效果。將碳酸銨、碳酸氫銨和氯化銨等引誘劑分別按相應最佳濃度配比配制成水溶液,以各藥劑與引誘劑的最佳體積比,分別加入1.2%煙堿·苦參堿乳油、1.5%苦參堿可溶液、0.5%藜蘆堿可溶液、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4%魚藤酮乳油和20%敵百蟲乳油,配制成毒餌。按上述方法誘殺并統(tǒng)計7 d黃脊竹蝗成蟲的總死亡數(shù)。每個處理重復4次。對比分析以5種植物源農(nóng)藥作為胃毒劑的誘殺效果。

      2.4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對各處理獲取的數(shù)據(jù)采用Excel2007進行分析處理,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濃度引誘劑間、農(nóng)藥的不同用量間等處理對黃脊竹蝗誘殺效果的差異,分析不同農(nóng)藥對黃脊竹蝗的胃毒強度的差異[13],并采用LSD法對各處理進行多重比較。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室內(nèi)毒力測定

      參試植物源農(nóng)藥對黃脊竹蝗跳蝻室內(nèi)毒力強度測定見表2。從中可知,參試藥劑對黃脊竹蝗跳蝻均有較強的殺蟲作用,以1.2%煙堿·苦參堿乳油的毒力最強,0.5%藜蘆堿可溶液最弱。參試藥劑對黃脊竹蝗跳蝻的毒力強度從大到小依次為:1.2%煙堿·苦參堿乳油、1.5%苦參堿可溶液、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4%魚藤酮乳油、0.5%藜蘆堿可溶液。

      表2 參試農(nóng)藥對黃脊竹蝗跳蝻室內(nèi)毒力測定結(jié)果

      參試植物源農(nóng)藥對黃脊竹蝗成蟲室內(nèi)毒力測定結(jié)果見表3。從表3可知,藥劑對黃脊竹蝗成蟲均有較強的殺蟲作用,以1.2%煙堿·苦參堿乳油的毒力最強,0.5%藜蘆堿可溶液毒力最弱。參試藥劑對黃脊竹蝗成蟲的毒力強度從大到小依次為1.2%煙堿·苦參堿乳油、1.5%苦參堿可溶液、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4%魚藤酮乳油、0.5%藜蘆堿可溶液。

      表3 參試農(nóng)藥對黃脊竹蝗成蟲室內(nèi)毒力測定結(jié)果

      3.2 野外誘殺試驗

      3.2.1 不同濃度引誘劑的誘殺效果

      圖1展示了不同濃度的引誘劑誘殺黃脊竹蝗成蟲的效果。從圖1可得,黃脊竹蝗的誘殺數(shù)量是隨著碳酸銨、碳酸氫銨和氯化銨溶液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而增多,70 g/L濃度配比的碳酸銨誘殺了(63±9)頭黃脊竹蝗成蟲,與人尿誘殺的數(shù)量(65±10)頭相近,其誘殺數(shù)量顯著高于其它濃度配比(P<0.05);40 g/L的濃度配比誘殺了(17±6)頭黃脊竹蝗成蟲,顯著低于其它濃度配比(P<0.05)。當碳酸氫銨的濃度配比為80 g/L時,其誘殺了(62±7)頭黃脊竹蝗成蟲,與人尿誘殺的數(shù)量相近;40 g/L的濃度配比誘殺最少,只誘殺了(15±6)頭黃脊竹蝗成蟲。氯化銨對黃脊竹蝗的誘殺數(shù)量以90 g/L的濃度配比最多,誘殺了(58±8)頭黃脊竹蝗成蟲,亦與人尿誘殺的數(shù)量相近,40 g/L的濃度配比誘殺最少,只誘殺了(12±5)頭黃脊竹蝗成蟲。經(jīng)方差分析,不同的碳酸銨溶液(P=0.031)、碳酸氫銨溶液(P=0.039)和氯化銨溶液(P=0.041)質(zhì)量濃度的誘殺效果存在顯著差異(P<0.05),3種水溶液在誘殺效果上,碳酸銨質(zhì)量濃度為40、50和60 g/L與70、80、90、100、110、120 g/L和人尿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40、50和60 g/L相互間亦有顯著差異(P<0.05),而70、80、90、100、110、120 g/L和人尿相互間無顯著差異(P>0.05);碳酸氫銨質(zhì)量濃度為40、50、60和70 g/L與80、90、100、110、120 g/L和人尿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40、50、60和70 g/L相互間亦有顯著差異(P<0.05),而80、90、100、110、120 g/L和人尿相互間無顯著差異(P>0.05);氯化銨質(zhì)量濃度為40、50、60、70和80 g/L與90、100、110、120 g/L和人尿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40、50、60、70 g/L和80 g/L相互間亦有顯著差異(P<0.05),而90、100、110、120 g/L和人尿間差異不顯著(P>0.05)。表明當碳酸銨、碳酸氫銨、氯化銨水溶液的質(zhì)量濃度分別大于70、80和90 g/L時,其誘殺黃脊竹蝗成蟲的數(shù)量無顯著差異(P>0.05),誘殺效果相同,可達到采用人尿誘殺的效果。因此,在誘殺黃脊竹蝗成蟲的實際生產(chǎn)應用中,碳酸銨水溶液的最佳質(zhì)量濃度為70 g/L,碳酸氫銨水溶液的最佳質(zhì)量濃度為80 g/L,氯化銨水溶液的最佳質(zhì)量濃度為90 g/L。

      圖1 不同濃度引誘劑誘殺黃脊竹蝗成蟲的效果

      3.2.2 不同濃度水平的農(nóng)藥誘殺黃脊竹蝗的效果

      圖2—圖5為分別以碳酸銨、碳酸氫銨、氯化銨和人尿為引誘劑時不同濃度水平的農(nóng)藥誘殺黃脊竹蝗的效果。

      注:a、b、c、d、e分別表示藥劑與引誘劑的體積比為1∶15、1∶20、1∶30、1∶40、1∶50。下同。圖2 不同濃度的農(nóng)藥誘殺黃脊竹蝗成蟲的效果(以碳酸銨為引誘劑)

      圖4 不同濃度的農(nóng)藥誘殺黃脊竹蝗成蟲的效果(以氯化銨為引誘劑)

      圖5 不同濃度的農(nóng)藥誘殺黃脊竹蝗成蟲的效果(以人尿為引誘劑)

      1) 1.2%煙堿·苦參堿乳油和1.5%苦參堿可溶液2種農(nóng)藥的5個濃度水平,對黃脊竹蝗誘殺的效果有差異(P<0.05),以a、b和c濃度水平效果最好,d、e濃度水平效果較差。經(jīng)方差分析,a、b和c濃度相互間在誘殺黃脊竹蝗效果上無顯著差異(P>0.05),且與20%敵百蟲乳油間亦無顯著差異(P>0.05),但與d、e濃度水平間則存在顯著差異(P<0.05),d、e濃度水平和20%敵百蟲乳油相互間均有顯著差異(P<0.05)。表明這2種植物源農(nóng)藥的d、e濃度對黃脊竹蝗誘殺的效果不佳,a、b和c濃度水平效果理想。根據(jù)“農(nóng)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14],在生產(chǎn)應用時,這2種植物源農(nóng)藥誘殺黃脊竹蝗的最佳田間配比度為c濃度水平,即藥劑與引誘劑的體積比為1∶30。

      2) 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4%魚藤酮乳油這2種農(nóng)藥的5個濃度水平,對黃脊竹蝗誘殺的效果差異較大(P<0.05),以a和b濃度水平效果最好,c、d和e濃度水平效果較差。經(jīng)方差分析,a和b濃度相互間在誘殺黃脊竹蝗效果上無顯著差異(P>0.05),且與20%敵百蟲乳油間亦無顯著差異(P>0.05),但與c、d和e濃度間則存在顯著差異(P<0.05),c、d、e濃度和20%敵百蟲乳油相互間均有顯著差異(P<0.05)。表明這2種植物源農(nóng)藥的c、d和e濃度對黃脊竹蝗誘殺的效果較差,a和b濃度水平效果理想。根據(jù)“農(nóng)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在生產(chǎn)應用時,這2種植物源農(nóng)藥誘殺黃脊竹蝗的最佳田間配比度為b濃度水平,即藥劑與引誘劑的體積比為1∶20。

      3) 0.5%藜蘆堿可溶液的5個濃度水平,4個濃度水平對黃脊竹蝗的誘殺效果不理想,只是a濃度水平表現(xiàn)出的效果較佳,其余濃度水平即:b、c、d和e濃度水平效果不理想。經(jīng)方差分析,a濃度水平與20%敵百蟲乳油在誘殺黃脊竹蝗效果上差異不顯著(P>0.05),但與b、c、d和e濃度水平間則存在顯著差異(P<0.05),b、c、d、e濃度水平和20%敵百蟲乳油相互間均有顯著差異(P<0.05)。表明0.5%藜蘆堿可溶液的b、c、d和e濃度水平對黃脊竹蝗誘殺的效果不佳,a濃度水平效果理想。根據(jù)“農(nóng)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在生產(chǎn)上,應用0.5%藜蘆堿可溶液誘殺黃脊竹蝗時,其最佳田間配比度為a濃度水平,即藥劑與引誘劑的體積比為1∶15。

      3.2.3 不同農(nóng)藥類型對黃脊竹蝗的胃毒強度

      不同農(nóng)藥的胃毒作用會有差異,因此各藥劑所制備的毒餌誘殺黃脊竹蝗在數(shù)量上存在差異。從圖2—圖5可知,以碳酸銨、碳酸氫銨、氯化銨和人尿為引誘劑,在藥劑與引誘劑的體積比相同的條件下,參試藥劑對黃脊竹蝗毒殺的數(shù)量均以1.2%煙堿·苦參堿乳油最多,0.5%藜蘆堿可溶液則最少。同一體積比的參試藥劑,對黃脊竹蝗成蟲的毒殺效果從大到小依次為:1.2%煙堿·苦參堿乳油、1.5%苦參堿可溶液、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4%魚藤酮乳油、0.5%藜蘆堿可溶液(圖6)。經(jīng)方差分析,相同體積比的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1.2%煙堿·苦參堿乳油、0.5%藜蘆堿可溶液、1.5%苦參堿可溶液和4%魚藤酮乳油,對黃脊竹蝗毒殺效果相互間存在差異(P<0.05),1.5%苦參堿可溶液與1.2%煙堿·苦參堿乳油間差異不顯著(P>0.05),且與20%敵百蟲乳油間亦無顯著差異(P>0.05),1.2%煙堿·苦參堿乳油、1.5%苦參堿可溶液與4%魚藤酮乳油、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和0.5%藜蘆堿可溶液間差異顯著(P<0.05)。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4%魚藤酮乳油與0.5%藜蘆堿可溶液間有顯著差異(P<0.05),與20%敵百蟲乳油間差異亦顯著(P<0.05),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與4%魚藤酮乳油間差異不顯著(P>0.05),0.5%藜蘆堿可溶液與20%敵百蟲乳油間差異極顯著(P<0.05)。表明上述5種藥劑對黃脊竹蝗成蟲的胃毒強度差異較大,1.2%煙堿·苦參堿乳油和1.5%苦參堿可溶液對黃脊竹蝗成蟲的胃毒作用可與20%敵百蟲乳油相媲美。

      圖6 不同農(nóng)藥類型誘殺黃脊竹蝗成蟲的效果

      4 結(jié)論與討論

      研究結(jié)果顯示,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1.2%煙堿·苦參堿乳油、0.5%藜蘆堿可溶液、1.5%苦參堿可溶液和4%魚藤酮乳油等5種植物源農(nóng)藥對黃脊竹蝗跳蝻及成蟲均有很強的毒力作用。選用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70、80和90 g/L的碳酸銨、碳酸氫銨和氯化銨水溶液作為引誘劑,以藥劑與引誘劑的體積比為1∶30加入1.2%煙堿·苦參堿乳油或1.5%苦參堿可溶液,或以1∶20體積比加入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或4%魚藤酮乳油,或以1∶15體積比加入0.5%藜蘆堿可溶液,用上述方法所配制的毒餌,對黃脊竹蝗成蟲有很好的毒殺作用。

      黃脊竹蝗成蟲對適當濃度的碳酸銨、碳酸氫銨和氯化銨水溶液表現(xiàn)出較強的趨向性,這與方蓉等[15]的研究結(jié)果相符合。本研究在研究碳酸銨、碳酸氫銨和氯化銨水溶液對黃脊竹蝗成蟲引誘效果的基礎上,在各水溶液中加入5種植物源農(nóng)藥,制備出誘殺黃脊竹蝗成蟲的新型無公害毒餌。

      研究結(jié)果表明,黃脊竹蝗成蟲對碳酸銨、碳酸氫銨或氯化銨有明顯的喜好和趨向,且與對人尿的喜好相近,碳酸銨、碳酸氫銨或氯化銨具有與人尿相同功效,對黃脊竹蝗成蟲有較強引誘性。因此碳酸銨、碳酸氫銨和氯化銨可取代人尿應用于引誘黃脊竹蝗成蟲,從而可解決無法收集足量人尿用以大規(guī)模誘殺黃脊竹蝗成蟲的問題,使得利用黃脊竹蝗成蟲的“趨尿”這一特性的相關防治技術措施得以廣泛推廣與應用。

      研究結(jié)果還表明,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1.2%煙堿·苦參堿乳油、0.5%藜蘆堿可溶液、1.5%苦參堿可溶液和4%魚藤酮乳油等5種植物源農(nóng)藥具有很強的胃毒作用,可取代常用的胃毒化學藥劑,利用這5種植物源農(nóng)藥制備的毒餌,藥劑性能穩(wěn)定,殺蟲毒力強,不易產(chǎn)生抗藥性,只對靶標昆蟲產(chǎn)生作用,藥后不會污染環(huán)境,具備高效、低毒、無殘留、持續(xù)期長和與環(huán)境友好等特點[16-20]。因此,這5種藥劑可廣泛用于誘殺黃脊竹蝗成蟲生產(chǎn)中。這與花愛梅、曾榮樟和洪宜聰?shù)难芯拷Y(jié)論相同[21-27],與本試驗的毒力測定結(jié)果相符。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同一配比度時,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卻表現(xiàn)出比0.5%藜蘆堿可溶液更好的胃毒功效,1%苦參·藜蘆堿可溶液屬苦參堿和藜蘆堿混合藥劑,其混合后表現(xiàn)出的殺蟲功效增強,下階段可進一步對混合劑型的植物源農(nóng)藥是否有增強藥效的作用展開研究。

      關于昆蟲趨泥行為的動力眾說紛紜,有研究認為,在炎熱干燥的條件下,黃脊竹蝗成蟲的體型較大,在其取食、交配及產(chǎn)卵等行為過程中需要通過補充水分來平衡其自身的水分,補充水分可能是激發(fā)昆蟲趨泥行為的動力之一[28-29]。本研究設置“清水+藥劑”的毒餌沒有誘殺到黃脊竹蝗成蟲,這可能是因為本研究區(qū)地處丘陵,且處在坡的中下部,山頂上有一定面積的闊葉林,闊葉林的蓄水功能使得黃脊竹蝗成蟲較易找到水源。

      昆蟲對外部環(huán)境的刺激所表現(xiàn)出“趨”“避”行為稱為昆蟲的趨性,為長期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本研究利用黃脊竹蝗成蟲的趨泥特性,以適當?shù)臐舛葘⑻妓徜@、碳酸氫銨或氯化銨按一定配比度與5種植物源農(nóng)藥混合制備出的毒餌,誘殺效果十分理想,可大量誘殺黃脊竹蝗成蟲。該方法制備取材容易,可大面積反復應用于防治黃脊竹蝗成蟲,能大幅降低竹林中黃脊竹蝗成蟲的蟲口數(shù)量及其下一代蟲口基數(shù),從而使竹林有蟲不成災,進而保護竹林生物多樣性,維護竹林生態(tài)平衡[30],可在防治生產(chǎn)實踐中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引誘劑苦參堿乳油
      桔小實蠅引誘劑篩選
      “60%敵畏馬乳油”農(nóng)藥對家蠶殘毒性調(diào)查
      四種草地貪夜蛾測報型性引誘劑的誘捕效果對比
      湖北植保(2021年5期)2021-10-20 02:34:56
      苦參堿對乳腺癌Bcap-37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
      中成藥(2018年12期)2018-12-29 12:25:54
      魚藤酮乳油中魚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測定
      氧化苦參堿對SGC7901與ECV304的體外活性比較研究
      F2型和APF-1持久型引誘劑對松墨天牛的林間誘捕效果比較
      兩種新型松褐天牛引誘劑不同空間位置誘捕效果比較
      維藥苦豆子中苦參堿的提取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學用藥推薦名錄
      张家口市| 德格县| 右玉县| 广宗县| 秦安县| 贵阳市| 隆化县| 鄂托克前旗| 正宁县| 那坡县| 南通市| 浏阳市| 诸城市| 通河县| 贵定县| 昌江| 罗平县| 惠水县| 博乐市| 黑山县| 玉田县| 科技| 三门县| 玉田县| 博乐市| 阳西县| 宜章县| 淅川县| 普陀区| 平远县| 天峻县| 铜川市| 广昌县| 界首市| 昌宁县| 积石山| 长寿区| 永寿县| 开江县| 黄冈市|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