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
(南通市中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001)
近年來,婦科疾病發(fā)生率居高不下,腹腔鏡手術在治療婦科疾病方面,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痛苦小、機體恢復快等優(yōu)點[1],不會給患者造成較大傷害,在臨床廣泛應用。但同時也要注意,婦科疾病患者在接受腹腔鏡治療后,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術后護理措施,幫助患者積極配合術后治療工作,對于患者身體恢復具有重要意義[2]。針對這一問題,本研究將80例婦科腹腔鏡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通過分組觀察,探究婦科腹腔鏡術后護理干預改善下床活動和舒適度的影響,詳細如下。
本次實驗2018年9月~2019年3月將我院80例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應用完全隨機數字分組法,將40例患者納入觀察組,40例患者納入對照組?;颊呋A資料為:觀察組中,均為女性,已婚31例,未婚9例;患者年齡21~54歲,平均(38.5±2.7)歲。對照組中,所有患者為女性,已婚和未婚的病例數分為為30例、10例;患者年齡20~55歲,平均(39.1±2.3)歲。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差異不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包括:①責護講解疾病發(fā)病原因、治療原則及術前術后注意事項等等,利于病員及家屬了解疾病并能夠配合護理工作;②術前給予飲食指導,做好胃腸道的準備;術后根據醫(yī)囑進行飲食指導;③責護及時評估病人有無不良心理情緒,通過評估的結果進行干預及疏導。在患者的治療環(huán)境方面,也要定期進行消毒等,避免出現交叉感染的情況,并且要將患者的病例和查房情況準確記錄。最后叮囑患者定期到醫(yī)院復查,配合醫(yī)生觀察身體的恢復情況。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上①疼痛干預:手術的應激反應會增加術后病人的疼痛度,術后回室即刻對患者進行疼痛評分,指導其進行深而慢的呼吸,每日10 min;術后6 h,可給予按揉肩頸部部,緩解腹腔鏡手術二氧化碳刺激導致的肩頸痛。給予病人氧療,控制氧流量為3 L/min;疼痛評分大于4分,遵醫(yī)囑使用鎮(zhèn)痛泵。②活動指導:有引流管的患者下床前先傾倒尿液,將尿袋和引流袋固定于膝蓋上10 cm處。注意妥善固定并避免拉扯和滑脫,告知患者過程中有任何不適立即停止活動臥床休息。術后6小時后給予患者半臥位;起床五部曲:(1)先將患者床頭逐漸搖高至80~90度,協(xié)助患者取坐位;(2)照護者站于患者的右側,正面向患者,左手環(huán)抱患者頸背后方,右手抓握患者左手臂,讓患者左手抓握照護者右手坐于床緣5分鐘;(3)患者在陪同下,雙下肢放下床沿,坐10~20分鐘無頭暈心悸胸悶氣急等不適癥狀;(4)患者雙手扶床欄,在護士和家屬攙扶下床旁站立3~5分鐘無頭暈心悸胸悶氣急等不適。第一次下床活動時間不超過30分鐘。
①統(tǒng)計兩組患者在術后的活動情況,對比可下床活動的病例數;②擬定舒適度評價表,在護理完成后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者的舒適度評分結果。
所有數據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1.0中,計數資料(%)進行卡方檢驗(x2);而計量資料(±s)進行t檢驗,兩類數據經過檢驗后均可得到P值,評定具有顯著差異的標準為P<0.05。
在護理完成后,觀察組中36例患者均可下床活動90.0%,對照組中可下床活動的患者有26例65.0%,觀察組明顯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的舒適度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差異顯著,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的下床活動情況和舒適度比較[n(%),±s]
表1 兩組患的下床活動情況和舒適度比較[n(%),±s]
組別 例數 下床活動(例) 舒適度(分)觀察組 n=40 36(90.0) 76.34±5.79對照組 n=40 26(65.0) 58.38±4.87 x2/t 10.6874 12.5873 P<0.05 <0.05
近年來,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嚴重危害著女性身體的健康,不僅對女性造成身體造成較大傷害,還可能導致婦女不孕不育,影響家庭和諧,需要引起重視。腹腔鏡手術的應用,讓女性的疾病得到有效治療的同時,還能讓盡可能讓患者在較短時間內康復,并且腹腔鏡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術后護理方面,從健康教育、心理、飲食、日常等多個方面來開展,讓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工作的開展,提升手術治療效果[3]。本次研究中,抽取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80例進行對比分析,結合實驗結果,通過對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指導后,患者下床活動能力明顯更佳,舒適度也更高,護理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在術后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的舒適度,減輕患者病痛,患者可以盡早下床活動,有助于患者身體康復,值得推廣。有研究表明,通過實施快速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可明顯減少患者出現盆 腔粘連、腸粘連、腹脹、惡心嘔吐等并發(fā)癥,同時還使得患者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等明顯縮短[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