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眉,陳碧舒,申昌連,陳深泉,胡鳳勤
(廣東省肇慶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手術室,廣東 肇慶 526060)
腎癌根治術是腎癌最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1]。如何減少患者術后并發(fā)癥,促進患者康復,同時進一步消除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仍然是目前臨床的重要工作[2]。循證護理通過護理經驗與護理技能的融合,能夠制定更加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提高護理質量和效率,從而對手術治療效果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3]。本次研究將循證護理運用于腹腔鏡腎癌根治術患者的手術室護理,對比分析手術室循證護理相比于常規(guī)護理的優(yōu)勢?,F(xiàn)將本次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進行腎癌根治術的患者30例。排除標準:①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③患有免疫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學會批準進行。
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5例。觀察組男9例,女6例,年齡(53.44±11.34)歲;對照組男11例,女4例,年齡(52.86±10.8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術前對患者進行訪視,詢問患者有無不適,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要;術中協(xié)助患者配合;術后觀察患者傷口的恢復情況,指導患者飲食和活動。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開展循證護理[5],包括:①成立循證護理組,組織腎癌根治術相關護理經驗的培訓,補充護理經驗;共同商討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以及出現(xiàn)原因。②根據(jù)討論結果,在各大文獻庫中查找相關文獻,并結合本院相關護理經驗,制定護理措施。具體包括:巡回護士職責:完成手術室布局,將腹腔鏡成像系統(tǒng),置于患者頭側上方,將自動氣腹機、高頻電刀、超聲刀等依次擺放于病人右側。建立靜脈通路,協(xié)助氣管插管,麻醉后為患者留置尿管,用眼膏保持患者雙眼濕潤。配合醫(yī)師擺好手術體位:采用健側臥位,雙上肢置于托手架,外展不超過90°,腋窩處墊軟枕以免神經受壓。頭頸部墊頭圈以免耳廓受壓。髖關節(jié)伸直、膝關節(jié)屈曲90°,膝關節(jié)處墊軟枕。連接并調好儀器參數(shù)。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做好保溫。器械護士職責:提前30min清點器械,清除手術步驟,在術中準確及時地傳遞器械。術中注意觀察鏡頭是否模糊,若模糊及時清潔。術畢仔細清點手術器械與用物,確保無遺漏。③患者清醒后,及時告知患者手術順利,詢問患者感受,穩(wěn)定患者情緒。
①兩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等待時間、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肛門排氣時間;②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SAS和SDS評分。心理狀態(tài)的調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SAS≥50分表示存在焦慮狀態(tài),SDS≥50分表示存在抑郁狀態(tài)。
采用SPSS 23.0來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術后進入手術室后等待時間、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等指標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進入手術室后等待時間(min) 手術時間(min) 下床活動時間(d) 肛門排氣時間(d)對照組 15 35.15±6.18 165.24±34.81 1.47±0.58 1.53±0.62觀察組 15 26.83±5.26 144.63±24.95 2.61±0.74 2.17±0.72 t 5.02 2.36 5.94 3.30 P 0.00 0.02 0.00 0.00
兩組患者術前SAS和SDS評分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的兩項指標較術前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組間比較顯示,觀察組兩項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腹腔鏡手術的操作步驟更加復雜,技術難度更大,對醫(yī)師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且腹腔鏡手術由于視野受限的原因,可能導致患者產生一些開腹手術少見的并發(fā)癥,從而影響患者的預后[4]。另外,腎癌患者心理狀態(tài)較差,容易在術前或術后產生嚴重的焦慮、抑郁情緒。不僅影響患者的手術配合,也不利于患者術后的康復。護理作為手術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科學有效的手術室護理,對提高手術質量,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具有關鍵作用[5]。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SAS和SDS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SAS和SDS評分比較(±s)
注:*與手術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SAS SDS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對照組 15 68.13±5.26 46.57±4.38* 71.02±7.59 60.52±9.34*觀察組 15 67.54±5.42 39.27±4.19* 70.46±7.66 45.18±6.35*t 0.38 5.90 0.32 6.65 P 0.70 0.00 0.75 0.00
本研究通過成立循證護理小組,嚴格分工,確保護理工作無遺漏。針對腹腔鏡腎癌根治術患者的特點,通過查詢各大文獻庫并結合我院經驗,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包括術前完善準備、術中嚴格分工,以確保手術高效有序地完成。注重患者關懷,確保患者不產生不必要的損傷。在劉曉菲[6]的研究中,通過全程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有效減少了腹腔鏡腎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室循證護理患者的進入手術室后等待時間、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等指標均顯著短于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伍燕青[10]的研究中,采用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說明合理的護理干預對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有效。本次實驗結果顯示,通過循證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較對照組有更明顯的改善。
綜上所述,對腹腔鏡腎癌根治術患者采用手術室循證護理,能夠提高手術效率,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有助于患者術后康復,具有較高的運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