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是學生一生中最重要的學習階段,因為學生即將面臨人生中的第一次最重要的考試——高考。每個班級都會有這樣一批學生,他們注意力更加集中在玩耍上,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明確的學習目標,各項考試中拉低全班的平均分,被稱為“后進生”,管理和轉化后進生學習狀態(tài),是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將對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進行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進行探討并提出幾點行之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歷史;后進生;轉化工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3-0230-01
前言
后進生都是因為某一原因,變得失去學習興趣,在學校學習生活中表現(xiàn)的無所謂,滿不在乎,比起學習,更愿意挑釁教師。在高中學習階段,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教學手段,尋找后進生不愛學習的原因,對癥下藥,用愛來感化學生,幫助后進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tài)度,轉化班級后進生的學習能力,在班級中形成積極向上的學風,鼓勵全班學生一起努力奮斗,全員考上大學或找到新的方式實現(xiàn)自身價值。
1.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用“愛”來感化學生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為了幫助后進生提高歷史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高歷史成績,教師要比之前付出更多的細心和耐心,因為這些后進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間不會相應歷史知識的,而是長時間遺留的。學生有可能從小學或初中時就已經(jīng)變得不喜歡學習,不喜歡和教師互動,逆反心理嚴重,教師說東偏往西。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給予學生更多的耐心,用“愛”來感化學生。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像朋友的關愛和父母的關愛一樣,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使學生愿意敞開心扉接受教師的關愛,引導學生逐漸改變自己原有的不正確的想法,改變傳固有的觀念,開始接受來自教師和同學的關愛,接受教師和學生的幫助,嘗試學習知識培養(yǎng)歷史學習興趣逐漸開始愿意和大家一起互動,分享自己關于歷史上的見解和意見,調動學生參與歷史教學的積極性。
2.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真誠的和后進生交朋友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尊重,愛護,啟發(fā)后進生。首先就要正確的看待后進生學習上的差異。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觀察學生后進生身上存在的閃光點,并將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加以放大。給予肯定和鼓勵。然后,教師要真誠的和后進生做朋友。在教學中從后進生的思維模式上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幫助學生分析自己排斥學習的原因,對癥下藥,幫助學生重新建立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尊重每一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為了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幫助后進生提高歷史學習興趣,提高歷史學習成績,教師要更加要尊重每一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尊重每一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以及在教學中給學生更多的尊重,維護學生脆弱的自尊心。比如有的學生,他因為一次考試沒有考好,被教師惡意的批評,惡意的詆毀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教師找到原因之后細致分析學生心理,學生求認同,求尊重的心理非常嚴重。那么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不斷肯定和鼓勵學生,當學生稍微有一點進步時,要及時認可學生的進步,比如學生記住了歷史年限表,那么教師就要給予學生物質或精神上的激勵,一個本或一支筆都是教師的對學生的認可,然后再鼓勵學生記住每一個歷史年限中發(fā)生的重大事跡,當學生一次兩次得到教師的認可時,逐漸能幫助學生建立歷史學習的信心,培養(yǎng)歷史學習興趣,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4.教師給予后進生更多的耐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實際教學生活中,在與后進生相處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學效率,恰當?shù)奶幚砗脦熒P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后進生的行為特點中就包含與教師進行對抗,教師說東偏往西,產(chǎn)生這種行為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學生年齡小,沒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不理解教師的苦心,不理解教師教學目的和教師的責任導致的。那么在教學中教師要更加善于調整自己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將自己的教學位置擺放在和學生認知能力同一水平上,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和處理事情,感受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思維模式,然后再引導學生,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信心、耐心、關愛并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不能隨意貶低學生,避免給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創(chuàng)傷,要維護學生自尊心,細心觀察學生的面部表情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當學生發(fā)生變化時,教師第一時間給學生關愛,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逐漸就能和學生建立好師生關系。
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為了做好后進生的教學工作,教師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用“愛”來感化學生,真誠的和后進生交朋友,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感,引導學生接受歷史學科,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習興趣;尊重每一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引導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教師給予后進生更多的耐心,和后進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以上方式,促進后進生轉變學習狀態(tài),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 李鴻玉.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后進生的成因及轉化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5):521.
作者簡介:許順廷(1985.10.31—),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任教于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級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歷史教育教學和管理。